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解读韩国电影中的民族文化心理

    时间:2023-07-15 19:1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近年来,韩国电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韩国电影的成果与其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有着重要关系。韩国文化带有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而其强烈的宗教多元文化也给韩国电影提供了素材;“神气”的民族性格,以及韩国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所造就的后现代化的国民心理机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韩国电影产生了影响。并呈现给全世界电影观众融汇了韩国民族文化的一场电影盛宴。

    【关键词】民族文化 “神气” 后现代韩国电影本土化

    一、民族文化

    1.中国儒家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儒家文化对韩国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儒家文化由中国传人朝鲜以后,在韩国近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韩国儒教人士真庵李丙宪说:‘儒教是贯通宗教与哲学、科学的统合体系,它不仅包含了宗教的超自然性和神秘性,也包含了哲学、科学的合理性和经验性,正因为它具有统合一切学科领域的包容性特点,所以它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未来型宗教。’”①在韩国,很多人把儒学看成是一种宗教,因为其在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上对韩国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渗透进每个韩国人的行事和为人处世之中,韩国被认为是儒教化了的国家。尽管韩国的封建王朝已经结束很长时间,但是在现代的韩国,儒家文化中的家长制、男性为中心的权力体系、以“孝”为核心的礼义文化都在当代的韩国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成为公认的行事准则,而且已经内化为韩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体现。在其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也得到了体现。

    韩国电影一方面仅仅是对韩国社会大众的真实生活习惯和文化礼仪作了真实表现,而另一方面又运用电影特有的语言对儒家文化在韩国社会的影响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电影中的人物谦卑有礼、长幼有序,即使是黑社会的小混混在遇到自己的“前辈”时,都极有礼貌,弯腰行礼。不听话叛逆的孩子,在街上做了坏事,被年长的陌生人教训也是常有的事。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女主角在地铁上喝斥一个坐在座位上的年轻人,让他给站在旁边的老年人让座。

    家庭和夫妻之间,妻子对丈夫和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丈夫对家庭的责任,也是家长制在电影中的体现。电影《我的小小新娘》就讲述了一对年轻男女在家长的安排下被迫结婚并最终相爱的故事。在当代中国,这种奉父母之命必须结婚的做法是不能被年轻人接受的。尽管电影做了夸张处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韩国的年轻人和家族长辈的关系。这种对韩国儒家文化的展示,遍布在韩国电影之中,是一种以韩国人真实的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展现。事实上,在韩国电影中,对韩国人的生活习惯展现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另一些电影表现出的儒家文化就不仅限于此了。如电影《八月照相馆》中,就讲述了得了绝症的男主人公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的生活经历。在电影中,主人公平静地接受了命运,没有撕心裂肺和痛苦,他按部就班地安排好一切,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遗像。连电影中的爱情戏都十分平淡,这种“哀而不伤”的情感,同样是儒家思想在爱情中的反映。电影《春逝》、 《记忆中的风琴》、《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也是同样风格的影片,影片从风格到内容都渗透着儒家的价值观。电影《外出》等影片虽以婚外情为题材,但男女主人公到最后仍是“发乎情,止乎礼”,回归传统价值观。

    2.宗教文化

    韩国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在韩国从本土宗教到外来宗教,从一神教到多神教同时并存。在韩国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在存在的约三百多个宗教团体中,尽管教义和信仰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但这些宗教却可以在韩国长时间的和平共处。在韩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宗教战争,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1999年“韩国总人口为4686万人,信徒人数超过总人口的63%。在信徒中,佛教徒占信徒总数的44.2%、占人口总数的72.2%;儒教徒为7.8%,占人口总数的12.8%;基督徒为24.4%,占人口总数的39.9%;天主教徒为5.2%.占人口总数的8.4%;天道教徒为1.2%,占人口总数的2.1%;圆佛教徒为1.7%,占人口总数的2.8%;大宗教徒为0.6%,占人口总数的1%;其他教徒为14 .7%,占人口总数的24%。”②

    可见,宗教对韩国人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韩国影响力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然而这仅仅是从教徒的人数和身份来看,实际上,儒教已经对韩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从韩国人在生活中的交往习惯中即可得知。韩国人对宗教的信仰是非常复杂的,由于韩国历史的原因,加之韩国当代政府对宗教的自由信仰政策,多数的韩国人都信仰宗教,一个人信仰多种宗教在韩国也是很常见的。

