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新常态下温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研究①

    时间:2023-07-18 11:00:0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现阶段,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温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省内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不足、供给需求错位、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本文从温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城市间的对比研究入手,深入剖析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就如何在新常态下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温州 生产性服务业 协同发展 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4(a)-139-03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两者的协同效应已对世界产业格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大措施。目前,温州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温州亮丽的一张城市名片。但不少原本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和低层次技术为主的制造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和越来越严峻的同行竞争时困难重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温州市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目前温州实施供给侧改革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1 温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城市间对比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温州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呈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温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并且与温州制造业的发展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从2011年至2016年,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1694.1亿元增到2793.9亿元,从发展速度上看,温州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长率超过10%,快于同期GDP的增长。但是,与同省先进城市如杭州、宁波相比,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温州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从增加值总量上低于杭州、宁波两市,仅相当于杭州的41.3%、宁波的69.8%,而且从增长速度上也少了将近1.8%和0.2%。三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较如图1所示。

    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几大行业当中,包括资本服务业(用金融业数据近似)、物流服务业(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数据近似数据近似)、信息服务业(用电商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数据近似)、知识技术服务业(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数据近似)等,从2011年~2016年的相关数据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几大行业的增加值均不同程度地低于杭州、宁波。同时,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不均衡,仍以金融行业、房地产业、批发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与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地区以电商服务业、证券业、软件业、咨询业、高新科技业等新兴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很大差距。就三市的相关数据比较来看,2016年,温州市的传统服务行业增加值占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超过八成,而新兴服务业则占比偏低,与杭州宁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在电商服务领域,与杭州相比,温州的劣势更加明显。2016年,杭州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为1618.58亿元,宁波为268.32亿元,而温州的增加值为132.36亿元。由此可见,目前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急需调整优化,应大力挖掘其发展潜力,以促进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三地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比较如图2(a)~2(d)所示。

    2 制约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近年来,温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快,但与同省杭州、宁波等先进城市相比,在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依然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2.1 生产性服务市场准入门槛高,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

    目前,生产性服务市场准入门槛仍然过高,虽然在交通运输、会计咨询以及科学研发等领域已具有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存在较多的限制,例如民资及外资在电信、银行、航空运输、广播传媒等领域存在着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业务范围、地域等不同限制。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不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一是一些国有垄断服务行业发展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一些跟制造业密切相关的国有垄断生产性服务行业本身缺乏市场开拓和发展的能力,缺乏与制造业的联动效能,往往是依附于政府部门而生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制造业、服务于社会。例如,温州市的某些部门应上级要求所设立的公共信息平台或者商务平台,建设投入使用后长期没有更新信息,也没有人员进行维护,没有真正体现价值,服务社会。二是价格形成机制尚未进一步市场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格垄断,服务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度缓慢,突破某些特殊既得利益集体的藩篱仍需时日。例如,从铁路民航票价到银行利率调整,许多生产性服务产品价格仍未由市场决定,缺乏市场自我调整機制,其价格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同时,由于关键服务行业的价格垄断及市场竞争的缺乏,生产性服务业的优胜劣汰和自身发展往往受到阻碍,也无法真正有效地同制造业进行协同发展。三是一些企业内服务部门尚未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资源尚需开发和整合。目前,温州许多企业内部都设置有众多的服务部门,如售后服务部门、技术开发中心、市场调研机构、信息咨询部门等,但是有些服务部门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长期以来很少有向社会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同时也缺乏将这些服务资源进行统一联系和整合的部门和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产企业服务部门的发展壮大。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供给与制造业实际需求错位,难以形成合力

