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关于开展初中思想品德《单元主题探究专题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10-30 16:35:52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揭示了初中思想品德“单元主题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单元主题探究”教学设计,并根据各类型的主题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程序,制定合理的设计要领,探讨“单元主题探究”中的组织策划、实践探究、成果展示、成果评价的特点、策略、艺术。总结探究实践取得的成果,反思存在的不足并在日后教学实践中加以改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单元主题探究”;教学实践;反思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九年级教材每单元的前面都设置了“单元主题探究”实践活动,旨在引领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贯穿学习。“单元主题探究”实践,成为新教材设计的一大亮点。为了充分发挥“单元主题探究”的作用,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政治组成立了:《初中思想品德单元主题探究专题研究》课题小组。进行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现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11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与此相适应,人教版《思想品德》七-九年级教材每单元的前面都设置了“单元主题探究”实践活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认为:中考又不考查“单元主题探究”,“单元主题探究”实践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干脆跳过;有的老师直接把关键词念一下,让学生画一画就了事。同时,“单元主题探究”教学属于新的内容,研究者不多且集中在大学研究生和教研员,一线老师很少。因此,可供参考借鉴的教学策略、操作模式、实施程序、指导方法等等明显缺乏。探索一套适合学生实际的“单元主题探究”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任务摆在初中政治老师面前。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过程是学生自主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但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学生的各种探究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进行的。教师科学、合理地指导,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为此,指导教师在主题探究活动过程中的实践策略及引导艺术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对主题探究活动的七年级、八年级各八个主题探究活动,九年级四个主题探究活动,共二十个主题探究活动进行科学分类,并根据各类型的主题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程序,制定合理的设计要领,探讨“单元主题探究”中的组织策划、实践探究、成果展示、成果评价的特点、策略、艺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单元主题探究”教学的设计理念研究

    1.坚持学生的自主性选择和主动探究原则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是以學生的直接体验或经验为基础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单元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探究形式、成果交流方式,将学生兴趣、需要、动机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搭建平台,促进知识技能的自主建构。要体现学生活动的主动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面向全体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指向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热爱家乡,并学会健康愉悦的、自由负责任的、智慧富有创意的生活,促进道德规范自律内化。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中学生自觉充分的怀疑、思考、批判、设问、选择、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学会“自己想办法”,提出研究范围,由学生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材料,进而按自己的想法实施研究,视线穿破坚固的“围城”,思维冲出定势的禁锢,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呈现,有力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探究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彼此的发现还能互相补充、完善、使他们知道了如何生成“结论”,实现了集体讨论,信息共享。因此,探究活动能激发他们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探索的愿望,不断创新的意识。

    4.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价值体现

    在实施“单元主题探究”活动中,学生成为实践者、探究者,教师成为学生融入主题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在动机,在活动主题的优化、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的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学生应成为全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予适度的指导。“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的专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突出教师的价值体现,是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发展”理念的具体行为。

    (二)“单元主题探究”教学设计分类研究

    “单元主题探究”教学设计因“主题”不同而有差异。从目前教材的编写来看,初中《思想品德》“单元主题探究”活动按学生学习方式分成三种类型:1)收集型,如:七年级上册:探究三《展示我们充满快乐和情趣的生活》;2)体验型,如:八年级上册探究四《怎样做诚信的人》;3)创新型:如七年级上册探究一《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

    不同类型的主题探究活动,教学设计也各有特点。对“单元主题探究”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我们根据各类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有意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说来,大致可以这样把握:

    1.“收集型”主题的教学设计

    通过查阅图书、新闻媒体、互联网、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所需资料。这种活动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及调查访问的技巧;其次要指导学生分类保存资料,以免资料遗失或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最后要引导学生从收集到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具体教学过程包括:方法指导——查阅资料——综合组编——展示交流——小结评价等环节。

    2.“体验型”主题的教学设计

    通过开展讨论、演讲、辩论、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技能,学会分享与合作。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探究“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践上表述三句话(快乐人生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我能帮你吗?’)的活动中,把自己和小组同学的不同经历与感受,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来得真切,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搞好这种活动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意境,以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主动参与交流和讨论,达到体验的目的。具体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景,切入主题——收集数据,分组讨论(辩论)——交流感悟,小结评议——课外拓展,升华主题等。

    3.“创新型”主题的教学设计

    通过调查、采访、观测等手段,了解现实问题,尝试解决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七年级上册主题探究四“共筑自我防护的堤防”,要求学生共同拟订一个调查提纲,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我们可能面对的诱惑;可能遭受的各种侵害。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归纳出几种常见的不良侵害和诱惑。搞好此类活动首先要注意典型性,选择典型的個人、单位进行调查,使调查获得的数据真实可靠,防止为了完成任务而捏造数据或材料。具体教学过程包括:把握探究起点,激发探究兴趣——思考探究材料,提出研究问题——领会课标要求,引导综合分析——小组合作探讨,提出解决思路——回馈评价小结,联系实际感悟。

    三种不同类型的主题设计各有侧重点,具体操作要领应随主题和活动方式的变化而异。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对于每一类主题探究活动,教师都应作精心的设计,在单元课堂教学前事先作好相应的任务布置,使学生能够有序地开展活动,以充分发挥“单元主题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作用。

