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6篇

    时间:2023-08-04 08:05:0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篇一: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山区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张春(城固县林业工作站,陕西城固723200)[摘要]山区经济林建设一直是林业生产发展中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大量年轻人走向城市,山区劳动力不足,基于此,效益好、劳动力需求少的经济林就成了山区农民的一个优先选择。但在经济林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良性发展,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山区;经济林;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8)17-65-21山区经济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远的农户通过外出务工、移民搬迁等途径搬离原居住区,大量耕地闲置,为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地1.1交通不便资源。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虽然近年来乡村道路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山区交通不便和偏大大提高了乡村交通环境,但大部分种植地块分散,致使的基础设施要加大扶持力度,如供电设施、交通设施、通林权流转的法律法规,让森林资源按照有关的规定流信设施等,改善林业职工的生活条件,使得林业保护管理转。通过林业调查获得信息,对森林资源进行资产评估,工作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与林业制度改革相配套,还要构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林业部门要注重人才培训工作,构建创新人才培训系。目前广西还没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转业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务量有所增加,就必然会对林权流转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素质,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发挥培训的指导作用和宣传作信息时代,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广西林权交易平台,对林权用,培养出一批具有责任心且廉洁的人承担工作,促进林流转实施监督管理,提高交易的公平性,保证林农的权益。业的健康发展。2.2进一步完善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3结语随着林业制度改革力度的加大,广西森林资源保护广西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也暴露出来。广西商品林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显露出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广西林种植桉树、马尾松等,与公益林的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明显业制度改革工作已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获得了验收,的差距。为了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经营机制,就需要建广西林业制度改革任务已经完成。立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并进一步健全。基于相关的政策,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对生态公益林发挥资参考文献金补偿的作用。[1]林向群,李家华,乌国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探索公益林的多种经营机制,可以确保公益林不会源管理模式的思考[J].林业调查规划,2013(6):49-58.被破坏,林农采用林下种植的方法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2]蔡开朗,孙杰,陈运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效益。公益林可以在获得补助之外通过多种经营的方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法律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4(2):74-76.式,增加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利[3]曾春阳,刘志斌,曾广宇,等.林地动态变化的空间矩阵益,对林农管理公益林起到促进作用。模型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5):105-110.创新林业管理机制,可以采用多种管理形式相结合[4]凡丁,奉钦亮,陈建成.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执行效的方法,实现对公益林的管理动态化,使得公益林获得良果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13(3):98-99.好的生态效益。[5]曾春阳,曾广宇,程丽华,等.林地变化及景观斑块特征的演变[J].中南林业科技人学学报,2014(8):35-36.2.3进一步建立健全林权流转体系[6]黄全林,刘茂英,李裕,等.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业制度改革后,林权的流转经营越来越受重视。林资源管理及经营利用的影响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15在现代的林业发展中,就要从广西的发展实际出发,出台(4):40-45.XIANGCUNKEJI2018年6月(中)65

    篇二: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178·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14.080山西农经/??2021年14期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不利因素及对策□高兴华(安徽舒城农村商业银行摘安徽六安231300)要: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创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讨了农村商业银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支持农村三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利因素及对策,促使相关金融政策效果最大化。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文章编号:1004-7026(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3文献标志码:A2021)14-0178-02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重要工作。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明显,农村与城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结合自身优势,顺应时代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农村基础产业发展。1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为实现农业、农村、农民更好发展,党中央相om.cn.AllRightsReserved.继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为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2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8.9元,农业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为12??363.4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129.78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依旧缓慢,农村三大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农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另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三农”金融服务主力军,不仅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和“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金融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效,对实现国富民强至关重要[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战略的实施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速度与深度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县域金融机构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县域金融机构的数量远没有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制约农村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较多,如县域金融机构单一,资金来源匮乏,农户金融意识薄弱,当地政府发展方向的影响等。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庞大的资金,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当地的发展需求;从微观角度来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主要为大农户和中小微型企业,但农户自身金融意识薄弱,融资渠道狭窄,缺乏抵押物,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农村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需要金融的支持,但同样面临融资困难、缺乏融资渠道、无法界定抵押物等。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商业银行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农村商业银行应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开发更多适合农村市场的金融产品,优化农村市场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2-3]。2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不利因素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商业银行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金融机构,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网点优势。但是,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法律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缺乏权威性,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善,金融辅助制度规范欠缺,农村商业银行的规范性文件只是一些指引、意见、办法,法律效力较低,缺乏权威性。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兴起,农村商业银行线上金融产品发展迅速,农村金融的规范性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金融的发展也需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支持。虽然国家近几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加强脱贫攻坚力度,但广大农村地区仍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农民的收入较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加上地方政府过度干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为了迎合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思想,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减少风险,为当地优质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而对发展初期的中小微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的信贷资金不足,体现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手段单一、功能缺失,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层出不穷,遏制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农民作者简介:高兴华(1982—),男,汉族,安徽舒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信合金融/收入的提高,减缓了乡村振兴的步伐[4-5]。目前,我国已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财政和金融政策在内的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村也将农业产业拓展为乡村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商业银行受产品单一、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村级产业、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的投入比例较小,支持乏力。另外,政府和其他经济体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综合各种原因发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三农”问题的改善。3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179·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的主要金融机构,应在新时期更好地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要持续增强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加大过渡时期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大胆探索政府财政补贴之外的商业支持模式,做好信贷投放工作,协调好金融、贫困、收入的关系,多方协作,充分利用农村om.cn.AllRightsReserved.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其次,农村商业银行要不断优化自身信贷产“劝耕贷”品,创新服务模式,在现有的“金农信E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等基础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信用担保方式,畅通融资渠道,加强与省级担保平台的合作,着力解决农民客户群体缺抵押、没担保的难题;农村商业银行要紧抓“党建引领、整存授信”的契机,结合农村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因素,参考文献:创新符合“三农”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做好支农支小金融服务[6-7]。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国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其良性发展需要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优势,围绕农村产业链,适度增加扶持力度。相关金融政策也应根据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对金融需求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规模化转变的特征,聚焦农业产业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各个环节,加强金融支持,采取一户一策、分层管理的措施。农村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尤其在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生猪产能恢复,农民收入提高,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提供多元化信贷产品。例如安徽舒城农村商业银行在安徽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统一指导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联合创新,结合舒城县域数据,建立能够服务全县范围的网格系统,鼓励全县农户通过“金农信E贷”产品授信用信,实现舒城县域范围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开展。从舒城农村商业银行的实例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优化信贷产品,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可以更好地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让居民享受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4结束语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无论是提供资金支持还是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都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应利用当前的政策优势聚焦农村产业,优化金融产品,拓宽金融服务范围,促使网点下沉、服务下沉,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亢素艳.农村信用社改革研究———以临汾市农信社改革为例[J].华北金融,2019(10):67-73,80.[2]朱小琼,刘思惠,刘叶云.革命老区农村金融排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省芷江县的实地调研[J].区域金融研究,2020(3):61-68.[3]冯雨雯.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衡阳县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2):250-251.[4]何军,唐文浩.政府主导的小额信贷扶贫绩效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1):169-172.[5]胥进.农信如何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以四川古蔺农村商业银行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16(4):90-92.[6]卢永妮,林啸轩.日本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9(11):41-47,131.[7]景馨阅.关于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2017(18):47.(编辑:郭颖)(上接第156页)参考文献:[1]韩丽荣,赵彩虹.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5):112-120,159-160.[2]宋心.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审计要素研究[J].会计之友,2021(4):146-150.[3]赵瑞梅.我国农村审计定位与审计人才的培养[J].农业经济,2020(11):64-66.[4]李视友.农村审计模式及其评价探究[J].当代农村财经,2021(2):33-35.(编辑:李唯哲)

