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桂西龙那剿匪战斗始末

    时间:2022-12-26 20:35:03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zoޛ)j馝}_yӝm:}6]4Mӟvߝ4MyO]7Ѩky主任委员。县长黄建成以及杨德桂、苏绍会、韦蔚斌任副主任委员,剿匪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组织和指挥地方军民配合人民解放军,围歼土匪。那马实行以人民解放军和县大队为主力,区中队和民兵及人民群众紧密配合,采取军事进剿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执行中共中央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待敌人充分暴露后,分路歼灭。

    1951年3月,人民解放军、县大队、区中队和民兵开始对隆山的南屏、杨圩、加福和那马的片联、高圩、妙圩、石塘、龙口等地的土匪同时进行围剿。其时,匪首黄秉踞和永淳县匪首梁泰崇合伙带领1000多名匪徒盘踞在石塘、龙口一带。部队进剿时,匪帮便往平治县的凤梧、榜圩逃窜,被解放军和该县的县大队、公安队以及民兵阻击,部分匪徒被歼,匪首黄秉踞当场被击毙。梁泰崇见势不妙,连夜带匪众退回贡川。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长江部队六支队七中队闻讯后即派第九连赶到清波,尾追土匪进龙那。土匪又折往城内村方向逃窜。人民解放军第七连在城内阻击,土匪又退进龙那。接着,解放军两个连和民兵群众在龙那把500多名土匪全部包围。采用政治宣传方法规劝土匪缴械投降,土匪拒不投降。第二天部队发动总攻,连续围攻了4天3夜,土匪大部分伤亡,余匪龟缩到山弄里的饮水池和一个岩洞里。解放军又用六○炮和小钢炮轰击。躲在岩洞里的土匪仍然顽抗。部队下令用炸药包炸开洞口。一名战士用一根竹竿把炸药包系在一端,从悬崖上吊下,“轰”的一声巨响,土匪有的被炸得粉身碎骨,有的滚爬出洞口,被解放军用机枪扫射。龙那之战共打死、打伤土匪200多人。活捉2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10挺,以及一批长短枪。

    龙那之战中,匪首梁泰崇逃脱到另一个弄场。第三天中午,他装扮成农民模样。头扎毛巾。扛着一捆柴火下山,路经城内村三丈屯时,该村老人韦村德用计诱他进村,梁泰崇见势不妙,拔出手枪对韦村德开枪。手枪出故障,韦村德幸免遭祸,梁泰崇拔腿就跑。韦村德大喊起来:“抓土匪呀!”三丈屯和外林屯的群众和民兵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梁泰崇拼命往外猛跑。武装民兵韦仕宗手持步枪追赶梁匪,开枪打中了梁匪的左大腿,梁匪当场就擒。后押回龙口交给解放军送去宾阳处决。

    ……

    如今,大化瑶族自治县的龙口村耸立着一块高大的纪念碑,那就是龙那剿匪战斗英雄纪念碑。碑文如是说:

    不怕艰苦英勇善战全歼顽匪

    人民勇士光辉功绩永垂青史

    长江部队六支队七中队队长:徐志清题

    公元1951年3月26日

    为广西人民翻身英勇奋斗的烈士及其精神名字永刻于人间!

    长江部队六支队七中队政治教导员:寒明题

    公元1951年3月26日

    纪念碑面向遥远的石塘,坐落于古老的龙口,背靠着群峰巍峨的龙那,犹如一位昂扬的历史巨人,拔剑向东方,望那战旗飘扬,风卷起马长嘶,剑刃凝寒霜,迎着美丽的太阳,消灭邪恶疯狂……

    站在纪念碑面前,穿越历史时空,寄逸思于浩渺天穹,托情怀于苍生岁月,伫立于龙口村身后巍峨起伏的龙那山,1951年龙那剿匪战斗的那场烽火硝烟仿佛历历在目……

    从龙那山区的当旗山起,歌壮山、果桃山、北城山、岜伞山几十座绵延起伏的山峰连成一脉,形如一条向着石塘飞奔的巨龙,在旧圩昂扬地抬起了头,张开大嘴向世人纳福吐祥。这便是旧圩山上的一个巨大的山洞,人们把这个山洞叫做“龙口”。多少年来,人们在这里供奉圣品,烧香祈福,使之成了当今岭南最早的“岩洞庙”之一。这就是龙口庙,也就是龙口村村名的由来。

    龙口村镶嵌在两大山脉的开阔地上。第一大山脉是北起滔滔的红水河边、南迄龙口峰对面的红道山,这一山脉巍峨而陡不可攀,绵延几公里;另一大山脉南连永州山区、北衔龙口峰,横跨在龙口村后。从龙口村通往龙那山区要经过一条深长的峡谷。这一峡谷当中有板红、岜伞、那贫、北见和北城等村屯。通往龙那山区这条峡谷的左侧有另一条峡谷经三景屯、三丈屯和外林屯往北井方向穿插,两条峡谷呈“V”字形各奔左右。往左的峡谷奔了二三公里便逐渐缩小,最后被重重大山挡住,爬山越坳,可通往等宦,逆着奔流不息的红水河进入贡川盆地:往右的峡谷直奔三四公里便被高大的鸭绒山、果桃山等崇山峻岭昂首堵住了去路,需翻越果桃山。穿越龙三垌场奔袭一二公里的羊肠小径才到达龙那山区。

