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浅谈晋北“踢鼓秧歌”文化艺术

    时间:2023-01-03 08:50:37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踢鼓秧歌起源于晋北地区,因表演者于手腕系鼓,舞蹈中用脚踢鼓而得名。它在山西地区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在民间表演活动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踢鼓秧歌的文化内涵,发展历史,传承与保护几方面论述了晋北踢鼓秧歌的传承现状及未来发展,意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从而使晋北踢鼓秧歌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让更多人可以接受并喜爱。

    关键词:晋北舞蹈;踢鼓秧歌;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2-0164-01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士的重视。对此,为了保证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我国应该开展专业的调查研究,各地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山西,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下面就以晋北踢鼓秧歌为例,探讨我们应如何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踢鼓秧歌的起源

    踢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晋北地区,它的表演者会在手腕上系一个小鼓,在跳舞的过程中不断用脚踢小鼓,因此,这种舞蹈也可以叫做“地滩子”、“土滩秧歌”、“踢鼓子”。晋北地区的人们在表演踢鼓秧歌的时候喜欢将水浒传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里的人物融入进来,使得踢鼓秧歌能够具有其他秧歌所不具备的文化特色。在山西地区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晋北秧歌一直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在民间表演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踢鼓秧歌是一种有特色的艺术,它将拳术、舞蹈、戏曲融为一体,起源于宋末,一直持续到元明,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解放后发展到了高潮,其内容大多反应的是梁山泊好汉的英雄事迹

    二、踢鼓秧歌的民俗文化

    踢鼓秧歌是以朔州当地的传统民俗为基点产生发展起来的,说到民俗,民俗是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比之地方戏剧,民俗作为一种发生更早、涵盖更广的文化形态,必然会给戏剧以包裹性的侵染。”自古以来,朔州就是一个有着丰富民俗活动的地区,在当地,祭祀、拜神、庙会、杂耍等活动备受推崇与欢迎,为其他民俗活动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踢鼓秧歌正是在这样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影响下,才能逐步形成和完善。

    在踢鼓秧歌发展的早期,演绎的情节大多是歌颂梁山泊好汉的。宋代末年,太祖洪拳在山西的民间比较流行,由于朔州是以前的古战场,地处要塞,因此当地人民大多爱好习武。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便产生了踢鼓秧歌。在踢鼓秧歌中,男主一般叫“踢鼓子”,他的动作主要是亮势飞脚,要表现得风姿挺拔、矫健有力;女角一般叫“拉花”,动作以扭步跌籽儿为主,要表现得灵动轻巧。在踢鼓秧歌的表演过程中,男女比例要对等,人物最少可以是两人,最多可以是108人,都是采用水浒人物的扮相。踢鼓秧歌是一种有特色的艺术,它将拳术、舞蹈、戏剧融为一体,有老生、须生、武生、小生、花脸、青衣、花旦、彩丑、小旦、武旦等行当。

    三、踢鼓秧歌的表演形式

    踢鼓秧歌总共有100多种表演形式,可以归为三类,分别是小场子、大场子以及过街场,不同的场子的演出人物数量不同,能够演绎的内容也不同。踢鼓秧歌在朔州特别常见,拉花

    左手拿着扇子,右手拿着彩色的纱巾,舞姿形式多变。有时还和观众互动。大小场子通过人数的多少而区分,大场子人数一般不低于十六人,有时甚至达到六十四人,主要在山区比较盛行。表演时,经常以两个踢鼓引路,每一个踢鼓后面,跟着一个拉花。一般队形多为“一”字形,但是还有其他形式,比如两纵队或四纵队相并而行。(如图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些艺人发挥联想创造能力,逐渐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白骨精”等人物元素加进踢鼓秧歌里,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的人物造型。此外,在人物的造型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于之前配饰现在看起来影响美观,例如丑角耳朵上挂红辣椒、手里拿扫帚等,因此改为在人物脸上化彩妆等。

    四、踢鼓秧歌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越来越丰富,踢鼓秧歌的发展也有着不断的进步,踢鼓秧歌《落帽》曾多次荣获陕西省民间艺术比赛的大奖,在连续几年的山西省广场文化艺术节上,大型踢鼓秧歌《满天星》、《庆小康》也是连连获奖、好评如潮。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张元业是朔州曾经最著名的踢鼓秧歌艺人张真的后人,艺名叫“元顺旦”,因为他的演技非常出色,所以当地流传着一句“看一看元顺旦、能三天不吃饭”的顺口溜。然而,现在这个老者却对踢鼓秧歌的传承表现出了浓重的担忧,因为他发现,在当前这种快餐式的市场经济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作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踢鼓秧歌的传承发展如今面临着许多挑战。

    晋北踢鼓秧歌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它已经上升为一种民族文化。它的存在是晋北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历代艺人的智慧结晶,是偏居一方的民族精神,是岁月沉淀后的文化底蕴,我们在欣赏其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多的要思考如何将这块文化瑰宝更好发扬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03).

    [3]赵娟.山西民间舞蹈概述[J].运城学院学报,2006(3):102-104.

    [4]吴红叶.民俗事象中的民族舞蹈[J].福建艺术,2002(04):37.

    推荐访问:秧歌 浅谈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