    大量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供给与制造业实际需求错位,例如,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由于现行的科研申报管理转化政策尚不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很多科技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论文、提供实验室成果阶段,没有与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相挂钩,缺乏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的动力。另外,在金融行业方面,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现代科技企业和高新制造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是融资贵、融资难、融资周期长,这极大地阻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同时,大量的银行信贷提供给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型房地产企业。当前,温州的房地产发展迅猛,各家国有或者民间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独有情衷,其杠杆率屡屡突破新高。而真正需要贷款的小微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很难从银行得到融资。金融业的厚此薄彼及相对供给不足将严重阻碍温州产业的转型升级,削弱民营企业作为温州经济的支柱地位,甚至会造成产业“空心化”和资本“空转化”,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另外,我国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尚未成熟,没有有效地形成对现代科技企业的支撑作用。在欧美发达国家,风险资本的运行市场和管理机制相对完善,新兴高科技企业往往能得到风险资本的支持和青睐,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商业性转化,推动了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的迅速壮大,同时也促进了风险资本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局面。

    2.3 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匮乏,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人力资本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当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人才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信息往往是不匹配的,一方面有些传统行业的人才培养供过于求,而另一方面市场对某些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高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会计管理、信息咨询、广告传媒等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例如,在现行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中,生产性服务类专业设置时间较晚、数量偏少,不能及时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少新兴行业,如VR虚拟现实、智能机器制造等高科技领域目前缺乏对口的专业设置。另外,现有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很多是由其它专业转换而来,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层次服务及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例如,近年来,温州电商产业的硬环境发展迅速,涵盖了很多的电商园和创业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服务配套措施及高水平的运营和管理服务团队,温州电商产业的软环境尚未成熟,不少落成的电商园和创业基地的招商引资常常遇到困难,其空置率相当严重,这也是去年温州的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不及杭州的十分之一的原因之一。

    3 促进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正值温州市实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期,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期,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持和改革力度,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保持好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

    3.1 明确互动关系,制定长期战略目标

    当前,国际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经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两者相互依存,互动密切,这已经成为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新标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需求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将大力促进两者的规模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两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例如在服务外包方面,相关数据统计表明,采用商务流程外包的温州企业可平均节省生产流动成本超过10%。制造业企业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外包给专门企业,甩掉包袱,集中企业主要资源于生产制造主业,这将大力增强企业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这种市场需求又培养出一大批优质的服务外包企业,促进了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因此,温州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两者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明确不同时期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制定出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不断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業的互动效应。

    3.2 强调自身优势,规划重点发展方向

    在规划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方面,温州市应该要注重立足自身条件,强调自身优势,全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凭借温州民间资金雄厚的优势,重点发展 金融服务业。要大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坚持金融行业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率,增强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地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活跃金融市场供需双方的互动协同,为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时,要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做好风险管控和预警措施。二是要借助温州的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发展物流服务业。温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交汇处,运输条件优势得天独厚。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综合性物流园区,加快推进物流节点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温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同时,要加强物流信息交互和共享,推进物流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共同搭建面向制造型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三是立足温州外向型经贸发展现状,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强国际合作。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园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单一窗口”等开放平台建设,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温州丰富的侨胞资源,完善以海外温商营销网络为重点的境外营销和服务网络,支持境外商品市场转型发展。鼓励本土企业参与收购国外企业,吸收先进技术,扩充销售渠道,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同时注意降低物流成本,规避贸易壁垒。

    3.3 完善服务体系,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保障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要鼓励各方力量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完善重大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分配措施,要形成合力,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同时也要注意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例如,在推进温州电商产业基础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园区在集聚发展、规范发展、创新服务等方面的集中优势,同时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简化手续,便捷服务,实现“一卡通”、“路路通”。二是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相关部门和高等院校要树立起面向市场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加快设置一批与生产性服务业密切相关的紧缺专业,大力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要完善人才配套措施和人才引进政策,要解决引进人才在税收、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全力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4〕26号.

    [2] 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在2011-2016年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 tjcn.org/.

    [3] 温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温州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 周静.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效应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 骆嫕.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宁波大学,2013.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534783)《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葛丹(1981-),女,汉族,浙江省温州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务经济与贸易方面的研究。

    推荐访问:温州 常态 协同 服务业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