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先秦《老子》文本的演变

    时间:2022-12-31 20:35:42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郭店楚简《老子》文本包含有今本《老子》共三十一章的内容,《庄子》一书涉及今本《老子》共十六章的内容,《韩非子》一书引用了今本《老子》共二十五章的内容,再加上《吕氏春秋》《荀子》《战国策》等著作对《老子》的引文,说明今本《老子》一书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至少已具有了其中六十四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在这六十四章中,只有三十八章是完整或基本完整的《老子》某章内容,且它们全都出于郭店楚简《老子》和《韩非子》引《老子》,其他先秦诸书所引《老子》则属只言片语或概述大意。这又说明,到《韩非子》成书时为止,《老子》一书实际只有三十八章完全具有了今本《老子》的文本形态。今本《老子》的最后定型,应该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统一思想由丞相李斯主持完成的。

    关键词:《老子》;《韩非子》;文本形态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0-0107-12

    马王堆帛书《老子》和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虽然将《老子》文本出现的年代推进到了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以前,但因为郭店楚简《老子》仅为后世所见五千言《老子》的约五分之二的篇幅,且不能确定它是属于《老子》“完本”还是“节抄本”,因此也就很难确定郭店《老子》之后五千言《老子》“定本”的形成时间。

    对于这一问题,现代中外学者都曾从先秦著作对《老子》引用的角度做过很多探索,但由于先秦著作如《文子》《鬻子》《亢仓(桑)子》《列子》等,其本身的成书年代即存在许多疑问,故学界主要集中于通过对《庄子》《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战国策》等能确定产生于先秦的著作对《老子》的引用来探讨。如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曾通过《吕氏春秋》与《老子》的比较,得出了“当战国之末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①的结论。郭店楚简《老子》出土之后,日本学者谷中信一在比较郭店楚简《老子》与马王堆帛书五千言《老子》之后,认为郭店楚简《老子》表明“在公元前300年前后,(《老子》)还处于形成的途中”,五千言《老子》的很多内容,“应该看作是在郭店《老子》之后”,有人“用改写”的方式“新加进《老子》之中的思想要素”。②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以《韩非子》为主的战国著作所引《老子》的进一步研究,从词语、句式、篇章结构及其意义单元等文本形态诸要素方面,对战国后期《老子》文本的演变和形成做出更清晰的描述。

    一、郭店楚简《老子》的文本形态

    为更好地梳理战国时期《老子》文本的形成,我们先从考察产生于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00年)的郭店楚简《老子》开始。学术界研究郭店楚简《老子》之后发现:郭店楚简《老子》文本共涉及今本《老子》的第2章、第5章、第9章、第13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5章、第30章、第31章、第32章、第35章、第37章、第40章、第41章、第44章、第45章、第46章、第48章、第52章、第54章、第55章、第56章、第57章、第59章、第63章、第64章、第66章共三十一章的内容;其中今本第2章、第9章、第13章、第15章、第17章、第18章、第25章、第32章、第35章、第37章、第40章、第41章、第44章、第45章、第54章、第55章、第56章、第57章、第59章的内容,简文除个别文句或少数文字有异外,其他完全相同。另外,第64章的内容在简文中虽被分开抄写于第10、11、12简和第25、26简上,但它们合起来即是今本第64章的完整内容,且文字亦基本相同。

    郭店楚简《老子》与今本《老子》在文本内容上的主要差异,是简文的第46章仅有“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数句;第30章前段文句及句序不同,又无末尾三句;第5章后半和第16章“万物方作,吾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数句,合抄于第23、24简,且简文中不见两章的其他内容;第20章仅有开头“绝学无忧”至“不可不畏”数句,无其他内容;第31章无开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惑之,故有道者不处”数句;第48章仅有前半段“为学日益”至“亡(无)为而亡(无)不为”数句,无下半段“取天下常无事,及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52章仅有“塞其兑”至“终身不救”数句,无前后其他内容;第63章仅有开头“为亡(无)为,事亡(无)事,未(味)亡(无)未(味)。大少之多惕(易)必多难”和末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数句,无中间一大段文字。另外,第64章“为之者败之”至该章末尾被重抄写一遍,且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一句,以至学者常由此而怀疑郭店楚简《老子》应属于“节抄本”,并非“完本”。

    二、《庄子》书中所引《老子》

    今本《庄子》一书中引用《老子》文句最多的,应是《庄子·胠箧》《知北游》及《天下》三篇。《庄子·胠箧》曰: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庄子·胠箧》一篇,《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已明确指为庄子所作。现在又有人以该篇中的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当为“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在位时期内著述的”③;但更多学者则倾向于《庄子》一书乃“庄子学派”的丛书,《胠箧》应为庄子弟子或后学所作。《胠箧》中的这些文字,见于今本《老子》且有“故曰”提示的地方有两处:一是“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属今本《老子》第36章末尾两句;二是“大巧若拙”一句,在今本《老子》第45章中。由于《庄子·胠箧》对《老子》这两章的引用只是摘引,而不是逐章逐句解说式的完整引用(而今本《老子》第45章的内容在郭店楚简《老子》乙组中已完整出现),故似可以肯定《老子》中的第36章和第45章在战国后期当已有如今本的文本形态,但可能存在异本。除此之外,《胠箧》此段文字中的“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和“攘弃仁义”云云,其对“仁义圣智”的否定,与今本《老子》第19章文字虽并不完全相同,但其“绝弃”“攘弃”之旨则无异(其中的“玄同”说又见于《老子》第56章),而今本《老子》第19章和第56章的内容又完整地见于郭店楚简《老子》之中,这说明今本《老子》第19章、第36章、第45章、第56章共四章內容,在《庄子·胠箧》成篇之时即已形成,但不能排除有与今本《老子》的文本形态存在差异的异本存在。

    推荐访问:先秦 演变 老子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