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4篇

    时间:2022-09-22 14:00:03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4篇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2018年第猿期总第圆怨园期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王宁静(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摘要院习近平民族工作理论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4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4篇

    篇一: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18 年第 猿 期 总第 圆怨园 期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王宁静(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院习近平民族工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袁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袁赋予民族工作野生命线冶的特殊地位袁坚持民族工作野人本化冶的价值理念袁运用民族工作野石榴籽冶的通俗表达袁提出民族工作野科学化冶的行动方案袁形成了系统全面的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遥关 键 词院习近平曰新时代曰民族工作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84-(2018)03-00员愿-0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和睦相处,协同发展。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民族工作,强调加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顺利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充分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结合国内外发展实际,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理论。从战略高度、理念依靠、表达方式和行动方案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一、赋予民族工作“生命线”的特殊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赋予了民族工作“生命线”的重要地位。他曾指出:

     “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 党的十八大以来,赋予了民族工作以特殊地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是习近平民族工作理论的一个重大的创新论断,把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比喻成“生命线”,就是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只有民族团结,才有人民幸福生活,把民族工作与生命结合在一起,与人民群众的美好未来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赋予民族工作特殊的地位。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上对于民族工作的重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如果民族分裂,国家必然会走向衰败。过去几年的分裂事件表明,任何一次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将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作者简介院王宁静渊1993- 冤袁女袁汉族袁山东莱阳人袁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硕士研究生遥 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遥理·论·探·索018

     破坏国家的安定,带来血的教训。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各族人民团结向上是国家蓬勃发展的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历史也将继续证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前提和保证,所以我们应继续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的独特地位,从战略高度做好民族工作,让各民族的团结奋进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支撑力量。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已经迈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大局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民族工作与大局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同时,民族工作也与改革、发展、稳定息息相关,所以必须把民族工作与以上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工作的发展。首先,民族地区必须稳定,只有稳定的状态,才能稳固好发展的根基,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进而促进更好地发展。其次,民族地区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高水平的发展,从而促使国家的发展。发展是永恒的物质前提,是永恒的基本保障。因此,不仅要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快步伐,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民族工作,抓稳大局,巩固好“生命线”。二、坚持民族工作“人本化”的价值理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切工作的范畴自然包含民族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工作时一向坚持以人为本,无论从政策制定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都坚持了“人本化”的价值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政策的源头,要想使党的民族政策更加稳固,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好地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民族政策。党和国家的态度表明了坚持民族政策的鲜明立场,也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深刻内涵,是我们解决当今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了少数民族更多的自治权,有利于民族地区结合实际更好地发展本民族,更好地处理本民族工作,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时坚持的准则,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坚持,永远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以不同民族人民的利益为工作准则,坚决拥护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人本化”的理念,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这成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民族工作理念。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

     “西海固曾经‘苦瘠甲天下’,看着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很高兴。”宁夏西海固地区是国家集中连片的特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牵挂的地方之一。习总书记视察宁夏的一言一行,深刻体现出对于人民群众的牵挂,体现出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本化”的工作理念。三、运用民族工作“通俗化”的语言表达民族工作是政治性的工作,它的严肃性和敏感性毋庸置疑。面对 56 个民族的人民,党和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尤其是表述民族工作的时候,只王宁静荫 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019

     2018 年第 猿 期 总第 圆怨园 期有将政治用语贴近百姓的生活,平民化地表达出来,才更有利于人民的理解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4] 习近平总书记以“石榴籽”这一准确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依靠,团结相连的亲密关系和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状态。同时,这一形象生动的表达不仅有利于大众的理解,更加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大众化传播,使其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除了运用“石榴籽”的通俗表达,习近平总书记还运用“一个都不能少”表述对于各个民族人民的关切。“一个都不能少”深刻而又形象地反映了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更表现出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缘] 习总书记接地气的表达温暖人心,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尤其赢得了落后地区人们的尊重,增强了当地人的生活积极性。真正把话说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儿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今天,总书记的话一语中的,直奔主体,鼓舞人心,更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曾经指出, “宁夏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在全国是好的”, “我希望你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习总书记用人尽皆知的例子比喻政治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温暖人心,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人文关怀。列宁说过: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苑] 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大道理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大众都能接受的语言把真理的逻辑和内容表达的通俗易懂,使真理更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把国家的政策措施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拉近了人民群众与党中央的距离,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从贴近民众的表达,到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的工作路线,都体现出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制定政策时只有从大局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更有利于政策的实施,促使政策开花结果。四、提出民族工作“科学化”的行动方案处理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行动方案。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发展的经验,针对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科学化的行动方案。“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愿]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才、资金等各种资源短缺,使得民族地区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民族地区的方案。同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有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提出真正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方案。在庄严的承诺下,必须全面系统地安排民族工作,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使民族地区的发展大踏步赶上国家总体发展的步伐。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的提出,真正结合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增强了民族地区人民的信心,同时,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共同的文化认同作为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纽带,党和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一直注重发展各民族的文化,致力于解决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处理民族工作,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重视保护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培养不同民族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这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理·论·探·索020

     王宁静荫 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体意识,有利于筑牢不同民族共同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好地发展。中国共产党一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族地区情况复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实际,发展水平不均衡。因此,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制定科学化的行动方案。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指出:

