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共享发展理念的唯物史观逻辑

    时间:2023-07-17 15:05:0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剖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唯物史观逻辑,是深化对共享发展理念认识,明晰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循着问题产生的轨迹解决共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逻辑必然,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其价值依归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根本保障。

    关键词:共享发展理念;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9)05-0035-07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和推动自身进步提供思路和方法。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剖析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有助于从根本上明晰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方略,有助于循着问题产生的轨迹解决问题,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制度建构奠定实践的基础。

    一、共享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理念创新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论断,构成了唯物史观最核心的部分,是指导人们认识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主观认识,一方面,它的变化发展由社会存在决定;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够对社会存在起到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一种社会意识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时,它就会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必然阻滞社会进步。

    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是党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状做出的战略抉择。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一方面是作为党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社会意识及发展价值目标的导向,另一方面是希望这种社会意识在人民群众中普及,达到推动发展转型、实现党发展价值追求时代化跃升、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需要。从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看,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中国建设的现有成就为物质基础,并以此作为这一理念形成的社会存在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的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从贫穷乃至饥饿状况逐步转变为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再到今天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实现了我国发展总体的跃升,为共享发展乃至共同富裕的实现建构起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591,这也适用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当我们建构起这种逻辑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正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前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591-592。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时代逻辑,是党实现自身宗旨、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选择。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党领导伟大事业形成的共识,更是党推进自身政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群体意识,要被全国人民所接受,除了中国建设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主动的意识转变外,还需通过共享发展理念的建设使党的意识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最终推动人们实践的转变。

    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基于牢记使命做出的战略选择和理论创新,目的不在于共享发展理念自身,而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换言之,要使共享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党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并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发展成果的分配上。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必然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作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特质。任何社会的存在都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更是社会形态转变的动力。从原始社会朴素的共享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有限的“共享”发展,都为人类发展史所证明。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共享丧失了其存在的生产关系基础,且共享的物质基礎也不具备。

    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建立为共享发展奠定基础,使共享发展具备可能。尤其是新时代的科技生产力为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力基础。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及成效,使科学新发现和新技术的使用成为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基础和载体,也使共享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现代科技生产力的绿色化方向发展使循环共享具备可能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以资源、产品到再生资源为闭环作为自身的基本模式,解决过去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废弃物高速积累的问题,使社会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能够满足人们从生产到生活再到环境的各种需要。可以说,循环经济在推进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现代科技生产力的绿色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使共享既具备物质基础,又具备科学技术基础,大幅度提升了实现的可能性。

    第二,现代科技生产力高效能运行带来的社会劳动产品急剧增加,使共享具备可能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革命性变革,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相应转变,生产效率随之大幅度提升,进而带来社会劳动产品的增加。劳动产品的增加虽然并不能使产品的价值增加,却可以使社会财富大幅度增加,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基础。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当剥削(剥削现象)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时,社会生产进步带来的社会财富增加就会分流到人民群众获得的劳动产品中,使共享具备可能,也使共同富裕的实现更有希望。

    第三,现代科技生产力内含的共享性,使共享具备可能性。“共享经济是当代科技生产力特别是当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共享经济追求资源的使用权,而不是占有权”[2]。共享经济的发展以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社会化运用为前提,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壁垒,推动科技的共享应用,进而达到克服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现代生产力的独占性使用,有利于解决产品(商品)剩余、社会资源闲置浪费、公共资源重复建设、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从另一层面上说,科技进步是共享的内因。科技进步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使人们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匹配变得可靠、高效;科技进步在网络信息化中的应用使人们之间的交互信任度得以提升,无论是通过第三方评价还是信用积分等,都为共享发展提供信任基础。因此,现代科技生产力既内含着共享的要求,又为共享提供物质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平台,使共享发展具备实现的可能性。

    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当然,共享并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发展的,而是必须建构起统一的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明,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已经使共享发展具备可能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共享发展具备实现的可能。

    三、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保障

    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相应的经济基础最终实现的。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无疑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现。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不仅需要生产力作为基础,更需要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作为保障。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制度化落实需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提供保障。

    (一)经济基础决定发展理念,为发展理念的落实奠定制度基础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和分配形式)的总和。“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1]591-592这意味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在“共产制共同体”内生活,采取原始共产主义形式。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生产所得并不能完全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因此只能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保障群体的生存和延续,否则人类就有覆灭的危险。在这个阶段,原始的共享行为是由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必然逻辑。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产品剩余,私有制、阶级、统治和奴役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从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到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再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基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建立了不同的生产关系。换言之,在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形态,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统治阶级的利益,虽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推动社会形态的历史更替。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奠定了制度基础。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实现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其中的关键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当先进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必然会持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然,生产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二者的协调共进,最终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始终把公有制摆在首位,建立起与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基础的确立,虽然在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但并不能掩盖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某种程度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已经开始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只是当时尚未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论经济基础还是实践层面,都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价值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习近平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到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加以强调。这预示着,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积极性,最充分地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因此,围绕这一价值追求而建构的经济基础,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上层建筑保障发展理念的落实