    篇三: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精选三篇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

      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

      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

      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

      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

      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

      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村正在开展风貌提升精品示范村建社,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工作是在座所有党员的职责。这里我跟大家谈谈乡村振兴涉及的相关话题。

      一、说说六个方面

      1.中心:

      为了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

      进乡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内容: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3.目标: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4.保障:

      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

      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5.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6.原则:

      (1)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始终总揽全局。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坚持改革创新。

      (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二、谈谈十句话

      第一句话: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巩

      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乡村治理制度。

      第二句话: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

      农民受益。

      第三句话:

      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

      第四句话:

      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确保耕

      地数量不减少。

      第五句话:

      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

      工业、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

      第六句话:

      国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保障农民从集体

      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

      第七句话:

      推进移风易俗,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诚信乡村,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优化乡村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第八句话: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统筹协调农村住房建设

      许可审批工作,充实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力量。国家建立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编制村庄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分类推进村庄建设。

      第九句话:

      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建立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十句话: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

      三、明白如何落实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到乡村都必须确保工作落实。

      1.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五级书记抓。

      2.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

      3.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4.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5.进行评估。

      6.逐级汇报

      7.国务院开展监督检查。

      8.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乡村振兴促进工作职责的,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篇四: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现代经济信息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段 蕾中共通许县委党校摘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提高区域农业整体经济效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通许县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产过程较长但产业链较短,产业内各主体地位不平等,支柱性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突破发展困境,如何协同产业内外各方资源,实现传统农业的产业化高速发展,成为了通许县现代农业发展亟待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462-02本文以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对通许县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深入分析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结合通许县委、县政府制定的《通许县现代农业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及县域发展规划,提出了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建议。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全县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停留在原始的农作物种植上,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目前,全县规模化方式经营的土地还不到全县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大多数经营者只有百多亩地,上千亩的规模只有两三家,形成不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客观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二)龙头企业自身实力偏弱,带动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质量不高,发展动力不足。全县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013年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的12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中通许县只有10家,仅占全市总数的8.06%,农产品终端产品少,附加值低,难以拉动通许县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2015年通许县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共34家,总资产14亿,利润总额仅2.8亿[1]。二是农业企业生产链条较短,辐射带动不强。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与当地的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没有立足当地,发挥原产地优势,不能形成食品工业和农业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企业经营与农业生产脱节,利益联结不紧密。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松散,没有形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几乎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不高,集聚效应强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较小。截止到2016年底,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38家。其中:农民合作社812家,家庭农场116家,种粮大户78家,农业产业化企业32家。全县仅有32家合作社的产品注册了商标,且大多数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获利能力不强,经营面积在50亩至100亩的占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64.2%。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缺乏有效联合。目前,通许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相对不少,但各自为战,缺乏联合,造成不必要的低级竞争,有的甚至是一个乡镇区域范围内就成立了几家同类的合作社,很难获得规模效益。三是新型农业经营土地流转供给机制不健全。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使农民生存发展始终存在不稳定因素。一、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一)调结构夯实产业基础通许县围绕“一带三区六大生产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5年,通许县全县人均GDP达到40426元,比2014年增加了3869元。实现生产总值214亿元,比2014年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占比调整为22.2:40.4:37.4。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0.5637亿元。2016年上半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1.5:38.5:4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9%,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近年来,通许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建设形成了三大生产基础,根据2016年12月1日发布的《通许县现代农业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的要求,下一步将建设以朱砂镇、四所楼镇、竖岗镇为主的15万亩大蒜、辣椒生产基地和以玉皇庙镇、练城乡、长智镇、四所楼镇为主的温棚西瓜、黄瓜生产基地。(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持续推进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依托以岳家湖为中心10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园;以牌路林场、邸阁林场为中心,着力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区;依托长江合作社,着力打造品牌农业示范区;依托莲祥食品,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区;依托孙营乡无公害蔬菜,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示范区。