    韩国电影中,对韩国宗教文化也有所表现。如电影《神父教育》中,主人公就是一个神父学院的学生。在神学院生活了七年的他马上就可以毕业成为一名神职人员了,而正在此时,却与女主角相遇,心里萌生了爱情。电影《我的野蛮女老师》中的女主角心里一直暗恋的对象也是一个即将成为神父的男孩;《人生中最美丽的一周》中的男明星因为失恋而自杀未遂被送进医院,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即将成为修女。在韩国电影中,教堂、祈祷、修女、神父的角色很普遍,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宗教文化在韩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而电影《大佬斗和尚》则讲述了一群黑社会小混混为了避难躲在寺庙里,最后在寺庙僧侣的帮助下明白了人生的道理,重新做人的故事。这种将现代社会的都市生活和宗教文化融合在一起的电影,尽管更多的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展示,但却反映出了韩国宗教文化对韩国商业电影的影响,具有强烈的韩国文化特色。

    二、“神气”的民族性格

    在韩国电影中,韩国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在街边的小酒馆,或在夜总会、烤肉店里,他们喝着酒、大声说着话,有时高兴起来唱起歌、跳起舞来,这是在韩国电影中常见的场景。韩国是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消费酒品最多的国家。韩国人爱喝酒,而且能歌善舞是其公认的“国民性格”。“‘国民性格’是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也称‘基本人格结构’。文化人类学家卡迪纳和林顿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类型,是大部分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人格形貌,那是他们享有共同的童年经验的结果。他们把文化分为两个部分:造成共同特征的初级制度和由基本人格类型造成的次级制度。环境导致了初级制度(包括生计方式、家庭形式和育儿方式)的出现,初级制度造就了基本人格类型,基本人格类型又导致了次级制度(包括宗教、神话和民俗)的产生。”③

    韩国人的这种“神气”的民族性格也是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在韩国人的心里,跳舞的女子,随风摆动身体的样子最为动人,所以,在韩国电影中,对女子舞者的表现非常普遍。《色即是空》里的主人公是个啦啦队演员,非常美丽,是众人心中的公主。《舞女的纯情》更是对韩国民族舞蹈进行了展示,并以此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

    而韩国的饮酒文化与歌舞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在韩国随处可见小酒馆。即使是路边的排档,独自饮着酒、吃着几样小菜的人也随处可见。同事之间也有下班聚会饮酒增进感情的习惯,这是因为在韩国,白天工作的时候,上下级要严格恪守礼仪和等级制,彼此很少情感交流。而韩国人也有对醉酒后说的话不予计较的习惯,所以,下班后聚在一起的同事之间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使表达出了不满情绪,也会得到理解和原谅。电影中,对醉酒后的人多有描述,他们个个怨气满腹,醉得一塌糊涂。但却精力旺盛,诉说着最真实的想法,这不免引起观者的共鸣。电影《狼的诱惑》、《最强罗曼史》、《搭讪的法则》等影片中,几乎都有类似的场景。这也是韩国人“神气”性格的表现之一。

    三、“恨”的民族心理

    1.主题意蕴上的表现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韩国人形成了一种“恨”的民族心理。这种“恨”的情感是韩国人特殊的内心感受,具有特殊的涵义。在历史上,大韩民族经历了太多的残酷,长期处于大国的威胁之下,只有忍着伤痛、咬紧牙关生活。近代,又经受了日本殖民者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即使独立后的韩国也一方面经历着独裁统治,另一方面饱受分裂之苦。韩国人内心中的这种“恨”的情结就是在这长期的动荡和苦难中逐渐形成的。“恨”对于韩国人来说不是一种普通的情感,而是在受到欺凌之后,仍不放弃希望,仍怀着期待忍耐着的民族心理。“恨”是愤怒也是悲哀。这种“恨”的情结在很多韩国文学作品中都有表达。“韩国诗人杨崇禹说:‘渗入到南朝鲜民众的骨髓和肌体长达五千年之久的怨如今在覆盖着死者坟地的青草根中,仍散发着浓烈的气息。’”…④韩国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恨”是伴随着痛苦和忍耐而逐渐形成的在苦难中不屈不挠、不甘毁灭地顽强生存精神。他们怀着对过去的恨,没有忘记,而是怀着这种带着希望的恨,在现实的一切可能性中奋斗进取,消解痛苦。“韩国很多学者都把这个‘恨’字当作韩国文化的精髓。这种悲而不哀、因悲而振的情感,使韩国电影有了特别鲜明的个性。”⑤

    在韩国的影视作品中,也反映出了韩国人的这种“恨”的民族心理。在主题的选择上,复仇主题的影片很多,复仇似乎是一种来自其内心深处的愿望。一种几乎是程式化的主题选择,体现出的恰是韩国人民对于历史的屈辱和现实中复杂的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心理。母亲为孩子复仇,情人为爱复仇,甚至向自己复仇都成为这一主题的具体表现。