     “扶贫要实事求是,要精准扶贫。”这是“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次提出。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针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要更加准确,对症下药,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做到真脱贫,脱真贫。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在银川举办高规格会议—— — 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向决战扶贫发出了总攻令,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总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宁夏地区的发展,深刻洞察宁夏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前景,精辟阐释了关乎宁夏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为宁夏未来勾画了美好蓝图。对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把握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跨越式发展” “精准扶贫”等方案,并且注重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注重增强民族认同感。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最大限度地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为民族地区提出更加合理的行动方案。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不同民族发展的现状,从确立地位、理念支撑到接地气的表达和科学化的行动方案,都展示了习近平同志深入实际的科学的指导民族工作的思想理念,这一系列的措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对于民族工作的伟大贡献。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也应该比任何时候都重视我国的民族工作。只有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贯彻实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体措施和方案,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_______________参考文献[1][3][8]习近平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援人民日报,2014(园9)援[2]习近平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援人民日报,2017(10)援[4]习近平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援人民日报,201源(园5)援[5][6]李斌,李自良援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N]援人民日报,2015(园1)援[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援列宁全集:第 36 卷[M]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8援(责任编辑 邓 娜)021

     2018 年第 猿 期 总第 圆怨园 期《民族艺林》征稿启事《民族艺林》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主管、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主办的文化艺术理论学术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5 年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4-1011/J,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3-2584。《民族艺林》立足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侧重西北地域文化及民族艺术理论研究,设有理论探索、民族文化、艺术博览、田野调查、艺术交流等栏目,重点刊发具有原创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投稿。来稿要求选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翔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文稿一般不超过8000 字,标题为中文和英文,附有摘要和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以及联系方式。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编辑部邮箱:mzylbjb@163.com电话:0951-6024301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文化东街 59 号邮编:750004《民族艺林》编辑部On Xi Jinping’s Theory of National Work in the New EraWang NingjingAbstract: Xi Jinping’s thought of national work wa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snation...

    篇二: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古 大 学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 学版)1 0 9 9年 第 1 期新 民 主 主 义 革命 时 期 中 国 共产 党的民 族 理 论 与 民 族 政 策 的 发 展明 月(内蒙古 大 学马列 主义 教学 部)中 国 共 产党在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期的 民族 理 论与政 策.同其 它 革 命 理 论 一 样.经 历 了 长期的实 践 与 探 索。建党初期提出的 民 族 白决 主 张,既 起到 了 唤 醒 少 数 民 族 觉 醒 的 作 用.也 反 映 了 简 单 效 仿 苏联 的 情 况.第二 次国 内革 命 战 争 时 期.对 民 族问题的认 识 日 益深 刻,提 出 民 族 自 决 包括独 立、联 邦、区 域 自 治 三 种形 式。抗战时期.根 据形势 的 发 展 变 化,号 召 各 民 族团 结 一 致,反 对分 裂,基本上 放弃有 分 离 权 的 联 邦制,而 主 张并实 行 民 族 区域 自 洽。解 放 战 争 时 期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的 建立从 理 论 和 实 践上最 终 确 立民 族 区 域 自 治为 解 决 我 国 民 族 问题 的 基 木政 策 和 政 治 制度。主张 各 民族 一律平等,反 对 民 族 歧视和 民 族 压迫,是 马克思 主 义 民 族理 论 的 基 本 原则,也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处 理 我 国 民 族问 题 的基 本 原 则。我 国 是一 个 多 民 族 国 家,解 决 国 内 民 族 问题是中 国 革 命 的重 要任务 之一。巾国 共 产党为推翻 民族压 迫 制 度,正 确解 决 我 国 民 族问 题,在领 导 新 民主 主 义 革 命 的 整个 历史时 期,把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 理 论运用于 我 国 革 命 和 民 族 问题 的具 体 实 际,最 终确 立 了民 族 区 域 自 治 这 一 适 合 我 国国 情 的,解 决 民 族 问题的 基 本政策和 重 要政治制 度。中 国 共 产党在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对 我 国 民 族 问题 的 认 识 及 其 理 论与政 策 的 逐 步 完善,同其 他 一 系列 革命 理 论一 样,都根 据 我国 的 实际 和 革 命 形势、革 命 总 任务 的 客 观 要 求,经 历 了 长 期 的 实 践与 探 索过 程。对 于 这 个 问题,迄今 已 有 不少同志 进行了研 究,取 得 了一定的 成 果。但 有 的 观点 尚存 在 偏 颇 之 处。主 要表 现在 两 个 方 面。一是 有一的观 点认 为,中国共 产党 在 民主 革命时 期 各个 阶段 中 提出 的民 族理 论 与 政 策,无 论 从 理 论 上还 是 实 践.仁 都 是正 确 的和 完 备 的。这 种观 点 没 有 看到 中国 共产党对 民族 问题 的 长 期探 索和 逐 步完 善 过 程,不 符 合 历史 事实。另一 种 观 点 则认为,中共 六届六 中 全 会提出 的 民 族 区 域 自 治政策 是 正 确 的,而在此之 前 所 主张 的 民族 自 决 权、联 邦 制,完 全不 适合 我 国 国 情。这 种观点 没 有 注意 到 我 国 革 命 的不同 阶 段 的 特点和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的形 势,也 不 符 合 历史 事实。为此,笔 者 就 中 国共 产 党 的 民族理论 与 政策 的 形 成、发 展问 题,提 出 个 人 意 见。