    上层建筑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5]等。无论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都是复杂庞大的体系,是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组成。观念上层建筑是形而上的思想观念,体现着政治上层建筑的精髓,是政治上层建筑的观念形态。政治上层建筑是立于实践的制度体系,是基于社会形态而建立的政治组织。如果说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思想,那么政治上层建筑就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恩格斯指出:“国家政权等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另外的意识形态。”[6]上层建筑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基础,又是其存在、运行、发展的保障。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思想,其贯彻落实必须以特定的上层建筑为保障。

    观念上层建筑为共享发展理念的传播提供软环境。观念上层建筑是由一系列的思想观点组成,其载体是这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相比于政治上层建筑的制度存在性,观念上层建筑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思想意识,它由政治上层建筑决定,并反映着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理念。共享发展理念作为科学的思想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時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创新。作为理论形态的共享发展理念要为人们所接受,就需要借助当下思想文化的宣传。只有被人们接受并内化为人们想问题、作决策的基本遵循,共享发展理念才能由思想认识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观念上层建筑为共享发展理念的传播提供软环境,主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遵循下的制度建设,且在道路探索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并以新的理论指导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达到理论与实践、意识形态建设与人们认识的逻辑统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创新,坚持正确的理论原则和价值导向,才能保证观念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方向。

    政治上层建筑为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提供硬环境。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关系,包括政权、法律、军队、警察、法院、党派团体的组织活动等全部国家机器和政治机构,以显著的物质形态存在,具有强大的物质力量。政治上层建筑不仅是经济关系的反映,更是建立在经济关系基础上,实质是人的全面的社会关系。对人的全面社会关系的规范,是以一定社会的制度和法律为基础的。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新的政治法律制度一经建立,都以巨大的物质力量维护着经济基础,为新社会形态下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提供硬环境。共享发展理念是观念上层建筑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它的贯彻落实首先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实际上依赖于政治上层建筑来实现。

    四、共享发展的价值依归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自阶级社会以来,“发展为了谁”一直是人们思考、争论的话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即使不同社会形态下剥削的方式和程度发生变化,但并不能改变大多数人被剥削的命运。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解放被压迫阶级,进而建立人民政权,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共享发展无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时代宣誓,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伟大尝试。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理论的直接要求和现实需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并掌握政权,必须以人民为基本力量;无产阶级要解放自身,必须首先解放广大人民;无产阶级要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始终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不仅是理论的要求,也是实践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紧紧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所以才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的成就以及未来继续更大作为的力量源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要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人民立场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顺应新时代,就是要切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幸福,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对这一根本思想的贯彻落实,将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习近平强调:“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7]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该成为当前及今后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该贯穿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出发点”[8],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新时代要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深刻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特点,提升贯彻落实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牢牢站稳群众立场。群众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9]站稳群众立场,实质上就是不忘初心,始终心怀“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当前的精准扶贫为例,“贫困人口脱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落实共享发展理念”[10]。站稳群众立场,就是要把“紧紧依靠人民作为共享发展的根本动力”[11]。站稳群众立场,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权力主体和价值主体,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第二,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判断依据,是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党时刻牢记自身宗旨的鲜活体现,“充分显示了共享发展理念鲜明的问题觉悟”[12]。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都将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共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矛盾形成的原因及产生的危害,牢牢把握主要矛盾,保持定力,标本兼治。

    第三,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深刻的发展理念变革、发展路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逻辑。虽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实现了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自动化、信息化的转变,但落后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依然存在,中国整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换言之,我国的基本国情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发展仍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的发展中,为世界做出重要的贡献。未来的中国必须摒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放弃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朝着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方向发展。

    第四,牢牢把握发展成果全面共享。“永远以人民为中心,是党赢得人民拥护,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障”[1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核心问题就是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结构和层次等寄予了更高期许。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水平,特别是在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牢牢把握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践中,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发展、为人民谋福的初心,贯穿到经济社会工作思路、布局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公平、普惠,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环境等方面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郑文范,温飞.论科技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生产力基础[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203-208.

    [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经济[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4]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5]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6.

    [6]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8.

    [7] 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3-214.

    [8] 曹洪滔.共享发展理念與社会工程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9.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10] 赵畅.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析共享发展理念的若干问题[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4):106-113.

    [11] 赵汇,代贤萍.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追求和价值旨归[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24-28.

    [12] 王世恒,朱家玮,杨茹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5):30-37.

    [13] 崔广平.中国共产党长期成功执政的核心能力探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8(5):24-29.

    (责任编辑:李 虎)

    推荐访问:唯物史观 逻辑 理念 共享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