(三)农业合作社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16年底,通许县培植了涉及种植、养殖、流通、农机等产业的规模专业合作社812家,合作社成员总数达2.79万户,注册资金5.35亿元,带动农户5.63万户。目前有57家合作社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32家获得了注册商标。(四)家庭农场业发展规模壮大截至2016年底,全县家庭农场已达116家,经营耕地面积2.18余万亩,注册资金8170万元。经营规模50亩至100亩的82家,100亩以上的34家,被评定为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其中,通许县祥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70亩,采用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模式,2015年纯利润实现50多万元。马林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0多亩,建设冬暖式育苗温室6座,塑料大棚200多亩,发展甘蓝、甜瓜等无公害蔬菜种植,通过几年的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一批集试验示范、良种繁育、种苗供应和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农场。[1]三、加快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对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现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一)积极引导核心生产主体主导农业产业化经营1.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全县教育培训发展规划,构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和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要深化产教二、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462地方经济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农民的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精准对接培训需求,着重加快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新产品。2.加快培育农业主导产业通许县要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区建设,要持续推进以通许县长智镇的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北部核心区”,打造农业生产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业;以河南省通许县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区和河南广通物流园为主体,发展“南部核心区”,努力形成“双核驱动”的核心结构,营造创新、协作、活跃的园区氛围,从产业层面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3.创建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在现有“农户+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以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模式,联合农业生产类型相同或相近的家庭农场组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通过市场信息资源共享,农技农机统一安排使用,在农产品的产、加、销各个阶段为社员提供包括资金、技术、生产资料、销售渠道等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二)提升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带动产业发展1.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许县应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抓好莲祥食品、牧原农牧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选择与本地特色农产品有高连带度和需求空间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企业,在其发展上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县、乡、村、户四个轮子一齐转,集体、个体、私营、股份一齐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组织的竞争力。2.拓宽龙头企业经营模式积极与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农户建立稳定持续的产销合作关系,扭紧主体间的利益链条。探索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结成长期产权上的利益共同体,逐步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良性互动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不断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利益联结经营模式。(三)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发挥集聚效应1.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和规模积极借助各种新闻媒体扩大政策宣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整合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建设项目,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一村一品”项目、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探索围绕“一带三区六大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突出抓好无籽西瓜、土豆、菜花等种植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的产出能力。为解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同质化问题,通许县生产基地建设应该实施项目带动,实现差异化生产经营。3.完善新型农业经营土地供给机制强化管理服务,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档案制度,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借助通许县党建“四级”便民服务服务网络,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供需信息平台,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切实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参考文献:[1]傅珊珊.南县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上接(第461页)予补贴的方式给予企业一定得经济支持,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也应从自身出发,提高企业人员创新水平,还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创新的提升。(三)政府层面1.建立企业规模与环境规制强度相匹配的环保体系严格的环境规制对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宽松的环境规制政策可能更加适用。因而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应该建立不同强度的环境规制政策。即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使得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的规模相匹配,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2.妥善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我国现行的的环境规制管理方式主要为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每一个地区的环境和企业方面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中央制定的环境规制政策是站在国家层面的角度进行制定的,对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关注度较小,因而这样的环境规制政策在各个地区进行实施时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而地方政府却是对地方环境和企业情况最了解的,加强中央和地方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做出更切实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达到环境规制预期的效果。3.完善金融体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的资金支持相对较低。但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过程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金融体系,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充足。金融体系不仅只包括银行向企业贷款,还包括投融资业务,期权期货金融工具的运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国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区域差异性金融政策,均衡地区的银行业、信贷、担保等金融机构数量。对于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国家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参考文献:[1]Porter?M?E,Van?Der?Linde?C.Toward?a?New?Conception?of?the?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Relationship[J].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1995,(9).[2]马富萍,郭晓川,茶娜.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资源型企业的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3]颉茂华,王瑾,刘冬梅.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4(6).[4]刘伟,薛景.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来自中国省际工业行业的经验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5]程方方.基于行业异质性的环境规制与产业绩效关系研究[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4.作者简介:林媛媛(1964-),女,福建龙岩人,博士,集美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张美月(1990-),女,河北保定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基金项目:福建软科学(项目编号:2016R0064),课题名称:环境规制对福建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463

    篇五: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三农问题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分析农村经济与政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农村社会发展与政策之间的高度依赖关系,进而分析“三农”问题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现行的主要政策选择及其潜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有必要在“三农”内部寻求政策发力点;二是针对现有政策建立起政策推动机制;三是制定总体政策蓝图,寻求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应对之道。