     中 国 共产党 建 党初 期,我 国 正处于 军阀 把持 和 割 据 的 局面。帝 国 主 义列强 利 用 封 建 军阀,造 成军阀势 力 之 下 有 名 无 实 的 统 一 政 府,以 此 作 为 他 们 统 治 中国 的 工具。被各 个帝 国 主义 操 纵的 各 派军 阀 则在割 据 式 的 联 省自治 和 武 力 统 一全国 的 口 号下,谋 求 帝 国 主 义 列强 的 支持,彼 此 混战不 已。而 处于 边疆 的 蒙 古、西 藏、新疆 等 少 数 民 族聚居 区,由 于 长 期 的 历史 原因,经 济 远远 落 后 于 内 地,还 基 本 上 停 滞在 粗 放 的 游 牧 与农 耕经 济 状 态 之中。在 这 种 形 势 下,19 2 2 年 7月中 国共 产党 第二次全国 代 表 大 会 宣 言 认 为:如 果 将 少 数 民 族“强 其 统 一 于 中 国 本 部 还 不能 统 一 的 武 人 政 治之下,结 果 只 有扩大 军阀 的 地 盘,阻 碍蒙 古 等民 族自 决自 治的进 步,并 且对 于 本部 人 民 没 有 丝 毫 利益 ”,因 此应该“依经 济 不 同 的 原则,一 方 面 免 除军 阀 势 力 的 膨 胀,一 方 面又 尊 重边疆 人民 的 自 主,促 成 蒙 古、西藏、回 疆三 自 治邦,再联 合成 立 中 华 联 邦 共 和 国,才 是真正 民主主 义 的 统一。”① 这 就是说,统一 中 国本 部与 建 立少 数 民 族自 治 邦 的 斗争 并 行,在 斗争 胜 利 之后,再实 行全国范围联邦式 的大 一统。192 3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 第 三 次 全 国代表 大会 通过 的 《 中 国 共产 党 党 纲 草案 》 又进 一 步提 出尊 重 少 数 民 族 的 自 决 权 问 题:“西 藏、蒙 古、新疆、青 海 和 中 国 本部 发 生 关 系 由 各 该 地民 族自决。”②中 国共产党 第 二次 全 国 代表 大 会 宣 言 和 第 三 次 全 国 代 表大 会 党纲草案反映 出,中 国 共产党 建立 伊始,就 坚 持 了 与 剥削 阶 级根 本 对立的 民 族观,明确表 示 承认 少 数 民 族 的 自决权。这充 分 体现 了 中 国 共产党 对 民 族 压迫 的 最 彻 底 的 反 对,体现 了与 历代 反动统治 者 的 鲜明 区 别。在 当时 的 历史条 件 和 政 治 背景 下,运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理 论,强调 民 族自 决 权,无疑对 促进我 国 少 数 民 族 的 觉 醒 有 着重 要 的 意 义。中国共 产 党 的早 期 民 族政 策第 一次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民 族理 论引 人 我 国政 治 生 活,给 各 族 人民 提供 了 摆 脱 民 族 压迫 的 崭 新道路。这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运用马 克 思主 义 民 族理论解 决我 国 革命中 的 民 族问题 的 尝试,是 一 个成 功 的 开 端,具 有 重 要 的历 史 意 义。中 国共 产党在建 党 初期 提 出 以 联 邦 制 解 决我 国 的 民族 问题,主 要 是 针 对 军 阀 割 据 和 我 国少 数 民 族 的 情 况,同 时 也 由于 受 到 苏 联 的 影 响.苏 联 也 是 一个多 民族 国 家,在 沙 俄时 期,备民族遭 受 深 重 的民 族 压 迫。1 9 1 7 年二 月 革 命后,沙 皇 统 治土 崩 瓦 解,许多 民 族 实 际 上 已 经 处于 分 离 状 态,在 边疆地区 成 立 了不 少资 产阶 级 民 族 小 国。为使俄 国 各 民 族 重 新 统 一起来,以列 宁 为 首 的 布 尔 什 维 克 党 坚 持 民族 自决权,提 出“所 谓 民族 自 决,就是 民 族 脱离 异族 集 体 的国家 分 高 就 是 成立独立 的民 族 国家”③,紧接 着在 十 月革命 后 各 边疆 地 区 建 立 革 命 政权 的基 础 上,根 据 民 族 自 决 权 的 原 则,实行 联 邦 制,成立 了苏 维 埃 社会 主 义联 盟。实 践证明 联邦制是“把 俄 国 各 民 族 最 牢 固 地联合成 一 个 统一 的、民 主的 和 集 中 的 苏 维 埃 国 家 的最 可 靠 的步①《 中 国 共 产 党第 二 次 全 国大 会 宣 言 》,《中国现代史教 学 参考 资 料》,第 二集,第 3 3 页。②《中 国共产 党第二次 至 第六次 全 国 代表 大 会 文件 汇 编》,第 5 6 页。③《 列宁 选 集 》,第 二 卷,第 二 版;第 5 0 9 页。