    (四)“单元主题探究”教学程序研究

    “单元主题探究”教学过程,从组织策划一实践探究一成果展示一成果评价等方面展开。

    1.组织策划

    《思想品德》教材在单元学习一开始就把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合作性的主题探究作为项目型课题布置下来。“单元主题探究”是统领本单元各课内容和教学的核心,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对主题探究的设计进行深入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资源和条件进行统筹安排。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单元主题探究”教学在组织筹备阶段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明确目标

    活动目标既是促使师生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又引导着师生活动的方向,因而明确活动目标是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活动目标一般可分为三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2)精心设计 优化主题

    教材中每个单元提供的“主题探究”活动是宽泛的,针对性不强、生活味不浓,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指导,但不可以照搬。这是因为,教材只是根据学生的一般情况而设计主题的,无法顾及各地方、各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教材提供的“单元主题探究”指导下,针对学生实际和地方实际,对教材的单元主题进行提炼,对原主题作必要的修改,进行优化,形成一个与后续教学内容相关的、与学生亲近的、操作性强的主题。优化后的主题应该是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元知识与主题探究活动相融合,能符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具有探究价值的话题。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原主题: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优化后为:“自信之星”“乐观之星”“助人之星”三星评选。这样话题设计,使探究活动变得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生活气息,也更有可操作性,学生就乐于参与其中。

    (3)科学分组,发展个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考虑各小组成员要体现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搭配,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分成若干个探究小组。学生可以给自己的小组起自己喜欢的、有个性的组名。活动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活动方式,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实践探究

    (1)及时介入,适时指导

    “单元主题探究”活动虽然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但学生在探究的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因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而遇到困难和挫折,导致学生抱怨、泄气,甚至打退堂鼓。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关注,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并加以指导、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到学生的探究队伍中,尝试分享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引导、督促学生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探究目标;经常性地询问活动完成的情况、遇到的困难,做好心理辅导,与学生一同分析遇到的困难,热心帮助解决等。这些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莫大的支持和鼓舞,学习的自信心自然会大大增强。教师更应结合具体的探究主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给予指导,如资料的收集、辩论的举行、小报的编辑、成果的交流等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2)交流探讨 形成成果

    首先,学生根据分析整理得到的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接着,师生之间面对面,可借助网络进行协作、交流和探讨,求同存异,优势互补。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协助和配合下,把主题探究获得的有效信息整理、制作成各种形式的探究作品。

    3.成果交流

    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肯定和认可,因此,必须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成果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以成果的呈现方式而异。班徽设计、调查报告、星级评比、辩论赛、小品剧等这些需要用语言来描述、体验的动态成果,可以组织的专场展示会。以手抄报、手册汇编、图片、小制作等形式出现的静态成果,可以用宣传展览的形式在班级宣传栏里展出,或选出佳作在学校宣传橱窗、校园网、校报等多渠道展出,最好是专门为主题探究开辟一个宣传展览厅。成果交流内容应自然真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成果展示是把他们体验的结果和他人进行交流,起到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激励探索的作用。

    4.完善活动激励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题探究”是引领学生主动、积极探究的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必须对学生探究的成果作相应的评价。为保证评价客观、公平、公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评价的方式上,应由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综合评定后,以成长记录袋、奇妙的颁奖礼、奖励卡等形式呈现;(2)从评价的对象上,应避免只限于小组内负责汇报成果的少数学生,而应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等相关活动人员组成主题探究活动评委团,负责对学生的活动、实践表现做出评价;(3)从评价的内容上,不应只看成果,而应对整个探究活动过程包括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完成探究任务的情况、探究成果的质量、合作学习的情况、探究技能水平、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其中探究成果的质量、探究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考评。当然,在评价过程中应以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探究主题的积极性。

    三、初中思想品德“單元主题探究”专题研究的成果

    (一)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单元主题探究”教学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课“老师教、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倡导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带着主题自主地进行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情感和创新意识,从中学会对各种信息地搜集、分析和运用,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向着高素质、有创造性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丰富多彩的“单元主题探究”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感受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对自我、他人、社会的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了适应社会能力,养成了自我负责、积极进取的正确人生态度,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总是面临一定的任务,承担一定的角色,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可避免,这就使学生可以改变自身不良的品性,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

    (三)教师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取得一定的进步

    “单元主题探究”专题研究,教师必须大量的阅读有关文献,召开例会,进行教学设计的研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活动指导,成果评价设计。在此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也收获了更大的专业成长与进步。

    四、存在问题及有待研究问题

    (一)人力资源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十分关注,但他们往往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心满意足了。不少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让孩子轻松一下,调剂一下,不支持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缺乏家长的大力支持,学生收集材料、社会调查、制作手抄报等活动进展缓慢,影响主题探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财力资源

    由于“ 单元主题探究”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研究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

    (三)教材资源

    “单元主题探究”案例汇总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又面临使用新教材,它的推广又受到一定限制的矛盾。

    (四)课题组老师教学任务重,影响老师对课题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游淑真.有效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单元主题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

    [2]曾坚成.思想品德课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3(30).

    推荐访问:探究 关于开展 思想品德 专题研究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