      关键词:三农三农政策农村现代化

      一、从GDP增长看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依赖性

      中国经济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通过对农业部门的分析我们能发现,农业部门始终存在着较总体经济更加不稳定的增长结构,无论农业部门GDP的总量还是其增长率,都能印证这一点,而增长的时序变化则与相应时期农业政策的变革力度息息相关。

      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把每年的首要工作布局均放在了三农领域,通过大胆的谋篇布局,切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了深化调整工作。正是这几年的大动作,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体现在GDP上就是农业GDP增长率迅速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降低,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一个例证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政策效果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经济进入了平台期,增长幅度逐渐趋缓。自1993年开始,农业GDP又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时期,但是,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来看,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快速的通货膨胀引起的名义GDP的大幅提高,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处于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发力期。1995—199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保护价收购政策,由于粮食价格较高,1995年农户家庭当年从粮食作物获得纯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1448元,占同期农民家庭纯收入增加值3776元的38.3%,占同期农民家庭全年纯收入增加值5635元的25.7%。这说明在保护价政策实施的初期,保护价政策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随着其后粮食价格的不断下滑,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纯收入由1995年的2436元减少到2000年的1499.21元,减少937.34元,粮食作物减少值占种植业纯收入减少值的90.67%。对于家庭经营中非农产业不发达,种植业结构单一的粮食生产农户来说,粮食价格的不断下降成为农户收入水平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2】。由此可以看出,在保护价实施初期,由于政府维持了较高的收购价格,使得这一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但其后随着政府不断下调保护价标准,同样又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粮食保护价政策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政策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确。

      1997年以后,农村经济再次进入平台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年的负增长。期间,中央虽多次出台农业新政,但均未能扭转发展乏力的局面。究其原因,可以说一是因为农业内部缺少内生增长的有效机制,二是庞大的冗余农业劳动力和二元制的社会结构限制、消耗了农业自身发展的有限资源,而同时又缺少外部资源的注入。

      2004—2005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两个1号文件,直接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政策运作的目标。2004年采取“两减免、三补贴”等更为直接的政策措施,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600多亿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作为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从2004年的政策效果来看,2004年度仅“两减免”、“三补贴”就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451亿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比2003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8%,打破了1997年以来的低速增长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9390亿斤,超过预期的9100亿斤,增产9%,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政策目标【4】。

      再回过头来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审视,足以看出政策导向式的发展特征伴随了农业经济的每一个高潮与低谷。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1号文件,以前的重点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可以说是在农村经济的内部进行的成功变革,这一基于体制自身的变革基本上已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其效力的极限;而后两次均把政策目标直接指向了农民增收上。虽然2005年度的中央政策更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无论是从政策本身的功能还是从农业领域的现状来说,政策性依赖仍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发展特征。

      二、当前“三农”问题的困境

      总的来说,农业经济的最大困境还是其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不足。仅就2005年与2004年作一个对比,2004年“增收”效果可谓满意,但从2005年的上半年情况来看,同样的政策力度若想取得与2004年相似的目标的难度已明显加大。一方面2004年农产品价格较之2003年有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加之自然灾害较少以及减免农业税、增加直接补贴等措施均能对农业的生产生活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2005年一季度,农产品价格已有所回落,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却难以有新的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制约机制将使农业产出效益在现有的生产率水平上迅速达到封顶状态。长期的发展轨迹说明,政策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惟一有效的依赖,而这一依赖同时又是不可靠的、难以持久的。

      当前“三农”的困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人口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2003年底,全国农业人口有9亿3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5%,其中农业劳动力3亿1千万,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63.8%;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9.1%,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3.8%;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仅为35.0%,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4︰1【3】。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农业经济总量很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4.8%,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却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而2004年之前,这14%的农业经济总量不但要维持占总人口70%的全部农业人口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供养了以地方财政为基础的数量巨大的各类财政供养人员。从每百万美元GDP的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来看,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GDP,法国为3.46人/百万美元GDP,日本为1.38人/百万美元GDP,英国为1.58人/百万美元GDP,而中国则为39人/百万美元GDP【5】。既使按全国平均水平来衡量农村人口的人均财政负担,比例也相当之高。

      与此同时,几乎全部的乡村建设、教育、卫生资源建设等关系生产发展和劳动力资源再生的各项投入,绝大部分都落在了农业人口自己身上,换句话说,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花费基本上都依靠其自身的收入,低收入也就意味着低投入。以卫生事业为例,我国卫生财政支出约整个财政的2%,而全部投入资源的80%分布在城市,只有20%分布在农村。

      农业社会几乎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建国后几十年的“抽农补工”政策以及“两种户籍”造成的农业人口的大量积淀,演变成今天似乎回天乏力的局面,几乎任何异乎寻常的大举措在根深蒂固的“三农”问题面前都像是花拳绣腿,人口压力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离心力量,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凝结了层次复杂的各种矛盾。

      由于农业经济先天的脆弱性以及其长期以来薄弱的基础,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市场化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话语权,而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一直都在低产出、高负担的恶性环境中艰难地发展,在这其中,人口的压力又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

      2.社会资源压力与内在发展动力的不足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供应总量也已接近其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农村社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6】。而在社会再发展资源指标名称单位全国东部中部西部

      被调查户数户20283687673546053在农村劳动力中:

      在农村劳动力中:

      在家庭劳动力中:

      ………………

      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天205195204216………………

      注:…表示省略了部分内容。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1.9%在外出务工,而专职从事农业经营的家庭劳动力只占55.2%。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全市286.5万外来农民工中,96.9%

