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从招聘信息看南京软件企业软件人才需求特点

    时间:2023-07-18 08:45:04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前程无忧网提供的2010年6月1日-8月1日南京软件企业软件类职位招聘信息进行抽样调查、定量分析比较,揭示目前南京软件行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状况,并结合南京软件产业现状和人才需求现状分析预测未来南京软件人才需求,以期为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南京软件企业;招聘信息;软件人才;需求

    南京是我国11个软件产业基地之一,是江苏省沿江软件产业带的龙头。南京市一直把软件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尤其是2000年以来,南京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软件产业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凭借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软件产业从技术研发起步,到扩大产品开发应用规模,正以较快速度向产业化迈进。南京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步加强,但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软件产业是智力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较之其他产业更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软件企业发展的关键,软件技术和市场的竞争更集中反映在对人才的竞争上,南京市虽然高校众多,科研资源丰富,但整体整合力度不够,人才的培养与软件产业的需求脱节,人才成了制约南京软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企业的招聘信息能直接反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研究企业的招聘信息,分析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状况,以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利于促进南京软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前程无忧网提供的2010年6月1日一8月1日南京软件行业f包括各种投资性质的软件企业及其外企代表处)计算机软件类岗位招聘信息共1849条,涉及各企业的招聘信息数分别为:外资企业802条、合资企业182条、国有企业78条、民营企业711条、其他性质77条,我们对它们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学历、专业、技能(岗位)、工作经验、语言能力、职业素质、其他这7个方面。最后根据分析内容,总结软件人才需求现状,并对未来软件人才需求进行预测。

    2 研究结果

    2.1 对学历的要求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学历依然是企业招聘中关注的热点,91.83%的招聘信息对学历提出了不同要求。但从对不同学历的需求提及率分析可以看出,本科学历起点是招聘中的热点,提及率高达61.87%,其次是大专学历起点,需求量达27.31%,明确要求高学历(硕士、博士)的比例比较低,只有2.11%,需求量最低的是中技、中专生,只有0.54%。企业的需求结构与目前的人才培养结构存在矛盾,据金柘苗等报道近3年南京市的软件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以专科及以下学历为主,占到了总人数的50%以上,本科学历只占40%左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10%左右。企业的这种需求结构从另一侧面也印证了软件行业目前的“橄榄型”人才结构,中间层次人才依然是企业需求的主流,低层次人才需求较少,高层次人才缺乏。众多专家认为“橄榄型”人才结构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他们提倡“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尤其强调“软件蓝领”的重要性,而软件蓝领对学历的要求低,大专以下即可胜任。从对企业需求分析来看,企业并没有热衷“软件蓝领”即低学历人才的聘用。这与目前软件企业规模有一定关系,大部分企业作坊式的生产还不适应起用适应流水线生产的软件工人。另外,与我们的传统偏见不无关系,人们普遍将学历等同于能力,致使企业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更多倾向于招聘高学历人才。

    2.2 对专业的要求

    表2的统计表明,专业背景依然是企业招聘中关注的,85.82%的招聘信息都将专业限制在软件、计算机相关专业,只有14.18%的招聘信息对专业无限制,只对软件技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限制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招聘信息中,有20.12%提到了若有其他行业专业背景或行业从业经验或知识积累的可以优先考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趋势,即目前既具有软件分析和开发能力同时又具备其他行业知识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备受企业关注。南京的软件产业以应用型软件的生产为主,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客户需求复杂多样化,要创造出更符合客户需要的专业化软件,不仅需要开发人员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应用领域的知识,如财务专业、制造业、金融业、电信业等的软件开发,仅有计算机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3 对技能(岗位)的需求

    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将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划分为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以及一些非软件开发类岗位如售后服务、网站编程等,招聘单位对高级软件工程师的需求量最高,高达43.26%,分析这个岗位对软件人员要求是复合型的,即不仅精通软件编程,且熟悉或精通软件开发的其他环节,如既能从事编程工作又能胜任测试工作,或既能从事编程工作又能进行架构设计等。而企业对程序员岗位的需求只有15.04%,除一些非开发性的岗位外,企业对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某一个细分环节的人才(需求分析师、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测试工程师)的需求量都低于3%。分析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南京的软件企业目前还以中小规模为主,岗位设置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分层格局,很多企业接受订单从开始谈判到模块划分、功能的分解,到编程、测试,再到维护,很可能是由一个团队从头做到尾,内部不可能开展精细化的分工,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南京软件行业对一专多能型的“多面手型”中高级软件人才的渴求。