    在几乎所有的韩国电影中,都融入了这种民族心理。也许正因为这种民族心理的无意识存在,才使得电影制作者不自觉地重复这种主题,而韩国大众也在一种潜在的心理共鸣中接受和解读着这些作品。在韩国恐怖片《女高怪谈》系列、《鬼铃》、《阿娘》、《老师的恩惠》等很多影片中,都是以一个复仇的故事贯穿始终,《女高怪谈》中的鬼魅是被迫害而冤死的学生,学校里发生的一系列恐怖事件,都是因为这冤魂想要复仇。韩国著名导演朴赞郁导演的“复仇三部曲”的三部电影,都是以复仇为主题的,这种复仇主题是与“恨”的民族心理息息相关的。韩国人的这种恨是通过个体的复仇得以消解的。复仇的完成标志着恨的解脱。在这些影片中,复仇是弱者在绝望中的反抗。警匪片《六月日记》、《奥罗拉公主》中的罪犯都是一些被现实逼迫而走上复仇之路的弱者,她们的复仇带有强烈的“恨”的情感和悲情成分,所以,他们的复仇注定伴随着个体的毁灭。然而, “恨”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消解。

    2.影像风格上的表现

    在影像风格上的表现为:影片色彩设置上整体色调偏爱青绿色,灰黑色等一些冷色调,局部色彩运用大红色等颜色,尤其是展现暴力和厮杀的时候。血泪意象经常出现在影片中,这与其民族心理密切相关。电影《没有礼貌的家伙》中,斑驳的墙壁,经过处理的外景,整个画面的颜色呈现一种浓重的灰黑色,给观众一种压抑的感觉。除了在少数的爱情电影中,画面温馨亮丽,而在多数的警匪片、恐怖片、黑帮片、战争片中,场景中的色彩都经过处理,具有表现主义电影风格,布景繁复,高光摄影。场景多为雨夜和封闭的废旧公寓,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也很少出现亮丽的颜色。电影《亲切的金子》虽然在色彩表现上也选择性地运用了一些鲜艳的颜色,但这些颜色在周围环境背景的衬托下反而给人带来一种不安和暴躁的情绪。电影《红字》中,导演将这种血的意象用到了极致,男女主人公被困在车的后备箱中,当他们被解救出来的时候,男主角浑身赤裸鲜红,景象极为震撼。

    在镜头运用上,虽由于不同类型的影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在拍摄暴力场面时,多运用运动的长镜头,表现一种动作的延沓,注重动作的过程性呈现,将“恨”的心理融入到电影中,表现出一种忍耐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传统思想。和香港、好莱坞的电影中的动作场景不同,韩国电影对动作场面的拍摄手法多样,有的使用MTV式的拍摄方式,经常使用定格、快切等方式,如电影《无处藏身》,影片开场的一个段落,就运用了包括黑白、定格、仰拍等多种镜头语言。而另一些电影往往使用长镜头对暴力场面进行表现。

    3.叙事策略上的表现

    人物的性格特征,叙事的方式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故事结构往往运用倒叙,引出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主人公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言语之间透出一种悲伤的情绪,有时,叙述的言语中还会直接出现一些脏话,表现对社会的不满,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没礼貌的家伙》中,主人公就是一个不会讲话的杀手,由于这先天性的残疾,他在影片中以叙述者出现,他讲述自己为什么会变得不会讲话,又怎样成为一名杀手。尽管他的经历非常让人同情,可是他的讲述语气却带有一丝不屑、讽刺和无所谓。观众能通过这种画面和叙述言语的强烈反差感受到主人公那残缺的心理。理解他成为一名杀手,仅仅是为了生存。

    另外,韩国电影中,无论是喜剧片还是爱情片大都以悲剧结尾,打破了好莱坞式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啼叫的鸟哟/一早晨来就啼叫/可怜的鸟哟/比你还要悲伤的我/也是从醒来就哭泣。高丽时期的歌谣《青山别曲》中的这几句,描写的是人们每天以泪洗面的度日情景。悲哀时哭泣,饥饿时哭泣、痛恨时哭泣……当然,高兴时也哭泣。”⑥在韩国的很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歌谣中多反映出了韩国人哭泣的情景。而哭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韩民族的一种悲伤的民族心理。所以,在韩国电影中,悲剧结局的电影居多,即使在商业电影中,分开或者死亡的结局往往更能引起韩国观众的共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韩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电影《连理枝》的男女主人公最后都患绝症去世;《悲伤电影》中,消防员没有赴约,没有将结婚戒指带在女主角的手上,而是在火灾中光荣殉职。 《八月照相馆》中男主角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身患绝症的人,最后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朋友》中两位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最终互相残杀,一个杀死了另一个。甚至在韩国的警匪片中,也是一种消极的结局,正义并没有战胜邪恶。电影《野兽》中,被诬陷的警员最终被杀死,坏人仍然逍遥法外。

