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三秦大地上的科技摇篮

    时间:2023-01-01 18:50:18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电子工程学院大四的学生康策最近总是去新校区图书馆一楼上自习,因为他很喜欢那里的环境:斑驳厚实的原木桌子、铁腿木板的旧式椅子、蒙尘泛黄的电子信息教材以及放在玻璃橱里被磨得发亮的打字机——如同建国初期的大学阅览室。午后阳光洒下,所有的物件都罩上了一层暖色,康策低头看着桌角贴着的陈旧标签,小声读出蓝墨水写的小楷:西北工程电讯学院。这正是他的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为“西电”)的前身。

    曾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市如今持续着往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城墙高耸,钟、鼓二楼遥相呼应。拦一辆出租车,跟摇头哼唱秦腔的司机说一句:“到西电。”那司机十有八九会在车上乐呵呵地给你讲述它的传奇历史:它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它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成为当时红军抗战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唯一一所参加过长征的技术院校,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时的广播系统就是由这所学校的师生搭建的……而那句广为流传的“北有哈军工、西有西军电”肯定也是司机最喜欢和你唠叨的。

    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老校区,马路两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正对着的便是一座仿前苏联所建的飞机型建筑——这里是孕育中国电子通信领域人才的摇篮,而一转眼,它已有80年的历史了。80年,这所校园里走出了百余位共和国将军,走出了保铮、王越等两院院士,走出了像联想总裁柳传志、中国移动总工程师李默芳一样的商界领袖,也有像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一样的文坛大师,更走出了15万余电子通信人才。西电,一直穿戴整齐地守在中国西部,为中国建设输送着新鲜血液,也记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漫漫车辙。

    “西电的专业比学校更有名气。”西电的招办主任毛立强自豪地说。提起西电的电子与信息学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多年的积累,让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和优势。如何证明?先来数数西电创造的“第一”: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这些都是西电学术尖端创造的成果。

    在学术成果的应用上,西电先后与西安高新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地区、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近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也加入了与西电进行校企合作的行列,意味着企业与高校的创新资源将得以重新整合应用,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需求将得以更进一步发展,西电在三秦大地上也迎来了新的活力与责任。当西电研制出的图像压缩技术应用在嫦娥一号、二号上时,当西电校友杨宏所主持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时,这所学校沉淀近百年的力量正在逐步展现。伴随着西咸新区的成形与西安建立国际化大都市脚步的逐渐加快,西电以其学科优势为这座千年古都的涅槃带来了强大的人才与知识储备。

    如果说西电老校区象征着八十年的红色历史,那么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的新校区则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未来——这座占地三千亩的校园南邻终南山北邻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古一新昭示着它连通历史未来的巧妙地位。初冬清晨,登上西电新校区的钟楼,眺望远处如黛青山,阳光驱散了氤氲薄雾,也照亮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那逐渐清晰的未来。

    推荐访问:西安 摇篮 大地上 电子科技大学 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