     骤。”① 在十 月 革 命 影 响 下 刚刚 建 立 起来 的 中 国共 产党,学 习 苏 联 的 经验,同 样 提 出 用民 族自 决和 联 邦制 来 解 决我国的 民族问 题,这在 当 时 条件 下 是 自 然 的 事情。列 宁 在当时历 史 条 件 下,把 民 族 自决 权解 释 为 民 族 自由 分 离 权,主 要 是 针 对苏 联 的 国情而言 的。联 邦 国家 的苏 联“每一 共 和 国 均 有自 由 退 出联 盟 之 权”( ( (苏 联 宪 法 》 ),这 个 理 论与 政策固 然 促进 了苏 联 的统 一,但 它是 基 于 苏联 的 具体国 情 的,并 非 适 用 于 一 切 国 度。因 为从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长 远 利益来看,单 一 自治制 的 集 中 统 一 国家 更适 应社会 化 大生 产 的 需 要,有利 于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各 民 族 的团 结 合作。因 此,在 苏 联实行联邦 制 的 同 时,列 宁 又严 肃指出: “当然,马 克 思 主 义 者 是反对 联邦 制和分权制 的,在 其 他 条件相 同 的 情 况 下,觉悟 的 无产 阶 级 总 是 坚 持 建 立 更 大 的国家”②, “联 邦 制 共 和 国 是 一 种 例 外 ”③。显 然,列 宁 主张 运 用民 族 自决权和联邦 制来 解决 民族问 题,决 不 是 要把, 一 个原 来集 中 统 一 的 大 国 人 为 地 分 离 成 几个 小 国,而 是 要针对 民 族 问题 的 具 休情 况,从根 本 上贯 彻 和实现 马 克 思主 义 的民 族 平 等 原则。所 以 马克思 主 义 者 运 用民 族自 决权 的 核 心 就是要 实 现民族 平等原 则,采取 的 具体 形 式则应 当 根 据 本 国 的 国 情 和 民 族 问题 的 实 际 情 况 而 定。我国 的 国 情 和 民 族 问 题,与 苏联 很 不 相 同。我 国 少数 民 族 只 占全国 人 口 的 百 分 之 几,而汉 族占 全国 人 口 的 百 分 之 九十 以上。民 族分 布 的 特 点是,各 民 族 大 杂居,小 聚 居,交 错 居住,即 各 民 族 都 有 大 小 不 等 的 聚 居区,同时汉族 与少 数 民 族 之 间,各少 数 民 族 之 间 相 互 杂 居。汉 族主 要 居住 内 地、东南 沿 海和 松 辽 平原,在各 少 数 民 族地 区 也 都 有 一 定 数 量 的 汉族居住,甚 至在一些少 数 民 族地 区,如 内蒙、宁夏、广 西 等 地,汉族人 口 还 占 多 数。各 少 数 民 族 主 要 居 住在边 疆地 区,但在 内 地、东 南 沿 海 和 松 辽 平 原 的 汉族地 区 也 有 人 口 不 等 的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区,并. 巨 还 有一千 多 万 少数 民 族 杂居 和 散 居 在全国城 乡各 地。在 长 期 的 历 史过 程 中,汉 族与少 数 民族在 政 治、经济、文 化各 方 面 密 切 联 系,互 相 影 响,形 成 了 相 依 为 命,不 可 分 割 的 关 系。历史上各 民 族之 间 虽 然 也 曾多次 出 现过 纷 争离 乱 的 局 面,但 那 只 是 相 对 短暂 的现 象,而 统 一始 终是 我国 历史 发 展的主 流,全国 大一统 的 清 王 朝就 是这 一发 展 的 结果。我 国 几千 年 的 历史,是各族人 民 共 同 缔造 的 历史,是 各 族 人民 相 互 往 来和 相 互 合 作 的 历 史。所 以 从 历史上 看,我国 各 民族之 间 的凝聚 力 远远 大 于 分离倾 向,巩 固 的 统 一 是 历史发 展 的 必然趋 势。近 代 以 后,我 国各民族 同 时 遭受 帝国 主 义 列 强 的侵 略 和 压 迫,帝 国 主 义者时刻 都在策 划 瓜分 中 国 的阴 谋。在这种 情 况下,强调 民 族的 自 由 分 离 权,很 可 能 会 被 帝 国 主 义者 利 用来 作为 他 们实现 瓜 分 中国 的手 段。例如,1 9 1 2 年 英国侵略者帮 助 逃 亡 印 度 的达 赖 十 三世 返 回西 藏,曾 利 用他 在 西 藏 进行所 谓 独 立 运 动。在此同 一 时期,沙 俄大 肆 侵 略 外蒙 古,并 制 造 外 蒙 古 的“独立”。1 9 23 年,英帝 国 主 义 还 在 我 国 新 疆 策 动大伊斯兰 主 义 分子 萨 比 提 大毛 拉在喀 什成 立“东 土 耳 其斯 坦伊斯兰 共和 国”。所 以 根 据我 国 面 对 帝国 主 义 加 紧 进 行 分 裂 的 阴谋和 民 族 问 题 的 具体实 际,自 治制 更适 合我 国 的 国 情。当 然,在 帝 国 主 义 和封 建 军 阀 压 迫下 的 中 国,少 数 民族 实 行 自 治,在事 实 上 是根本 做不 到 的。中 国 共 产 党 提出 民 族 自 决 权,其 主 要 目的是反 对 帝 国 主 义 和封建军阀,唤 起 少 数 民 族 的 觉 醒。我 们 既 要 看 到 民 族 自 决 权 这 一主 张 在革命 中 产生 的 不可 低 估 的 积①《列宁 选 集》,第 三 卷,第 一 版,第 4 ” 页。②《列 宁 全 集》,第 二十卷,第 2 9 页。③《列 宁 全 集》,第 二 十 五 卷,第 4 3 3 页。