      的人年龄在15岁至49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人数为240.9万人,占全市农民工的比重为84.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9.7%。在全部农民工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性199.9万人,女性86.6万人。可见,农村中最富有生产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为城市的发展服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一趋势会更为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已经釜底抽薪,所投入的单位人力资本价值日趋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家庭劳动力的负担比是1.54,从事农业家庭经营的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比例是35.9%,按现有的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力数量并把1.54的人口负担比计算进去,农村户均人口应为2.12,与现有的3.84相比,即使按现状计算,农村人口中完全属于冗余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44.8%,而这些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并不能得到多少基于社会的外部给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基础性资源的缺失仍将限制农业人口的发展,即使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能够有很大突破,农村经济的弱质性也将阻碍其自身的受益能力,内在发展动力的缺失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障碍,任何投入都会像雨水一样迅速渗漏,发展资源的不足与发展动力的缺失将形成三农问题中一个长期的且互为因果的根本性矛盾。三、当前主要的政策选择和潜在的风险

      1.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

      中国的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在工业化深入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极度缓慢的矛盾下开始的,其目的是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而其理论基础一是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转移模式,也称为“刘易斯—费—托尼斯人口流动模型”;另一个就是托达罗模型。前者立足于通过城市工业化带动劳动力转移,而后者更为关注发展中国家中城市的高失业率对劳动力转移的阻碍而提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途径。从中国的政策实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中国失去了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自然转移的大好机会,而在针对农业人口转移目标提出的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同样有诸多严重的失误。一是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城乡分离制度,造成了城市化进程极为缓慢;二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时,国家号召农民“离土不离乡”,丧失了城市扩容的大好机会;三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没有在大中城市扩容上做文章,而是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结果上不了规模档次的农村小集镇遍地开花,不仅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也发挥不了城市应有的产业功能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目前,我们面临着城市化吸纳能力不足和小城镇发展乏力的双重压力,如果把今后劳动力转移的重点放在现有的大中城市,那么将面临相当程度的困难。一是现有政策环境能否允许农村劳动力在平等的条件下实现永久性的转变,成为无差别的城市产业工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向大城市流动的意义仅限于短期务工带来的收入增长,国民待遇和永久性居留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二是城市工业化已发展到中高级阶段,随着资本的深化,城市工业化吸纳劳动力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依靠城市化发展的转移是远远不够的。而小城镇建设的困境表现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与小城镇建成后发展潜力的低下上。

      从当前和今后的政策取向上看,我国的农村现代化和人口工业化的政策重点会放在小城镇建设上,主要依靠增量化的小城镇建设来实现农业人口的转移,但从现状来看,这一政策成就很大,政策执行的偏差也很大。

      我国建制镇已由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目前的2万多个,平均每3万农村人口拥有一个建制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约1亿人。中部地区小城镇也在这一进程中得到快速发展,正处在

      加速发展阶段,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的精简与合并更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已暴露出诸多的矛盾与困境,一是遍地开花、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000~7000人,集镇1700多人。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规模偏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影响产业集聚和产业竞争力,也使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限制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和对劳动力的吸纳。二是缺少与当地相适应的、能够真正满足就业和发展需要的产业链,相当一部分小城镇仅实现了自然分工条件下的三产,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基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机制的产业基础。没有形成资源、产业、市场的互动,缺少持续成长的条件。三是小城镇管理体制落后。户籍管理制度虽有所放开,但在取得户口的条件、就业、子女入学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歧视性政策。在城镇土地制度方面,中部地区小城镇主要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城镇化的“门槛”较高。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中部地区小城镇在最低生活、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制度方面仍然将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障享受对象之外。这些都妨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2.劳动力大流通、大转移

      劳动力大流通、大转移将是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最壮观的一种社会景象,其主要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的转移。从过程上看,这种政策还远谈不上主动规划、积极引导,在更大程度上还仅仅体现为打破旧的体制约束后的自发状态而已。据劳动部门2000年对2.4万多外出人员的调查,由劳动部门组织和用人企业招聘外出的仅占15.1%,由亲戚朋友介绍外出的占52%,靠自己碰运气外出的占28.5%,属于其他情况外出的占4%。这种自发的流动往往使外出农民缺乏信息指导,不知道去哪里,也不知道干什么好。在这一时期,农业人口流动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序和盲目。

      在政策实践中,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在人口流动与人口转移之间做更充分的分析,并建立起能够促进人口转移的稳定的长效机制,在理论分析中往往又把暂时性的流动就业与真正的人口转移等同起来。同时,我们的城市化与小城镇化均没有建立起能够适应就业与人口转移所需要的宏观政策环境,对涉及就业与人口转移的诸多因素及其障碍缺少政策预期和规划。针对这种形势,我们有必要在城市化和小城镇化两个主要的政策取向上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

      从城市来看,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转移将是未来几十年内的影响最广泛的一种资源流动,但这种流动的长期效应会对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出现所谓的“拉美效应”?