    17世纪末,板红村的韦氏当了村长后,发动民团带领村民开山采石,修建了一条500多米长、5米多宽、7米多高的城墙,使巍峨的红道山与高大的龙口峰鬼斧神工般地合拢起来,又令村民在左右两峡谷的坳口中修建了营垒,布下了众兵把守。这样一来,“V”字形两条峡谷内的各个村屯便与世隔绝。成了世外桃源而终日太平了。从此,板红村也改名为太平村。也因为这一道大城墙,“V”字形两条峡谷内的村屯美其名曰“城内村”,虽然解放后这条“长城”被拆除,所有石块全都被运到几公里外去兴修皮带水库,可该村至今依然叫做城内村。

    龙口和龙那就坐落在如此一个天赋险要地带上。这里山险、洞多、路塞,古木参天,荆棘丛生,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950年,黄秉踞股匪被人民军队围剿,带领残部奔逃至龙口,看到太平村坐落在如此一个固若金汤的险要地理位置上。就勾结地痞势力,企图长期盘踞在此,与人民为敌。

    广西匪乱猖獗令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坐立不安,亲自委任叶剑英元老挂帅出征广西剿匪。经过南下部队的奋力追击,1950年底广西剿匪工作形势大好,剿匪战斗接近尾声。1950年12月为了彻底干净地消灭顽匪,党组织派遣卢少奇同志在共和山区组建游击队,改编队伍配合南下部队全歼顽匪解放那马县。卢少奇本就是共和山区人。自然是龙那山区的“老交”,很快他便找到了龙那山区的蓝桂荣、蓝彩玉、蓝锦凤和蒙世高等人。经过组建与改编,这些游击队员被编入了桂西区游击队第三大队,为那马县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秘密地安插在太平村守卫城墙的匪部里。

    1951年3月17日,奉广西剿匪总司令叶剑英“无山不进。无穴不入。干净彻底地全歼顽匪”之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长江部队第六支队第七中队的勇士们。像猛虎一样直追黄秉踞余部而至。剿匪部队兵临城下,守城的顽匪便疯狂地开机扫射。蓝桂荣、蓝彩玉、蓝锦凤和蒙世高等游击队员见时机已到,便表露身份,与人民军队里应外合,匪徒们便纷纷投降或被击毙。游击队员打开了城门,把剿匪部队迎了进来。

    由于得到游击队的配合,剿匪部队进城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右峡谷挺进。各据点、各防线的游击队员里应外合,一道道防线很快就被摧毁了,战火开始向龙那山区推进。

    剿匪部队在游击队员的带领下,很快就奔到了峡谷的尽头。正准备翻山爬坳直奔龙那山区的时候,峡口两侧的山头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交织成了层层火网。封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战士们与这些藏在深洞里的顽匪周旋了一天一夜,仍无法打开前进的道路。顽匪凭借陡峭悬崖上深幽的石洞居高临下顽抗,子弹、炮弹不会拐弯,打不着洞穴里的敌人。最后,七中队队长徐志清、参谋长臧久伦决定组织爆破。战士们砍来了竹子,架起云梯背着炸药包爬上悬崖,点燃炸药包。炸掉了一个又一个窝藏顽敌的黑洞。直到19日天黑前才把两侧面山崖上暗洞里的顽匪消灭。

    七中队参谋长臧久伦和中队长徐志清根据蓝彩玉等游击队员提供的线索分析,决定连夜摸黑进入龙那山区,潜伏在顽匪的鼻子底下,等待20日黎明全面打响龙那山区的剿匪战斗。就这样,解放军在游击队员的带领下,悄悄地潜伏下来,只等天明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20日清晨,天刚微微亮,嘹亮的军号声撕破了还在做太平梦的顽匪们的胆。从清波包抄到匪部后背的当旗山上的官兵和连夜潜伏在匪军左翼的龙排大军,与运动到敌人右翼的部队一齐攻上龙那,向顽匪开火。激战了6个多小时,顽匪被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叫娘,尸横遍地。残兵败将们只得夹着尾巴往洞穴里钻,不断朝我军放冷枪。

    当旗山半山腰有个大洞叫蝙蝠洞。其洞深又黑,又多分穴,或上或下、忽左忽右。几十个顽匪看中了它而一窝蜂钻了进去。七中队九连战士奉命攻打蝙蝠洞。战士们猛虎般地直冲洞口,往里扔了几捆手榴弹,消灭了许多顽匪,侥幸逃脱的匪徒直往各个小洞穴钻。战士们扭亮了手电筒,跳进了蝙蝠洞,端起枪猛烈扫射。跑在最前面的九连战士肖启宽发现了一个洞穴里正挤着几个匪徒,其中一个匪徒拧开了手榴弹盖、拉开了导火索正要往外甩。肖启宽顾不得多想,一个箭步猛扑进洞,死死地按住了手榴弹。“轰”的一声巨响,这位年仅18岁的湖南籍战士和敌人同归于尽了,用鲜血实现了他入党的誓言。