     极 作 用,同 时也应 看 到 把 民族 自决 权简 单 理解 为 民 族自 由分 禽 权 因 而 不适 合于 我 国 国 情 的悄 况。当 时 的 中 国 共产 党 还是 幼 年 的 党,对 我 国 革 命 和 民 族 问 题 的 认 识,只 是 刚刚开 始。有简单效仿苏联 的经验 和模式 的 一 面,更 有 积 极 探 索 的 一 面。应 当 肯 定 这 种探 索,它 是 中 国 共产党 运 用马 克 思主义 民 族 理 论 认 识 和 处 理 我 国 民 族 问 题 的 良 好开端。二大 革命失 败以后,国 民 党 蒋介 石 政府 承 袭 北 洋 军 阀的 反动统治,仍然对 少 数 民 族实行 压迫 和剥削。他 们 甚 至 否 认 我 国 多 民 族 的 存在,直 至 1 9 4 3 年 以 蒋介 石 名 义 发 表 的 《 中 国 之 命运 》 一书,还 在 宣传 中 国 只 有 一个“国 族”,汉 族 以 外 的 各 少 数 民 族只是同一个“宗 族”的大 小 分支。以 此 编 造 中华 民 族 为单 一 民 族,鼓 吹大汉 族 主 义。除此 之 外,国 民 党蒋介石 政 府又 在内 蒙 古地 区 设 立 行 省,使内 蒙古 民 族 长 期 聚 居 的 共 同 区 域 四 分 五 裂,进 而 实 行 经 济 掠夺。针 对国 民 党 蒋 介 石 政 府 的 大汉族 主 义 民 族 压迫 制度,中 国共 产党继续 坚 持 民 族自 决 权。1 9 2 8 年 中 国 共 产 党第 六 次 全国 代表 大 会《 政 治 决 议 案 》 和 1 9 3。

     年 《 中 国共 产 党 对 目 前时 局 的宣言 》 强调: “统 一 中 国,承 认民 族 自 决 权”,“承认国内 各 民 族 之 完 全 自 决 权。”1 9 3 1 年《 中 华 苏 维 埃 共 和 国宪 法大 纲 》 规 定: “蒙、回、藏、...

    篇三: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藏 发 展 论 坛 2 0 2 0 年 第 2 期 ( 总 第1 74 期 ) ?民 族 宗 教? 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 党 的 民 族 政 策 发 展 历 程 及 基 本 经 验  郭 夏 坤 向 燕 君 溫 州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浙 江 温 州3 2 5 3 0 5  [ 摘 嬰 ] 新 中 国 成 立7 0 年, 也 是 中 国 共 产 竞 以 民族 区 域 自 治 为 核 心 的 民 族 政 策 作 为 国 家 制 度 不 断 发 展 的7 0 年。

      7 0 年 来 , 免 从 历 史 和 实 践 的 客 现 现 实 出 发 , 对 民 族 政 策 理 论 进 行 了 积 极 的 探 索 和 思 考 , 历 经 初 步 发 展 、 曲 折 发  展、 逐 步 完 善 、 谋 划 新 篇 幸 四 个 阶 段 , 形 成 了 坚 持 国 家 统一 领导、一 切从 实 际 出 发、 鼓 励 自 立 更 生 、 注 重 培 养 民  族 干 部 和 发 挥 文 化 教 育 的 引 领 作 用 等 基 本 经 验 。 [ 关 键 词 ] 中 国 共 产 免  >  民 族 政 策 ; 基 本 经 验 党 的 民 族 政 策 是 在 国 家 建 设 过 程 中 , 结 合 我  国 建 设 的 现 实 需 要 , 以 及 从 我 国 各 民 族 实 际 出 发  制 定 出 来, 并在 长 期 的 实 际 运 用 中 不 断 丰 富 发展  的 民 族 政 策 体 系 。

     现 今 正 值 国 家高 速 发 展 时 期,  面 临 的 国 内 外 环 境 也 更 复 杂 多 变, 这 对 我 国 的 民 族 团 结 统一造 成 影 响,“涉 民” 事件 增 多, 导 致 部 分 人 对 党 的 民 族 工 作 以 及 我 国 民 族政 策 认 知 混 乱 。