    2.4 对工作经验的要求

    从表4的统计可以看出,工作经验是企业招聘中又一关注的热点,高达75.07%的招聘信息都对工作经验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18.39%没有作出限制;另外,只有6.54%的招聘信息明确提出需要应届生,并且提供的岗位基本为实习生岗位。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用人的急功近利,即希望招聘有相应工作经验的人立即投入工作,而不愿意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培养新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应届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陈旧、实践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快胜任企业工作,而不受企业欢迎。

    从表4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对工作经验作出限制的招聘信息中,以1~3年工作经验为起点的需求最为普遍,这也反映了对于目前大部分软件类工作岗位有1~3年工作经验基本能够胜任,当然一些经验要求比较高的岗位,需要5年乃至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但毕竟所占的比例较小,只占4.70%。

    2.5 对外语能力的需求

    很多文章分析印度软件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得益于他们将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技术人员若能掌握好英语,就能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动态,有利于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并且随着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企业对软件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越来越

    重视。在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南京软件行业对软件人才外语能力的关注,62.41%的招聘信息都对外语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对英语的要求占首位,提及率高达60.71%,当然岗位的不同,对英语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对于程序员,要求其能用英语编写程序,对于外包人才,则要求其能熟练地用英语交流。招聘信息中还提到对其他语言的要求,如日语、韩语等,但比率较低,仅有1.70%,这和目前南京软件企业的外包市场发展规模小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外包市场的拓展,企业对掌握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并且对外语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仅只停留在交流的层面上,且可能还会对熟悉国外文化有要求,只有深入了解文化,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国外客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2.6 对职业素质的需求

    有专家指出,由于软件行业自身的特点,软件人才的优秀程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素质。软件企业对人员的职业素质越来越重视,在我们的统计(见表6)中,发现有79.01%的招聘信息都对所需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尽管不同的工作岗位对职业素质的需求不同,但对“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学习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这3项素质的提及率均超过半数,特别是对“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的提及率高达73.19%,对其他的职业素质如稳定性、工作激情、事业心、创新能力等都有提到,比例不高,总的提及率占20.43%。对“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学习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这3项提及率较高和软件行业的特点直接相关,软件业是一个知识技能更新速度特快的行业,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才不至于被快速发展的软件业淘汰:另外,软件开发涵盖的步骤比较多,一环紧扣一环,软件的项目需要团队来完成,因此对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要求尤其突出。

    2.7 其他方面

    在软件类岗位的招聘中还提到的有年龄、籍贯、毕业院校以及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但这些方面提及率都比较低,均不到5%,可见企业对其关注程度比较低。企业对籍贯和毕业院校限制较小,解除了对人才的地域和院校的设置,增强了人才的流通性,以利于企业招聘到优秀人才。企业在招聘中没有将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刚性条件,从侧面也反映了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持一定保留态度,目前各培训机构提供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比较普遍,社会上兴起了考证热潮,执有证书的人员比例也在增加,虽然普遍认为“有证书比没有好”,但培训市场还不够成熟,存在培训只是以考证为目的,而不以实践能力的增强为目的的现象,因此持有证书是否能与实际操作能力挂钩,还有待检验。

    3 结论

    3.1 软件人才需求现状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招聘中关注的有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外语能力、职业素质这6个方面。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将这6个方面从优组合,可以看到目前最受南京软件企业欢迎的软件人才,如表7所示。表述为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并有其他行业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或知识积累,精通编程并熟悉软件开发中的其他一个或多个环节(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测试),至少1~3年工作经验,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的实用型国际型、复合型中高级软件人才。

    3.2 未来软件人才需求预测

    在分析软件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软件人才需求作了预测,如表7所示。

    较之需求现状,未来变化之一可能为企业对低学历人才的需求量增加。软件蓝领是从事大量重复性劳动的基础程序员,不需要高学历,在印度这样中低层次的软件工人达到数百万,有不少是由高中毕业生进行简单培训后担任的,而正是这些软件蓝领促进了印度软件产业的快速崛起。在世界软件业进入工业化生产的今天,不仅南京甚至整个中国依然主要是几十人的中小企业在进行作坊式生产,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在从事简单的编程工作,导致人力资源成本过高,限制了企业的总体员工规模,也降低了其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培养与拥有大量基础程序员是软件产业成熟的标志,大批“软件蓝领”进入软件业,除了可以促进软件企业采取工厂式运作并形成标准化,降低开发成本之外,还可以避免对个别程序员的过分依赖,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软件蓝领的数量和软件产业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没有大批的“蓝领工人”构筑金字塔的底座,仅仅依靠少数高精尖人才,软件业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南京致力于中国软件名城的建设,要完成软件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位,力争前三位,软件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前五位,出口占产业规模的15%以上等目标,软件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从事软件蓝领工作的低学历人才的走俏也将是必然。我们也可以从软件人才培训市场看到端倪,“软件蓝领”的培养模式全面引入中国,已经成为目前软件培训市场的主流,软件蓝领的培训热反衬出的是软件产业结构的滞后,软件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紧迫性。

