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边疆研究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间:2022-12-21 13:20:04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编者按:今年6月,本刊在京召开了“首届管理学家与管理学院建设论坛”,引起我国管理界一致好评,为了贯彻论坛精神,本刊从即日起,将分批分期发表各管理学院院长访谈。今天发表的是对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李俊清院长访谈,以飨读者。欢迎你们对本刊访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我刊联系(010)88850629 63792251—610 岳编辑

    陈超:李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您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成果丰硕。看到您最早关于边疆民族问题的研究是2006年在《中国行政管理》发表的《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政策选择》一文。第一个问题是想了解一下,您是如何从一般性公共管理研究关注到边疆民族问题的。

    李俊清:我一开始做的是一般性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既有普遍性也有差异性。曾在西南民族大学讲“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环境”。公共管理的普遍性原理从逻辑上讲很正确,但是能不能在实践中具有有效性,关键在于能否契合实践中的管理对象。如果不契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因为公共管理更多的是抽象人类社会管理的一般原则,但问题是中国这么大,各地千差万别,行政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例如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文化因素、区域位置都不一样。我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就是民族问题,所以比较关注民族地区。

    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是服务。首先民族地区公共产品明显要短缺得多。这几年非常重视田野实践,几乎跑遍了全国边疆民族地区。深深感觉到民族地区公共产品太短缺了,2006年的文章主要就是说这个问题。“缺”是一个表象,文中列举了很多数据,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问题是缺了为什么不提供呢?说到底是民族地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动能弱,政府可动员的财力、公共资源都比较弱。民族自治地区政府面临这样的问题,有限的资源和材料都用在提供公共产品上了,但是再生能力不强,造血能力不强。当时写作的题目是“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的缺失与政策选择的困境”,后来把“困境”两个字删掉了。实际上我想说困境问题。我想这些有限的财力还是用在如何扩大地方的经济实体,让它具备更多的造血能力,对以后的发展会更好一些。

    从这篇文章开始,从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开始研究基本理论适用到民族地区的问题。后来写了一本教材《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获得了教育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等荣誉。我经常讲,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并不是一个学科,就是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实践和应用。后来曾写了一系列文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与改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这篇文章中讲了使命特殊、环境特殊、法律地位特殊等特点。还写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5期),梳理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研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划分为几个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将来应该重点研究什么问题。逐渐把这一方面的学科领域拓展了,为原来的传统政治学、行政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陈超:您是如何将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逐步适用到边疆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去的?

    李俊清: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但是整体而言,还是西北、西南、东北,靠边疆地区多一些。所以,边疆民族地区在相当部分是重叠的。中国有22?80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其中19?000多公里都是民族地区的县,边疆人口多半是少数民族。行政管理的一般原理要考虑到民族因素和边境因素,同样的问题放在内地是一个样子,放在边疆就大不一样了。

    2007年,我拿到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急机制建设研究”。刚立项不久,2 0 0 8年西藏发生“三一四”事件,2009年新疆发生“七五”事件。那时内地的危机管理还没有兴起多久,大家刚开始说风险社会,政府应急应该怎么做,边疆地区更是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边疆地区原来是把传统安全放在首位,讲敌情多,讲社情不多。后来我的课题報告提出来,要建立“大安全观”,就是说有的时候敌情和社情是交织在一起的。社情容易被敌情利用,敌情有时候以社情矛盾的形式出现,这是情况特殊。还提出我们的应急形式要建立大安全机制,边疆地区群体性事件往往掺杂了很多种其他复杂因素,因此要建立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情报共用的机制。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置了一个重大招标项目“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当时申报这个题目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年答辩完了以后,国家社科基金给这一个题目立了三个重大项目,分成“西藏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新疆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分别给了西藏社科院和新疆社科院。当时国家社科基金提出来新疆和西藏在最前线,对社会实际问题和一线资料掌握更加全面。但是,中国边疆安全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于是又立了一个“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让我立足北京,从全国共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所以我做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后来有若干项成果要报陆续被中央批了,其中部分观点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通过这些研究,越来越认识到,边疆问题研究的学科是交叉的,民族问题跟边疆问题、宗教问题会交织在一起,既有传统安全方面的问题,也有公共管理学科的问题。后来,做了一系列研究,发表的文章包括《试论民族地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7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及社会功能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与调适》(《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等。一句话,研究目标非常清楚,就是边疆民族地区。这几年中国社会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城镇化加快,少数民族流动性增强,城市民族工作成为重点,还写了《东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1期),那一年国家民委派我到珠三角做了大量调研,我给民委写了一个报告,回来写的这篇文章。近期《中国行政管理》将发表一篇我的文章——“关于推动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中的公共服务”。我们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方向往哪里走?习总书记提出来:一定要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陈超:您讲到边疆民族问题研究,立足不同区位具有不同的优势,例如新疆、西藏对当地实际问题了解更加深入,北京具有更加宏观的视野。有优势就有相对的不足。那么,不同区位研究边疆问题的局限是什么?如何克服?