      20世纪60~7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的人均GDP刚跨过1000美元关口,他们为推动经济快速起飞,普遍实施了减少农民战略,把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把耕地留给少数农户。这样做确实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拉美也一举成为世界上农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但是,当大量“无土地、无保障、无固定岗位、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成为新市民后,政府为承担他们的养老、卫生、社会保障等费用精疲力竭,城市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这就是常提及的“拉美陷阱”。

      中国当前有些情形和“拉美陷阱”出现前有类似的地方,而我们的“三农”问题远比拉美国家当时的情况复杂得多。中国的农民数量巨大,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对人口转移形成足够的拉力,同时,城里还有大量下岗职工。如果我们不对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农业人口进城的目标做出足够充分的应对之策,要么“拉美陷阱”的风险会急剧增大,要么农村劳

      动力转移的目标将被大大延滞。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价值还仅仅体现在增加收入上,而劳动力流动的真正意义在于农业劳动力能够自知自觉地实现转移、定居,能够溶入一体化的工业社会,显然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上面已分析了所面临的多种困境,而这些困境正是限制就业增长和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在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这一事关全局的政策层面上,同样面临着如何破局的难题。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能看出,当今“三农”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政策依赖性强,“三农”自身缺少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和调节机制,而政策却大都具有短期效应,难以保证长期目标的实现;二是政策的着力点大都放在了缓解“三农”问题的外部矛盾上,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将是我们长期依赖的主要政策,但还缺少完整的套路,相关政策目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制度化保证;三是缺少立足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的、而又可自我调整和实现的政策蓝图。

      到目前为止,我们虽有明确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但近、中、远期的目标分别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具体衡量指标是什么?以及实现分期目标的政策路线是什么?恐怕目前还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这表明,针对“三农”问题的宏观框架并没有建立,也就谈不上政策的互动与策应了。拿小城镇建设来说,在过去的几年中,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但实效如何衡量?在总量上如何评价这一政策的中期效果?在局部上又如何认定小城镇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局部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如何认定规划的科学性和建设的合理性?又如何评价小城镇建设与建设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这些都是政策实现中的现实问题。

      根据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取向,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要持久深入地分析“三农”内部的根本性矛盾,力求找出“三农”内部的政策发力点

      无论我们转移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给予农业部门多少补贴,都不能代替农村自身的发展,都无法因此而自动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内部仍将滞留以亿计的农业人口,在我国人口达到高峰16亿时,即使农业人口比例降到50%以下,届时仍将有7~8亿农业人口。很显然,农村社会不能坐等现代化,必须有更多的符合各地区实际的农村各产业政策的推动和革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当前的现状是,农业处于高度分散的经营状态,产出效率已达到一种峰值状态,很难再出现任何大的突破;不发达地区的乡村型第二、第三产业如果没有结构性调整和体制突破,同样也面临发展乏力的困境;这些都与农村现代化所要求的产业化经营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而几乎任何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现状的政策构思都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土地产权制度如何调整才能有效,同时又能满足依赖土地生存的庞大农业人口休养生息的需要?乡村经济制度的变革与人的生存保障不是两个问题,而是同一问题的正反两面。

      农村经济具有先天的分散性,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条件、发展机制大不相同,无论何种制度都不能使之实现与城市经济一样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基础薄弱,积累缓慢,投入动机不足将长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还像发展城市一样来发展农村,把市场看成是万能之手,把经济发展放到至高的位置,那么经济规律自身的不同步性将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将长期占据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也必将长期承受经济不平等发展的后果。

      本文提出的建议是,在“三农”问题上,一切政策效力的原点都应立足于人的保障和发展。解

      决“三农”问题首先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进展:

      (1)解除一切可以解除的农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让农村收益完全投入于农村,让农民收益完全自用。减少甚至完全取消农户对地方财政的供养,地方财政不足可通过国家财政转移、非农部门税收和地方政府精简三个方面来解决。让农户具有从毛收入开始的自主支配权,在政策的引导下,最大程度地激发其投资生产经营的动机。

      (2)长期坚持以资源投入(如资金、科技)为主的政策性支持,投入力度应依据实际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不能被简单的增长比例所限制。应在乡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再发展教育方面进行大的投入,建立起人力资本培育体系,实现基础教育的平等;应在乡村卫生和医疗保障上进行更大的投入,建立起保障农村人口的生存尊严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应在乡村基础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保障公共设施的进步;应加强小城镇规划和研究,使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应加强农业科技和农村生产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给“三农”注入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3)乡村政治制度应该有更大的突破,使之与可能的经济制度的变革相适应。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旦形成就有自动反馈和调整的能力,而政治制度却容易形成官僚化机制,并具有自我固化的特质。为扩大乡村民主和自治能力,我国已普遍实行了村级直选,希望能够提高人民的民主参与水平和发展的积极性,但这还远远不够。且不说村级直选的实效如何,在农村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下,这一制度对提高乡村经济的集约化、一体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对缓解乡村制度矛盾、释放生产力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可以说仅具有象征意义。应考虑实现乡级直选甚至县级直选,给农民以调动经济资源的主动权和实质性的话语权,反向策动基层政权更好地为地方服务,为农户发展服务,而不是为上级服务,为经济指标服务。

      农村社会首要的问题是发展,而发展与公平密切相关。公平意味着发展机会的均等,并有权避免贫困,发展应该取决于个体的努力、偏好和能动性,而不是其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民族或性别。公平意味着市场中和市场外的各种制度不会因个人贫富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权利。可以说,在农村不能只就发展谈发展,还应该看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否具备。经济自主、政治语权、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2.加强政策的科学规划能力,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

