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高中历史单元复习课三维目标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16 10:35:04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课堂教学的效度,关键在于三维目标的教学实施程度。时下,高中历史课堂三维目标的优化施行,理论阐述偏重较多,案例叙述明显不足,尤其是单元复习课。基于此,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单元复习课为例,从核心目标的问题化设计、内容的主干化梳理、学生参与度的重视提高等三方面,对其优化策略试作些许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三维目标;单元复习;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3-0082-03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新课改中提出和强调了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内容的课堂教学目标。紧扣此三维目标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路径,当然也是提升和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缘于此,高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将三维目标优化整合,使其融为一体,就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首要着力点。纵观当下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现状,主要偏重于理论阐述,案例操作与反思滞后,实践层面叙事显少,特别体现在时少量大的单元复习课中。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实践,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契合,绝非是三个维度的简单相加,而应是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在过程和方法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教学实践,就此,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单元复习为例,笔者试从核心目标的问题化设计、内容的主干化梳理、学生参与度的重视提高等方面作点滴探讨,以祈方家指正。

    一、有效性:核心目标的问题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有效,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前提。其确定、实施和达成度,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至要标准。整合优化三维目标,首先要凸显教学核心目标,认真研究并将其精细化、问题化,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点,这一点复习课更为重要。

    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定位。《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是:“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而《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要求”是:“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3.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乐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将学习西方与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4.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5.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6.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用赞赏的态度来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解放思想方面的传承和发展价值,养育崇仰思想先驱的感恩情怀。7.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史实。8.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9.概括并评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所做的努力,体会他们为信念而奔波实践的精神。”相比而言,《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在课程目标上一方面严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又对《历史课程标准》目标进行了细化、扩充和升华,使新课程目标更加符合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但对于单元复习课而言,就稍显繁杂。于是,笔者对本节复习课进行了“课标定位”,确定教学的核心目标:“1.了解各种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原因,分析比较各种思想内容的联系与区别,理清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脉络,完整地建构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框架结构。2.归纳每一历史阶段向西方学习的特征,认识到由器物到制度、由立宪到共和的递进过程,理解各时期先进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3.养成批判的眼光和赞赏的态度,联系现实,理解思想解放对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核心目标的问题化。核心目标的确定初步完成了对教学目标的化繁为简、去粗取精,但其实施和达成,还有赖于向明确的学习目标的进一步转化。也正因为此,新课程特别关注和强调要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通过教与学要求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从教师定位的教学目标到学生明晰的学习目标的传递,核心程序就是问题,“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1]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时,围绕核心目标,基于认知规律,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到创造的递进式思维层次出发,通过采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以问题链形式,笔者设计了系列问题:“师夷长技表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停留在什么层次?从它发展到仿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为什么要打着孔子旗号?其思想特点形成原因有哪些?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怎样的历史作用?根据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谈谈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对于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时有人赞成,也有人认为不妥当,你认为如何?据此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比较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异同。”这样,将核心教学目标就细化、明确为学生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而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敢于回答或能够回答问题[2],即关注了思维过程和方法,在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的具体训练中,伴随教师的适时适当的引导,又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尤须注意的是,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确定三维核心目标并将之问题化时,必须注意把三者看成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在具体课题上也可以且应该有所侧重。

    与传统教学观相比,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师生对教学内容的重新建构、融通、整合、方法探究和情感互动的过程。故而,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同学之间的亲密合作,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来落实教学目标,在三维核心目标的统一性教学实施中,力求做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情意教育三位一体。这就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上,必须围绕核心目标,凸显教学主线和主干知识。

    二、主干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历史知识并不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却是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培育情感、塑造价值观的载体和本源,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上对其处理是否恰当是能否达成三维核心目标的关键。

    由于新教材的编写采取模块、专题形式,而每个模块、专题又是自成体系的,这就要求单元复习课中我们要提高效率,那就须在教学设计时对各模块、专题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把握,大胆整合、取舍,加以优化,突出教学主线,使其主干化、集约化、结构化、层次化,以求“形散神聚”之效。

