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关于加强《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

    时间:2022-11-04 19:55:25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针对《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意义、目标,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为探讨高层次人才培养及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239-02

    《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是食品学科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食品科学学科的通开课程,在食品、粮油、水产品加工、保藏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熟练的实验动手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综合科研能力,为研究生进一步学习食品科学理论和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此课程及相关课程群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力支撑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因此,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工作,使其更加系统化、专门化成为国内外高校相关领域学科关注的热点,并逐步建设成为本学科的核心课程。

    一、课程建设的意义

    通过课程建设,可以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保证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相关性,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不仅是食品科学学科的主要课程,其内容和涉及的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与食品相关的科研领域,可以有效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团队成员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几乎都与微生物学内容和相关技术有密切关系,因此通过课程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科带头人、整合科研方向、培育特色学科、促进学科交叉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并催生重大科研成果,对于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和办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建设的目标

    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实验课教学效果;通过科研合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加强实验和实訓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型特色创新团队,促进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和办学能力的提升。

    三、建设内容

    1.调整课程结构。课程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元,基础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核心任务。建立食品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要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拓宽专业口径与柔性专业方向,加强基础与强调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专业品牌,力争设置出与科学研究和市场需求对接和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内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团队教师共同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合适。共同探讨学科研究进展,讲授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感受到相关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共同研究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开展学生成绩评价模式研究,改革量化评价方法,试行质性评价方法,并尝试个体化评价方法。长期以来以考试成绩这种单调的评价手段取代所有评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高层次人才开展以综述论文、独立研究设计或独立研究报告为评价依据进行研究。

    4.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以骨干教师为生力军,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军,建立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且学术水平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头与示范作用,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四、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1.立足我国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现状与世界前沿发展趋势,不断优化授课内容、课程体系。为了提升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团队教师先后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并充分听取用人单位和博士录用单位对研究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使新的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保持整体性的同时,兼顾前瞻性与动态性。结合我国和地方食品加工、食品安全问题及世界食品领域发展前沿趋势,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以便学生在毕业论文研究方案设计与完成过程中能够尽快进入角色,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发表高水平的文章。

    2.采用课程组教师分章节轮流授课的形式。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广泛,涉及多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组教师的研究方向采用分章节轮流授课的形式,不仅将微生物学知识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联系起来,将新近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而且每个教师结合自己具体的科研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环节。采用课堂讨论和换位教学的方式,促进研究生主动学习。针对学科研究方向科研需要和地方食品领域面临的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实际问题,教师凝练问题并提出问题,给研究生布置任务。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根据问题需要查阅文献,并强调至少1篇英文文献,讨论总结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和途径,并以PPT的形式做一个15—20分钟的口头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根据报告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通过主动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好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利用学院中试车间的办学条件,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实践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不仅是食品微生物系列课程相关技术应用的示范区,也是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研发基地,研究生在这些基地实习训练,对其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5.加强教学团队科研能力,科教相长提升教学水平。有计划地带动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或承担相关科研课题,特别是与教学相关性较大的研究课题,使得年轻教师在科研工作获得收获的同时在教学方面也有长进,从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上培养青年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课程组将开展经常性的学术活动,定期组织教师作学术报告或读书报告,参加各项科研基金的开题报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交流,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深造学习,提高团队素质,目前留学回国人员有4人;引导团队成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所有团队成员都参加科研项目工作,其中9人至少主持1项省级以上项目,4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人主持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有效促进了科研反哺教学。同时,注重教师全方位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每年至少有15—20人次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团队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丰富了团队成员的视野,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刘晓艳.关于学校课程建设主体的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17):2-5.

    [2]刘丽,孙际佳,杨慧荣,马静云,刘满清,谢青梅.“动物微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780-785.

    [3]黄玉茜,孙军德,李炳学,韩梅,白洪志.环境微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88.

    [4]伍国明,温海祥,曾荣,温玉辉,林丽超,董华强,黄剑波.食品微生物学优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3,40(3):522-526.

    推荐访问:微生物学 关于加强 课程建设 探索 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