      从历史轨迹上看,我们针对三农问题的对策往往是纲领性的,虽有提纲契领的目标,但又屡屡存在纲举而目不能全张的难题,具体到政策实施层面往往有鞭长莫及之憾。以小城镇建设为例,在宏观性政策指导之下,千军万马各自为战,由于忽视了资源、环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协调,从而出现诸多不合理的现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镇发展相脱节,小城镇规划成为领导体现政绩的工具,不切实际地盲目扩大城镇规模,用地布局不合理,不讲科学地追求高标准,产业发展不佳、就业不畅,等等,这些正是政策规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过程脱节的表现。政策缺少自我预期和控制,主动纠偏能力不强,从而出现能量巨大的钟摆效应,当负面能量积聚过多时,才会重新向中心目标回归。

      就小城镇建设来说,这是国家为解决农村现代化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政策规划,也是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小城镇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联动和统筹兼顾。就这一政策来说,我们应该争取把这一缓解“三农”压力的重点政策做深做透,充分发挥其政策效力,同时还应确保政策的严肃性,做好政策的实施和评估工作,减少政策扭曲现象。

      比如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小城镇发展政策:一是如何实现科学规划,如何在实践中依托资源禀赋条件,结合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既与中心城市衔接配套,又与周边村镇相呼应的综合效益高、整体功能强的城镇网络;二是如何确立并发展主导产业,发展市场潜力大、辐射功能强的小城镇来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提高小城镇对人口聚集的吸引力;三是如何尽早破除城乡壁垒,把城镇与乡村真正紧密地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社会、经济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四是如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广辟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五是如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业人口转移的后顾之忧;等等。

      所以,加强对已实施和将实施政策的科学规划,推进政策效力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严密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是极为重要的,在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政策的运用水平是提高经济和社会运行效率的重要保证。

      3.从宏观的视角寻求建立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政策蓝图

      从长期和最终的目标来看,针对“三农”问题,必须有整体化的解决路线,因为“三农”必将在某个时候走到一个可以称之为终点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三农”问题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其他社会问题而不再会是威胁社会安全与发展的障碍。如果那就是最终的改革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尽早地在目标与现状之间建立起一套完整而可能实现的路线图,在这一路线图中,要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上针对“三农”问题和“三农”社会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去发现和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的应对之道,逐步建立起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政策蓝图。虽然这一过程异常艰难,但必须有个开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彻底解决“三农”、“四农”甚至“五农”问题。

      为建立这一政策蓝图,必须以政策研究为先导,针对实践发展状况,做出政策应对,并逐步建立面向长期目标乃至终极目标的政策框架。

      在前期可以借鉴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经验,保证“三农”政策的科学性、完善性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政策蓝图应分解为多级、多类别的政策规划,在级别上应由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组成,全部三级规划均列入“三农”政策蓝图的总体规划。上级规划要能指导、容纳下一级规划,充分发挥上一级规划的导向、制约、调控功能,在给予下一级规划自主权的同时,要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把下一级规划纳入到上级规划可控制的目标范围之内。在对象和功能上,应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组成,全部分类规划均列入“三农”政策蓝图的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要有协调和制约机制,不能有功能重叠或冲突,区域规划也同样如此。由此构成二维的政策规划体系,同时,通过政策规划的研究和推进机制,以及评估和监控机制,建立起三维的“三农”政策蓝图的实施体系。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还应开展中期评估和监控,通过各项政策的中期评估提高政策的调整能力,实现政策自身的滚动发展。对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效果适时进行评估,是市场经济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的普遍做法。每2年或3年进行一次中期评估,总结实施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对后几年的实施提出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属于方向性的偏差要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进行修正,属于执行中的偏差要从实施控制的角度进行调整。政策评估、政策监控与政策执行机构应分开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

      监控的效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许斌.中国粮食保护价政策内容核心及其评价.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2):101~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解决三农问题多予之后是改革.中国农业信息网·经济评述,2005-3-【5】经济日报.2005-5-26【6】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农民工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2005-06-06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2005:ABetterInvestmentClimateforeveryone.WorldBankan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

    篇六: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农村经济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卧龙镇,系原平泉县沙坨子乡,于2004年1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并建镇。该镇位于县城北9公里,总面积234.9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251个居民组,8438户,30219口人,耕地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7%。近年来,该镇立足资源、区位、交通、人文等优势,紧紧围绕“特色农业大镇、新型工业强镇、商贸集散重镇、环境优美城镇”的目标,提出并适时完善了“农业富民、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发展战略,突出狠抓了开放项目、特色产业、环境建设、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镇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该镇工业发展迅速,依托丰富的钒钛铁资源优势,共建设铁采选企业26家,年产铁精粉200万吨,实现财政收入2.5亿元。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镇共发展食用菌1500万盘袋,占地2000亩,年产鲜菇15000吨,提供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基础设施完备,境内有中二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有110千伏安和35千伏安变电站一座各一座,基本满足现在企业的电力供应;移动通讯网络、有线电视覆盖全镇;交通条件便利,锦承铁路穿越境内以国道101线、省道平青乐线、平双公路为骨干,以矿区专用路、承德旅游专线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络齐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县直属中学1处,中心小学4处,小学校点8处,市级精神病防治中心一处,新建镇中心卫生院1处,新农合参合率达90%以上。2008年,全镇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