    李俊清:要防止两个倾向。站在全国的角度,我经常说一句话:中国的民族地区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共和国的一部分,中国的1亿1370万少数民族,是13亿7000万共和国公民的一份子。所以,肯定有共性。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还不发达。所以,首先不要过于强调特殊性,一定要把握共性和大的宏观原则。例如,如何处理民族关系、如何把握宗教事务尺度、如何把边境管控好等问题,全国每个地方都要遵循基本原则,不能突破。

    但是,也要防止过分强调共性而忽略了每个地方的特殊性。因为,中国22?800多公里的边境线,接壤的国家14个,东南西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跟邻国关系,还是当地风土人情,都相差甚远。所以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共性而泯灭了个性。

    中国确实太大了,每个地区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国家社科基金为什么那一年同一题目立了3个项目?就是因为觉得我在北京离得远,有国际和全国眼光,但是对于区域特点的了解肯定不如当地。前几年我到喀什调研,访谈了一位官员,他说得动了感情。他说你们在北京没感觉,我在喀什离乌鲁木齐空中距离1500公里,地面距离2000多公里,离北京空中距离2800公里,地面距离4300公里。但是喀什周围500公里范围内,有4个国家的首都。可想而知,在喀什感受的外界地缘政治压力,跟在北京拿着地图看边疆,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普遍性、一致性、特殊性和区域性,听起来好像是大话,但是实践中要结合好。

    陈超:现在越来越多青年学着进入边疆民族问题研究领域,您认为青年学者研究边疆领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李俊清: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肯定比一代强。年轻人对新思路的了解,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肯定比上一代好一些。但是,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家门到学校门到机关门,实践经验不丰富,切身感受不强。

    第一,边疆研究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研究学问是要科学价值中立,但是人文社会学科,特别涉及边疆问题,有个情感和价值在里面。不是学术的冷眼旁观和价值中立,要有爱国情感和责任感、使命感。

    第二,边疆研究要有问题意识。边疆研究的学问不是像历史、哲学、数学一样间接地引领社会,边疆民族宗教都是应用性、实际性很强的学科。例如边疆学,一定是实践导向的,国家不是让你空想,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抓住问题之后,研究方法、理论一定要服务于目标。学术研究不能被形式绑架,要有使命感,要对国家方针政策负责。

    第三,边疆研究要将西方理论化为己用。中国现代以来,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都是西方来的。有的人是“食洋不化”,有的人是“化为己用”。例如,费孝通先生写的《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通篇就是用中国式话语娓娓道来。但是你知道,西方学说已经化为费老观察问题的方式了,写出来完全就是当代人类学观察问题的方式,这是化成内在了。我不是反对运用新方法,而是希望真的运用新方法得出来传统方法看不到的问题和结论。

    陳超:您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惑,即运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边疆民族问题时候,总是担心会不自觉带上西方的立场。您提出,问题不在于理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而在于首先要将理论化为己用。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我们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李俊清:这个中心的成立对于推动边疆研究特别重要。关于中国边疆,唐朝有一个流派是边塞诗,但是那个时候是文化疆域,不是民族国家,边界在哪儿并不清楚。真正研究边疆是在近代,边疆危机出现了,大家开始关注边疆。后来新中国成立了,我们除了抗美援朝、中越边境战争等,大家好像不怎么去关注边疆了,当然我们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社会转型,如何发展经济。当今天积累了一定国力,我们突然发现,中国边疆问题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了。边疆问题复杂到了跟国内民族、宗教,跟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跟边疆地区特殊的地理、地形、地貌等,边境口岸贸易等好多问题交织在一起。

    当前世界依然是以主权国家、民族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利益单位,而中国的国家利益在边疆地区是集中体现的。既然问题这么重要,学术机构一定要回应,好的学术研究一定要回应社会现实问题。

    下一步需要逐步推动边疆研究“由粗到细”。因为边疆是一个大的话题,里面很多人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同,可能没有交集。我建议,下一届中国边疆学论坛,既要有原则性的中国整个边疆研究,引起社会关注;又要有分主题的讨论,例如聚焦藏区边境或者新疆边境。这样的话大家能就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从多学科展开思考,形成思想碰撞,可能会有更好的讨论效果,也能为国家提供咨询服务。

    陈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欢迎李老师以后常来我们中心交流指导。

    访谈人:

    陈超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

    推荐访问:要有 使命感 边疆 责任感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