    韩国人的这种“恨”的民族心理,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以“悲伤”、“复仇”、“哭泣”等具体表现方式和主题承载在电影作品中。融入在电影的每个细节处,并以这种深层次的心理与观者形成了共鸣。

    四、后工业化社会下的国民心理

    1.民族身份的怀疑与确认

    韩国成功地实现其现代化的过程与西方民主国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韩国政府通过一种近乎独裁和专制的方式,实现了工业的现代化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尽管其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在人民的心里却充满了矛盾。从自悲的民族心理到自尊、自信的民族性格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自我身份的怀疑。

    大韩民国的成立就是在美国的强权政治和美韩同盟的框架下产生的,建国后的韩国强制采取西方民主模式为主导的政治体制。然而,社会旧有的已经存在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并不会轻易消失。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和东方传统思想文化在经过几十年的博弈后,最终形成了共存和妥协。 “韩国早期靠权威主义维系政治的事实就可以发现儒学强调专制等级的影子,这种政治思维和政治实践并不和西方政治理念相符。”⑦

    然而,这种共存和妥协的结果同样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韩国社会,虽然表面上采用和遵循着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走资本主义自由化道路,但韩国的政治模式,是世界上公认的韩国式的带有政治独裁特色的政治体制。这一方面是由于韩国前几届政府的军事独裁统治造成的;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儒家思想中的专制色彩对韩国人国民心理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古代,一直饱受强国压迫,在近代,又饱受独裁统治,到了现代,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思想体制的共同影响下,韩国人显得不知所措。什么才是真正的韩国,才是正确的韩国道路?这种深刻的怀疑在很多韩国影视作品中都有表现。电影《加油站被袭案》中,年轻人的反叛与革命式的暴力行为似乎就是一种自我怀疑式的焦虑。自认为是东方礼仪之邦的韩国人,在看到年轻一代越来越崇尚美国式的自由后,已经不能确定这个国家的未来将走向哪里?电影《殴打诱发者》讲述了一段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山村里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着的看似正常的人,拥有正当的职业和受人尊敬的名誉,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曾留下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曾经的独裁历史留下的阴影。现实再美好,不堪的历史和回忆仍旧影响着每个人。这似乎是一段关于韩国的黑色寓言。

    2.对未来发展的焦虑与渴望

    在韩国的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后,韩国人的自信心也在这种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前提下建立起来,面对未来,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在看到邻国日本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中国也正迈向强国之列,历史之痛还历历在目,危机感油然而生。

    韩国更多地参与了国际事务,而不仅仅甘心成为一个“寂静晨曦之地”。而在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加深着心里的恐惧和焦虑。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自从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遇到了许多经济问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是两极分化问题。近年来,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问题更加严重。这意味着,中产阶级人口的比例在缩小,上层和下层阶级的人数在增加。”⑧

    错综变换的政治环境、不断曝光的政府丑闻、社会暴力日益严重特别是青少年暴力,援助交际、离婚率不断攀升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让韩国人变得非常焦虑。这种现实中不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以及半岛上近半个世纪的分裂,给人民的心理造成的无限痛苦都一一地表现在其电影中。

    《实尾岛》等战争片表现出了对南北朝鲜关系的担忧,对战争再度爆发的恐惧。电影《快乐到死》,一段婚外情导致的谋杀,《亲切的金子》讲述了一个女人对一个连续作案的恋童癖者的报复。《野兽》揭露了政府的腐败。而恐怖片《怪物》却表现出了另一种形式的焦虑,科学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成为人类发展潜在的危机,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全人类的灾难。处于后工业时代的韩国,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情况下,对未来的焦虑更为激烈。因为对一个自然资源贫乏,自然条件也不优厚的小国来说,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生存的危机。因此,在韩国的电影中,对这种危机意识的表现非常普遍,是一种怀着期待和渴望的焦虑和恐惧。

    【注释】

    ①朴钟锦,韩国宗教的多元共存与韩国人的国民性格[J].世界民族,2004(6):59

    ②黄心川 当代亚太地区宗教[M]文化出版社.2003(5):1 1 4.

    ③朴钟锦,韩国宗教的多元共存与韩国人的国民性格[J].世界民族,2004(6):57.

    ④李玉广怨恨与血泪交织的梦魇-1997-2004年韩国恐怖片研究[J]当代电影,2005(5):99.

    ⑤陈鸿秀现代观念和传统意识的交织——韩国爱情片《那小子真帅》与《狼的诱惑》的文化解读[J]当代韩国,2005(4):80.

    ⑥[韩]李御宁韩国人的心——这就是韩国[M]张乃丽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4.

    ⑦郑龙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当代韩国政治文化变迁分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1):101.

    ⑧润文韩国社会的两极分化[J]当代韩国,2006(3):61.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EIA1304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婧,山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民族文化 韩国电影 解读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