    24岁的潘少华看到同乡小弟肖启宽牺牲了,他不顾安危,射出了一梭梭正义的子弹,一口气扫射了好几个洞穴。打死了10多个敌人。正当他揣枪勇猛地往深洞里狠扫的时候,一颗罪恶的子弹从背后的暗洞里钻出。打在他的后心上,他向前倒了下去。

    战士们看到同伴牺牲了。仇恨的子弹射向了一个个暗洞。不到半个小时,蝙蝠洞的顽匪就被全歼了。

    战士们攻陷了一个又一个的洞穴,消灭了一群群残匪。20日中午时分,龙那山区的各大小山头所有的深穴暗洞都基本上清扫了。就剩下深泉坳还传来“轰隆隆”的枪炮声。

    龙那山区是两个相连的大垌场。这两个垌场一个叫弄排,一个叫弄那。弄那垌场的地形较弄排垌场的地形更复杂险峻。因此,残余顽匪全部往弄那垌场里钻。从弄排通往弄那,有一个宽平坳,坳口两侧危峰兀立,坳间岩层紧连。山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又一辈,却从没发现这个坳口当中有个深泉洞。这个深泉洞洞口很小,被乱石覆盖着,从来未被人发现过。深泉洞内部宽敞、结构复杂,分成横穴和竖穴。横穴宽1米多,长达20多米;竖穴宽2多米,5米以下注满了泉水,乃天然生成的一个深水泉。也不知顽匪是如何发现了它。20多个顽匪就钻进去背水一战。负隅抵抗。

    七连奉命攻打这个洞,战士们组织了上百次的火力爆破,由于岩层深厚,炮弹无法炸开洞壁,爆破均没取得成功,往里打的炮弹都在深水里炸开花了,横洞里的顽匪却安然无恙。硬攻不能取胜,七连连长王飞决定采取攻心战术。他大义凛然地站在洞口上喊话,谁知,丧心病狂的恶匪却打出了一梭子弹。这位26岁连长的鲜血染红了绿色的军装。25岁的七连副连长、共产党员李公田一个箭步赶到洞口,往里投进了一大捆手榴弹,响声虽是惊天动地,但仍无济于事。一颗罪恶的子弹飞射而出。副连长李公田也倒在连长王飞倒下的地方……

    兄弟连都赶往这个炮声“轰轰”的深泉洞坳口集结,集中数十倍更猛烈的火力轰击,洞里的火舌仍旧喷射而出。

    21岁的高副连长怒视着喷射的火舌,抱起了两个炸药包,大声喊:“进洞爆破!谁跟我来?”话音未落,23岁的伍鹤林副连长和25岁的战士侯培生各自抱起两个炸药包,挂满一身手榴弹,飞身跃了出来。“我在前!如果我不行了,你们紧跟上!”高副连长坚定地说。中队长徐志清、参谋长臧久伦紧紧地握住了3位勇士的手,说:“广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全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一阵火力轰炸后,3位勇士乘着浓烟猛冲到洞口,一溜烟跃了进去。敌人发现解放军战士进洞了,急忙用机枪封锁。与此同时,一颗手榴弹已从高副连长的手中飞了出去,炸哑了敌机枪,炸飞了几个顽匪,但高副连长也身中数弹倒下深水当中。随后而至的伍副连长往横洞猛甩了一捆手榴弹,刚乘着火花跃进了七八米,敌人的机枪又响起来了。伍副连长身上弹洞累累,但他顽强地托起炸药包。拼尽全身力气向几米开外的敌人投掷去,“轰”的一声巨响,七八个匪徒被炸成了肉酱。奋勇而至的战士侯培生连滚带跃地飞奔到洞的尽头。猛拉开两个炸药包的导火索,扑向了顽抗的敌群……3位勇士用年轻的宝贵生命消灭了深泉洞里的顽匪,让龙那剿匪战斗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在龙那剿匪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长江部队牺牲了7位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的英名被镌刻于龙口村的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并永远载入史册。而长江部队参战官兵在龙那剿匪战斗结束后清场时,又不辞艰辛地用炸药炸掉覆盖在深泉洞口上的岩石,炸开岩层,打开缺口,让深泉洞露出容颜,为龙那人民建造了一口终年流之不歇的深水泉,改变了龙那山区百姓一直以来,只能靠翻山越岭到红水河打水饮用的古老历史。

    龙那人民把解放军为他们开挖的深水泉命名为“大军泉”。几十年过去了,“大军泉”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永不枯竭的甜美乳汁,源源不断地哺育着自强不息的龙那儿女。

    推荐访问:剿匪 始末 桂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