      鉴 于 此 , 对 新 中 国 成 立 至 今 的 民 族政 策 的 发 展 脉 络 进 行 梳 理, 总 结 民 族政 策 的 基 本 经 验 , 对 于 推 进  新 时 代 我 国 各 民 族 地 区 和 全 国 人 民 的 共 同 发 展有 着 重 要 的 参 考 价 值 。

      一、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党 的 民 族 政 策 发 展 历 程  新 中 国 成 立7 0 年 来 , 中 国 共 产 党 将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运 用 于 民 族 工 作 之 中, 结 合 少 数 民 族 具 体情 况 , 形 成 了 以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为 核 心 的 民 族 政 策 理 论, 在 改善 民 族关 系 , 发 展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  提 髙 少 数 民 族 群 众 物 质 生 活 水 平 等 方 面, 发 挥 了 巨 大 的 作 用。

     党 的 民 族 政 策 理 论 的 形 成 有一 个 漫 长 的 过 程, 经 历 了 不 同 的 历 史 阶 段 。 (一)

     在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和 建 设 中 初 步 发 展  ( 1 9 4 9-1 9 5 7 ) 新 中 国 成 立 之 前 , 中 国 共 产 党 已 就 民 族 自 治 进 行 卓 有 成 效 的 探 索 。

     早 在1 9 4 1年5 月 , 陕 甘 宁 边 区 政 府 颁 布 了 《 陕 甘 宁 边 区 纲 领 》, 提 出 在 陕 甘 宁 边 区 建 立 蒙 回 民 族 自 治 区 的 设 想 。在 党 的 领 导  下, 1 9 4 7 年 5 月 , 我 国 第一个 省 级 少 数 民 族 自 治 区 即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成 立。

     但 该 时 期 的 民 族 政 策 还  未 形 成 体 系 , 且 大 多 政 策 内 容 没 有 条 件 得 到 实 际 落 实 。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党 在 认 真 研 究 民 族 地 区 具 体 情 况 的 基 础 上相 继 出 台 了 多项 较 为完 善 且 行 之 有 效 的 民 族 政 策, 并 逐 步 向 体 系 化 方 向 发 展。

     这一  时 期党 的 民 族 政 策 主 要 内 容 有 :

     第一, 正 式 提 出 实  行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1 9 4 9年, 《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 协 商 会 议 共 同 纲领 》 提 出“ 在各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 区 , 应 实 行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n, 首 次 将 民 族 区  域 自 治制 度 列 为一项 国 家 制 度 。

     第 二 , 切 实 保 障  少 数 民 族 的 各 项 权 利 。为 了 保 障 少 数 民 族 的 权 利 , 《 纲 领 》 明 确 规 定 , 在 民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政府 的 干 部 队 伍 中, 应 有一 定 数量 的 少 数 民 族 代 表。1 9 5 2  年, 《 关 于 保 障一切 散 居 的 少 数 民 族 成 分 享有 民 族  平 等 权 利 的 决 定 》 中 进一步 规定 , 散 居 的 少 数 民 族  同 胞一样 享 有 民 族 平 等 权 利[ 2 ], 少 数 民 族 的 各 项  权 利 得 到 较 好 的 保 障 。

     第 三, 将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工 作 摆 在 极 为 重 要 的 地 位, 通 过 政 策 关 照 , 扶 持 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发 展。第 四, 重 视 少 数 民 族 教 育 问 题 。

     在 民 族 地 区 开 设 民 族 学 校 以 及 民 族 培 训 班 ,  在 招 生 过 程 中 给予 民 族 地 区 适 当 政 策 照 顾 , 放 宽  招 生 条 件 , 使 少 数 民 族 群 众 获 得 充 分 的 教 育 权。

      这一 时期 是 党 的 民 族 政 策 正 式 形 成 的 第一 个 阶 段 。1 9 5 5 年 , 成 立 了 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

      ( 二)

     在“左 倾”错 误 思 潮 干 扰中 曲 折 发 展 ( 1 9 5 7-1 9 7 8 )

      1 9 5 7 年 后 , 受 到 左 倾 错 误 的 严 重 干 扰 , 在 反  2 1  

     ?民 族 宗 教?  西 藏 发 展 论 坛2 0 2 0 年 第2 期 ( 总 第1 7 4 期)

      右 和 反 地 方 民 族 主义 的 斗 争 中 错 误 打 压 部 分 少 数  民 族 干 部, 造 成 认 识 上 的 混 乱。

     在“ 大 跃 进 ” 及 “ 人 民 公 社 化” 运动 的 开展 中, 忽 视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的 特  殊 情 况, 过 分 强 调“ 一大 二 公”, 盲 目 取 消 了 部 分 民  族 自 治 区 , 不 切 实 际 地 实 行 民 族 融 合 , 迫 使 民 族 地  区 移 风 易 俗, 民 族 关 系 在 这一时 期 遭 到 严 重 破坏。

      2 0 世 纪 6 0 年 代 初 , 由 于 意 识 到 民 族 政 策 在 实 践  过 程 中 的 偏 差, 党 中 央 在 批 转 民 族 工 作 座 谈 会 报  告 中 要 求 及 时 纠 正 实 践 中 错 误 的 做 法 和 错 误 思 潮 , 使 民 族 政 策 在 经 历 混 乱 之 后 得 到 短 暂 的 发  展。[ 3 ]在 此 期 间 , 民 族政 策 增 加 了 新 内 容, 提 出 在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进 行 移 风 易 俗 的 改 革 过 程 中, 要 充 分 尊 重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群 众 的 意 愿 。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和 西 藏 自 治 区 在 这一时期 相  继 成 立 。

