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将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时间:2022-11-14 16:40:10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世界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坚实的产业作为支撑,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和兴起,给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的格局深刻调整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一)制造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

    制造业是技术最密集、产业链最长、集中度最高,也是创新活动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纵观三百年工业化发展进程,全球制造业基本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德国、日本引领的高端制造领域,一些新兴国家的中低端领域,以及资源输出国等第四个梯队还有一些依靠单一的能源、资源来发展的新兴的经济体。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发展战略,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的制造业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凭借更低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的优势,加快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资本的转移。各国争相介入新一轮国际分工争夺战,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在高端和中低端领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态势。

    从我国自身来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孕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在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有56家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11家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全球50强,通信设备制造商跻身世界前列,这是我们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的差距,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节能降耗等方面和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

    (二)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应用不断拓展,已成为当今时代创新最活跃、交叉最密集、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

    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处于跨界融合和群体突破爆发期,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潜力在不断的释放。除此以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还在不断的发展。

    二是信息网络向高速宽带、天地一体、泛在融合迈进,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形成,光纤宽带接入成为主流。

    三是围绕数字竞争力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打造网络强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的共识。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动员国家力量,围绕建立数字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国家数据战略资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体系等方面的战略部署。这些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中国制造+互联网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谁能善于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个大趋势把握住,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来进行工业的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从生产方式看,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新工业法国,包括中国制造2025,都把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既包括智能化的产品、智能化的装备,也包括用信息技术对生产流通、服务来进行管理,主要的载体是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CPS(信息物理系统)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这一系统通过集成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可以实时的感知和动态控制,使得人、机、物真正融合在一起。智能制造可以实现传统制造业无法实现的目标,最典型的就是批量化个性定制生产。

    从发展模式看,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3D打印将成为制造业发展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像打印机那样一层一层的精确的把金属、塑料熔化,层层堆积,做出来的零部件,除了减少大量能源资源消耗,减少了很多的废料以外,还能够做很精致的零部件。3D打印将来很可能成为普遍使用的制造方式。

    从创新方式看,网络协同创新将重构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过去企业要搞创新、搞研发,通常是内部的经济活动,通过招聘人才、组建团队、增加研发投入,经过几年的时间来研究攻克某一方面的技术。经过新一轮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汇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今天由于网络带来的众创、众包、众筹、线上到线下等方式,可以把全球的资源汇聚为企业的研发服务。

    从组织方式看,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成为制造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过去企业往往是金字塔的管理机构,效率很低。新一轮的发展,有一些先行的企业已经开始实行层级要少、反应要快、团队要小的扁平化管理。

    总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长期以来支撑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劳动力人口红利在弱化。新一轮的发展,我们更多的靠创新,靠结构调整,靠工程师的红利,靠技工的红利,不是简单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红利。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十三五”规划纲提出要围绕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强调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优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并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也作出系统部署。这些都对我们“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深远的影响。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三步走的第一步,也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于去年5月19日经过国务院审定正式印发后,引起国际国内社会广泛关注。“十三五”规划纲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都把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写进了文件当中。制定一个好的文件不容易,要把这个文件所确定的目标实施到位更难。所以在去年5月19日文件发布了以后,我们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把规划要变成年度的计划,把年度的计划变成具体的行动,把每一项行动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

    一是强化高端引领。高端装备作为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一直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一些小国或者新型工业化国家,之所以能够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某些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批高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比如,大型客机(C919)成功下线,北斗导航系统突破千万级用户,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创造了世界半潜式平台之最,高铁、电力已经走出国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高端装备在创新能力、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可靠性、基础配套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就是要集中资源,在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引领整个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首先要在工厂这个环节取得突破,把机器设备和机器设备之间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并通过网络联系起来汇聚信息。标准顶层设计工作已经开始,已于今年2月组建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集中力量构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积极探索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总体方案。

    三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制造,并将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与以往开展的工业节能减排不同,绿色制造是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通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来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的全面发展。当前的重点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一方面通过政策、标准、法规等手段强化企业的责任,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四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不高。未来我国制造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引导企业围绕创新设计、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融资租赁业务、智能服务新模式等,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实现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

    (二)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薄弱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夯实基础、缩小差距,促进提高制造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产品竞争力。

    一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围绕着重点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组织实施了工业强基工程,抓了一些关键的产品、技术。近期我们梳理出需要重点发展的80种关键基础材料、185项核心基础零部件、105项先进基础工艺和63项产业技术基础,并提出了重点行业“四基”发展方向和实施路线图。一年一个脚印解决基础发展的问题。

    二是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内外实践表明,在实验室产品和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解决很多的从实验室产品到企业生产产品当中的实际的问题。国外通常把这个叫“死亡峡谷”。据统计,由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各自创新活动的目的出现了严重分化,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平均水平。

    当前,作为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受到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制造2025》里头,我们计划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重点,不是解决单个企业能够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而是重点解决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问题。在实际的推进过程当中,不再按老体制、老机制去运行,而是动员行业的骨干企业投资建设创新中心。在内部的运行机制上,采用事后奖励的办法,来调动和激发内部活力和动力,改变过去科研院所体制不新、活力不够的问题。

    (三)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们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占12%左右,88%左右的工业还是传统行业。我国传统产业规模体量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把制造业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传统产业决不能忽视,改造提升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

    一是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这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好的办法,国务院决定要实施新一轮的重大技术改造工程,通过技术改造使传统行业不断的向产业的中高端迈进。

    二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去年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进行战略调整,不能破除这些就很难度过这个关口,问题积重难返,就会影响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这项工作抓好了,工业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必须痛下决心,背水一战,否则工业发展就没有出路。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正在跟发改委一起积极的研究如何化解过剩产能这项工作。

    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首先,扶植大企业方面,根据每个行业的不同特点,建立起对标的体制,组织行业的龙头企业跟世界上排名领先的企业进行对标,以此作为我们看齐的方向、看齐的标准,来不断提高,打造一批顶天立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按照中央提出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减少审批事项,来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来扶持一大批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近年来,中央作出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重大决策。在《中国制造2025》里头,我们也就制造业的发展和三大战略的布局做了有效的衔接。最近,我们还跟地方的政府商量,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当中,根据每个地方的资源条件、比较优势,实行错位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今后五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就是特别注意把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实现国际产能合作作为重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重点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来促进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当中,要贯彻落实今年1月份总书记在重庆召开座谈会发表的重要指示精神,就是长江经济带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种道路,不搞大开发,共同促进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是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新时期消费水平提高,给我们供给侧带来新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提出把品牌放在突出的位置。最近按照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部署,正在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抓紧组织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新品牌,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针对多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绿色环保的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升级的需要。同时要大力倡导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推荐访问:互联网 工业革命 催生 中国制造 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