    就模块内容整合而言,且以必修三为例。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对其知识体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构如下四条主线。主线一:古代中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主线二:近现代中外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线三:中外科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辉煌。主线四:中外文学艺术成就:古代中国的文化、现代中国的文化、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由此,主题就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清晰,层次更分明,不仅利于教师的教,更利于学生的学。

    专题复习时,这一方式更必要,也更有效。本课的单元复习,涉及3节内容,容量大,因此课堂上知识处理详略得当,否则,处理失当,学习目标就难以落实。鉴于此,笔者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以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本质历程为纲要,选取每段历程中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思想主张、主要活动及其结果或影响,以如下表格形式简明地呈现出来。

    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1.器物层面(学习技术)——地主阶级

    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主要活动结果及其影响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编译书籍介绍西方、仿制新式武器揭开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序幕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掀起“洋务运动”最终破产,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2.制度层面(仿行制度)——民族资产阶级

    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主要活动结果及其影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君主立宪与顽固势力论战;发动“戊戌变法”结果失败,但促进了思想启蒙革命派孙中山民主共和与保皇派论战;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3.思想层面——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阶段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结果及其意义五四前陈独秀、胡适等提倡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G)][LM] 续表阶段代表人物主要内容结果及其意义五四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条件如此处理,简捷明了,既理清了知识线索,又把握了重难点,也不至于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等能力,历史思维得到了全面锻炼,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到了实处。同时,笔者特别重视学生的“学”,在学生“学”的积极参与中,另外两个目标也得到切实的达成。

    三、参与式:教“学”方式的优化

    陶行知先生有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与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注重结果相比,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的“学”,力倡“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教学目的观。在路径选择上,按照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主旨,采用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学”的三维性,即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这就要求课堂实践层面上,要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更注重对知识探究的参与过程和方法的探究,更注意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平衡,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以促进其创造性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基于这一目标要求,教学设计和实施上,教师必须在情景创设、探究引导、互动预设等方面充分着力,选取最适切学生实际的可操作的教“学”方式和活动安排。就本课而言,笔者作如下设计和实施。

    1.上课伊始,用多媒体投影出《南京条约》签订现场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让其设身处地想一想倘若自己是一位生活在当时的有思想的中国人,面对这一亘古未有之“惊变”,该如何应对呢?待他们思考片刻之后,让部分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的说要拿起武器坚决抵抗、有的要惩办腐朽的清朝官员、有的说进行革命等等,莫衷一是。待到有同学提出应该向西方学习时,就因势利导,进入了本课主题。通过如此情境创设,使每个同学都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积极性得到了发挥,都能自觉参与到了课堂中来。

    2.导入主题内容后,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从单元综述中归纳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本质历程,即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从而使其脑海中对单元知识形成总体框架的建构,这样高屋建瓴,不但可迅速理清线索,整合基础知识,而且利于对知识的长时记忆。之后,再用课件以表格形式投影出三个层面探索所属的阶级力量,引导其分组归纳进行各个层面探索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实践活动、结果及其影响。这样既调动、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锻炼了其知识归纳、概括和迁移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须注意的是,学生三维性的学习过程中,在关注知识获得和能力养成的同时,不仅不能忽略,还应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和培育。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个体的“道德生长”[2]。新课程三维目标对此思想的包含和发展,即旨在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情绪情感,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素养。而历史课因其学科的特殊性,更具优势,也更有责任。本课中,笔者通过对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的情景创设,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的道理,理解今天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通过对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历程的归纳和感知,使他们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并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唯物史观的内涵;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又一批优秀历史人物勇于追求真理,不惜生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崇高精神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爱国主义热情。对于有人因为这一目标难以通过学业评价方式反映出来,就干脆舍弃的功利性、短视性行为取向,要坚决予以抵制。

    总而言之,单元复习课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全局优化和有机整合,要适切于学情、生情,着眼于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落实,立足于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三位一体的共生性教学实施中,须凸显生本理念,着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认知冲突的预设、生成,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落实新课程的教材观和学习观;须突出关注过程与方法,以能力提升为本位,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亲身体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观;须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以情意塑造为归宿,促进学生身心和谐,落实新课程的人才观。笔者不揣浅陋,相信这也是课改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王坦.论课堂提问的设计[J].山东教育科研,1991,(3):52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9.

    推荐访问:单元 复习 优化 策略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