      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土地问题。主要存在两种现象,一是随着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农村土地逐渐减少;二是土地流转困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和公路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而土地补偿或土地置换不到位,从而导致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使农民越来越珍惜自己仅有的一点土地。另一方面,农村法中对于规模使用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土地如何进行流转没有确定性文字要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往往受群众恶意刁难,哄抬地价影响,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2、人才问题。受近年来国家靠投资拉动影响,农村劳务输出占农村总收的比重屡创新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务需求明显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需求转变。劳动技能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在非农行业就业的程度。同时现在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有一定文化的人,而留在农村的往往是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较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由于这些人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3、基础设施问题。该镇农业耕地总面积3.4万亩,剔除退耕还林、公路占地、企业占地已经不足3万亩,比较平整的土地不足1万亩,但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总计不到3000亩,造成发展农业产业动力不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同时,农村的水利、电力、道路、就医、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4、资金问题。发展现代农业,要以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农业为基础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户没有过多储蓄存款,因此在发展食用菌等产业过程中,启动资金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特别是在农村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部门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受金融部门政策限制,农民需要发展资金必须通过抵压担保才能获得,这样使得大部分农户无法获取,资金短缺。目前该镇群众小额贷款额度为每户3000元,最大限度为10000元左右,没有抵压,很难贷出大额度贷款,压抑了群众贷款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5、增收问题。目前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大体保持在3500左右,增长速度在4%左右,增长速

      度缓慢;在结构上,食用菌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1%,自然种植业占收入的8%,而51%的收入还是依靠劳务收入。作为农民,按照正常比例计算,农业收入应该占总收入的70-80%,而现在我镇农民的主要收入中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9%,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的乡镇来讲,与其正常比例还有20—30%的差距。农村是一个庞大的“露天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是“靠天讨吃”。目前,我国尚末建立农业风险救助机制,一遇自然灾害,农民就只能望天兴叹,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

      6、市场问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分散经营的农户无论在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上都非常小。同时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还很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农村未能有效地发挥。市场秩序不规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7、干群矛盾问题。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和群众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农村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与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农村水、电、路、通信、有线电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一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部分群众对政府有埋怨情绪。二是干部依法行政的气候和效果不好。一些任务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工资和奖金,在思想工作无效时,干部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以致激化了干群矛盾。三是少数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讲权力多,讲义务少。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思想政治工作没跟上,农民的集体观念大大削弱,甚至产生“土地分到户,不要党支部;村村讲民主,不要乡政府”的错误认识。四是少数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群众不信任。基层干部素质较差,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态度粗暴,少数干部为政不廉,甚至贪赃枉法,群众十分反感。

      二、对今后农村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增收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为此,我们建议:

      (一)逐步落实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大力改善农业发展的各种环境和条件

      立足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和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搞好农村水、电、路、通讯、医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吸收外来资金的硬环境。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扶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培训,培育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农民,使之成为适应市场所需的劳动者。

      (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当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依然不充分,主要原因:一是农民外出务工信息不灵,缺乏对劳务市场用工信息的了解;二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就业受到各种限制;三是本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四是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此,一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业人口。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兴办各种类型的个体私营企业和组织,彻底打破所有制界限,对现有乡镇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改造,经营方式实行多元化,提高乡镇企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三是要继续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政府要把劳务输出作为最快的富民产业来办,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针对劳务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建议采取成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办事机构,从组织上保障农民工利益,建立和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劳动管理机制,加强农民工法律意识培训。四是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发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商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活动,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带动能力,使更多的农民增加收入。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影响很大,有些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有些是要在发展中解决的,但有些是制度不健全引起的。为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要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侵犯农民权益的违规违法行为。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稳定承包关系,并坚持承包期限30年不变的政策,确权、确地到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赋予农民长期而又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落实村民自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增强基层调解调处纠纷的能力。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二轮延包政策,及时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三是推行并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方式,认真研究克服人地矛盾的对策。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签证、登记制度,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加快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卧龙镇2008年食用菌总量达到1500万盘袋,而产品的80%左右销售渠道走的是依靠客商外运。本地销售还不到20%,这说明我们的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为此,农产品价格总是呈现出不稳定甚至很低的现状,还不能形成北方稳定的食用菌主导价格体系,下步应该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努力同全国500强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联盟,建设能够吸引全县仍至周边省县市的食用菌加工企业,从而改变食用菌受出口价格影响现状,形成自己的食用菌主导价格,使食用菌价格像玉米价格那样平稳。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住房等。二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和相关商品制造企业诚信经营,为城乡群众营造放心的市场环境。

      (五)解决发展资金制约

      政府要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省市县要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农业贷款支持力度。一是要在贷款支持总量上要进一步增加,扩大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贷款额度。二是要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贷款给予适当的补贴。三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市场资本和国外资本投入。把农村干部、涉农部门的主要精力用到为农村跑资金、跑项目上来。四是加大金融资本投入。要改变农村金融投资中的非农偏

      好行为,引导农村银信部门面向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积极稳妥地搞好农贷服务,增加农贷总量,为农村、农业发展“输血”。

      (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组织工作重点从解决想不想干事和能不能干事的问题。主要途径通过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培养鱼水情深的政治感情。要求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富民、爱民、亲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努力形成血浓于水的干群关系,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动员广大干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观念。努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实现永续发展;在克服狭隘的开放发展思想中确立开明的开放发展观念,培养世界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推动发展由内源型经济增长向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共同增长转变;在克服常规发展思想中确立创新发展观念,走出发展就是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发展误区,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增强广大干部的发展能力。干部是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提高干部素质是解放思想的关键。要通过加强培训、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积极引导大家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培养干部能干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

    推荐访问: 农户发展产业动力不足的原因 农户 原因 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