      1 9 6 4年, 以 人 民 日 报 社 文 章 《 当 前 我 国 国 内  民 族 问 题 和 阶 级 斗 争 》 为 代 表, 盲 目 批 判 党 的 民 族  政 策 , 错 误 地 将 民 族 问 题 划 分 为 阶 级 斗 争 问 题。

      1 9 6 6 年, 文 化 大 革 命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展 开 , 我 国 政 治 、 经 济、 社会 、 法 制、 教 育 等 各 方 面 建 设 遭 到 严 重 的 冲 击, 党 的 民 族 政 策 也 未 能 幸 免。

     受 到“四 人  帮” 集团 的 破 坏 , 在 指 导 思 想 上 出 现 混 乱 , 对 民 族  关 系 进 行 了 错 误 的 划 分, 把 民 族 关 系 错 误 地 上 升  为 阶 级 问 题 。至 此 , 对 民 族 问 题 的 错 误 认 识 已 经 发 展 到 极 端 , 各 民 族 之 间 以 及 民 族 地 区 与 其 他 地 区 之 间 初 步 建 立 的 较 为 和 谐 的 民 族 关 系 受 到 严 重  损 害 。在周 恩 来 、 陈 云 等 党 的 领 导 同 志 不 断 努 力  下, 1 9 7 2 年 终 于 迎 来 民 族 政 策 发 展 的 转 机 。

     毛 泽  东 就 当 时 出 现 的 破 坏 民 族 政 策 的 问 题 指 出:“ 政 策 问 题 多年 不 抓 了, 特 别 是 民 族 政 策。”此 后, 在 党 中 央 的 正 确 领 导 下, 民 族 政 策 逐 步 得 到 改 善 , 国 务 院 专 门 派 出 调 査 组 对 民 族 政 策 的 贯 彻 情 况 进 行 认 真 调 研 , 在一 定程 度 上 推 动 了 民 族 政 策 的 贯 彻 执 行,  但 从 总 体 来 看, 这一 时 期, 由 于 遭 到“四 人 帮” 集团  的 干 扰, 政策效 果 并 不 理 想。

      ( 三 )

     在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新 时 期 逐 步 完 善 (1 9 7 8  -2 0 1 3 ) 1 9 7 8 年 1 2 月 , 党 的 十一届 三 全 会 使 党 内 重 新 确 立 了 实 事 求 是 的 思 想 路 线, 民 族 问 题 的 性 质 开 始 得 到 正 确 认 识, 不 再 用 阶 级 斗 争 的 视 角 看 待 民 族 问 题, 左 倾 错 误 思 想 的 干 扰 得 到 排 除 , 迎 来 发  展 的 新 阶 段。

     根 据 党 的 十一届 三 中 全 会 决 议, 民 族 地 区 教 育 、 经 济 、 文 化 等 各 方 面 工 作 重 新 走 上 正 2 2  轨 , 民 族 自 治 区 政 府 恢 复 运 转 。1 9 7 9年4 月 , 党 中 央 召 开 全 国 边 防 工 作 会 议, 着 重 讨 论 新 时期 各 民 族 地 区 民 族 政 策 的 制 定 和 贯 彻 问 题, 有 力 地 推  动 了 民 族 政 策 进 人 新 阶 段 。

     之 后, 为 进一步 推 动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尽 快 提 高 民 族 地 区 群 众  的 物 质 生 活 水 平, 党 中 央 先 后 颁 布 批 转 《 关 于 做 好  杂居、 散 居 少 数 民 族 工 作 的 报 告》 和 《 关 于 建 立 民 族 乡 问 题 的 通 知》, 充 实 了 这一时 期 党 的 民 族 政  策 。

     党 的 十 二 大 强 调 民 族 问 题 事 关 国 家 的 前 途 命 运, 民 族 问 题 被 置 于 更 具 战 略 意 义 的 位 置。w 2 0 世 纪9 0 年 代 后, 党 对 民 族 地 区 工 作 及 民 族 政 策 愈 加 重 视, 在 实 践 中 坚 持“民 族 、 宗教 无 小 事”的 基 本 原 则, 要 求 全 党 对 民 族 问 题 进 行深 刻 剖 析, 有 的 放 矢。中 国 共 产党 人 坚 持“民 族 问 题 是 国 家 发 展 的  大 事, 民 族 的 发 展 也 是 我 国 社会 主 义 事 业 发 展 的  推 动 力。” 要求 各 级 党 组 织 务 必 实 施好 发 展 好 民 族  政 策, 为 民 族 地 区 人 民 谋 发 展 谋 利 益 。

     总 之 , 这一  时 期 是 民 族 政策 取 得 发 展, 不 断 完 善 的 机 遇 期 。

      ( 四 )

     在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新 时 代 谋 划 新 篇 章  ( 2 0 1 3 至 今 )