    变化之二: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可能有所弱化,应届生受青睐。国外很多软件公司都愿意招聘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招到以后,进行公司内部培训,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国内软件人才的流动性大为业内公认,人员的快速流动越来越凸现其不利影响,未来企业必定会在稳定上下功夫,要形成稳定的企业文化,招聘刚毕业的学生按照自己需要的规格进行二次培养,有利于植入企业自身文化,有利企业的稳定发展。当然,应届生能否受到企业青睐,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教育,学校能否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是关键。

    变化之三:对领军型人才以及对精通软件开发中各环节的专业型人才需求量增加。许多企业正在努力突破“手工作坊”的模式,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使软件产业向纵深发展,一旦企业实现了软件开发工程化规范化,软件开发的分工就会越来越明确,一个项目由一个团队从头做到尾的模式就很难再适应,软件工程师编程和测试一起挑,需求分析和编程一起完成的局面就会改变,对软件开发中的各个环节的专业型人才的要求就更高,高级需求分析师、高级架构设计师、高级测试工程师等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对统筹整个项目的领军型人才的要求也会更高,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较好市场意识,熟悉开发流程的领军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大幅增加。

    另外,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企业对外语能力强的人才,对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软件人才,对既有软件开发能力又有其他行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3.3 软件人才培养建议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目前各软件人才培养主体目标模糊,多层次的软

    件人才格局并未形成。软件人才的培养只有和软件产业内部产业链结合,软件人才才能找到自身定位,尽其能,用其才。高校计算机教育应主要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软件学院应主要培养和产业结合紧密的实用型、复合型、工程型人才;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和社会培训机构应以培养一线所需的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为主。

    2)注重既具备行业知识,又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通过工程硕士、第二学士学位以及其他专业转向软件专业等方式鼓励非软件类专业的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改造传统产业,减轻繁琐工作和生产工艺;另一方面通过多开设其他专业选修课,第二学士学位等鼓励软件类专业学生进入到其他领域发展,在软件技术和应用领域之间找到结合点,满足人们对软件产品日益复杂的多元化需求。

    3)重视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

    目前学校的专业大部分是按大的学科分类,粗线条的专业方向,专业领域较广,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兼顾全面就无法到位,学生对具体课程的学习只能泛泛了解而不能精通,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但什么都没学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分工的细化,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突出,专业的细化可以缓解人才供需矛盾,比如职业技术学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可以考虑进一步细化为软件开发方向和软件测试方向,课程设置可以针对性更强、方向更明确,软件开发方向注重的是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教学,软件测试方向注重的是程序测试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教学,学生可向专业性更强、课程设置更细化的方向系统学习。

    4)突出实践能力。

    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不出掌握熟练技能技巧面向市场的软件人才。为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增强可以通过开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开展案例和项目结合的授课方式,培养“双师”素质的软件技术教师队伍等方法实现。

    5)重视外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

    要加入国际化竞争,首先要树立学生“与国际接轨”的思维和观念,要使其具有适合在未来国际型环境下工作、管理、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突破语言关,打牢外语基础。培养中可以实施双语教学、采用外文教材,聘请外教,增加外语写作、口语、听力的课程,促进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

    6)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学校或培训机构企图通过具体的课程讲授来培养职业素质,既浪费学时又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应把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隐性课程贯彻在显性专业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情景和环节,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这些素质,成为其终生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林伟,刘青,彭纪生.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江苏科技信息,2005(11):11-13.

    [2]林伟,刘青,彭纪生.对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6(1):20-21.

    [3]金柘苗,臧新.南京软件外包业发展战略选择[J].江苏科技信息,2008(8):34-35.

    [4]吴观福.案例结合任务教学模式在“软件蓝领”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28-29.

    [5]王建平,冯兰军,高职院校“软件蓝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0):256-258.

    [6]王俊周.印度现代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8(5):99-101.

    [7]牟淑慧.中国软件业不能单纯模仿印度模式[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2):2-3.

    [8]徐群.软件人才培养不容坐而论道[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4(6):15-16.

    (编辑:姚彦如)

    推荐访问:软件 南京 招聘信息 人才需求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