      党 的 十 八 大 以 来 , 以 习 近 平 同 志 为 核 心 的 党  中 央 立 足 当 下, 坚 持 以 改 革 促 发 展 , 将 少 数 民 族 地  区 作 为 扶贫 攻 坚 的 主 战 场 和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 着 重 发 力 点 。

     基 于 实 践 的 需 要, 民 族 政 策 必 须 大 力 改 革 以 回 应 现 实 , 既 要 坚 持 我 国 民 族政 策 的 价  值 导 向, 又 要 在 内 容 和 形 式 上 不 断 创 新 。

     面 对 民 族政 策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 新 情 况 、 新 问 题, 党 坚 持 实 事 求 是,一切 从 实 际 出 发, 大 胆 改 革 , 不 断 创 新 和  完 善 民 族 政 策。2 0 1 4年9 月 , 在 第 六 次 全 国 民 族 团 结 进 步 表彰 大 会 上,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全 面 、 客 观 地  对 当 前 民 族 工 作 面 临 的 国 内 国 际 形 势 作 了 分 析,  强 调 民 族 政 策 的 方 向 既 要 立 足 当 下, 解 决 少 数 民  族 群 众 的 发 展 需 求, 又 要 着 眼 未 来 回 应 时 代 任 务 。

      2 0 1 6 年 1 2 月, 国 务 院 印 发 《“十 三 五” 促进 民 族 地  区 和 人 口 较 少 民 族 发 展 规 划 的 通 知 》, 通 知 中 对 民 族 地 区 发 展 的 基 础 条 件 、 主 要 困 难 和 机 遇 挑 战 作  出 全 面 分 析, 对 民 族 地 区 民 生、 经 济 、 生 态 等 方 面 作 出 规 划 布 局 , 强 调 规 划 的 组 织 实 施 问 题 。

     党 的  十 九大 报 告 指 出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进 人 新 时 代,  要 继 续 坚 持 人 民 当 家 做 主 的 原 则 , 坚 持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制 度, 在 保 障 少 数 民 族 人 民 当 家 做 主 权 利 得  到 实 现 的 同 时 着 重 回 应 新 时 代 向 民 族 政 策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总 之, 在 新 时 代 探 索 新 策 略 、 谋 划 新 篇  

     西 藏 发 展 论 坛2 0 2 0 年 第 2 期 ( 总 第 1 7 4 期)

      ?民 族 宗 教?  章, 是 这一时期 中 国 共 产 党 民 族 政 策 的 时 代 任 务 。

      二 、 新 中 国 成 立7 0 年 来 中 国 共 产 党 民 族 政 策 的 基 本 经 验  7 0 年 来,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下, 民 族 政 策  理 论 持 续 发 展 , 各 民 族 之 间 形 成 了 民 族 平 等 、 民 族 团 结 、 各 民 族共 同 繁 荣 的 整 体 局 面, 形 成 了 独 具 特 色 的 民 族 政 策 基 本 经 验。

      (一)

     将 国 家 的 统一 领 导 与民 族 区 域 自 治 相 结 合  在 我 国,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和 国 家 的 统一领 导 不  是 矛 盾 的 关 系, 两 者并 行 不 悖、 相 辅 相 成 。

     我 国 民  族 地 区 人口 较 少, 宗 教 信 仰 复 杂, 经 济 基 础 薄 弱 ,  社 会发 展 相 对 落 后。

     为 了 保 护 少 数 民 族 人 民 的 权 益, 我 国 在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区 实 行 以 民 族 区 域 自 治 为 核 心 的 民 族 政策, 赋 予 了 各 少 数 民...

    篇四: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理解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 [编辑本段] 民族政策的定义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 规定等的总和。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 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

     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 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 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

     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 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 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本段] 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编辑本段] 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 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 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 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 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墓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 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 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 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

     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 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利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有民族自治地方 155 个其中自治区 5 个、自治州 30 个、自治县旗120 个。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有十三条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义务。

     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安排一些重点工程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 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

      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有 40 多个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 7l全国 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中有 5 个自治区27 个自治州84 个自治县旗在西部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 86.4。云南、贵州、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也在西部 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州、 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及吉林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虽不在西部但也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待遇。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就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二是开展“兴边富民行动”。这一行动是国家民委落实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边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举措。

     实施的范围包括分布在我国 2.1 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上的 135 个县旗、市 。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县城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截至 2002 年底 全国“兴边富民行动”实际投入资金已达 150 亿元兴建兴边富民项目数万个2100 多万人受益。

      三是重点扶持 22 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指人口在 10 万人以下的民族全国有 22 个总人口不足 60 万人。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这 22 个民族发育程度比较低。今后 10 年内国家计划每年投入 5 亿元帮助发展共 50 个亿。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根据民族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级各类院校培训学习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各地、各部门有计划地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

     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是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 同等条件优先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使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占有适当比例。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 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 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

     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 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 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

      在发展少数民族科技事业方面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如重点培养、培训少数民族科技人员 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 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扶植提高传统科技提高经济效益等。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 国家有关政策强调 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队伍的建设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工作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等。

      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方面 国家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 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条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 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 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条规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浯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加以保护。第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第二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第三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第五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第六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 有的民族群众性的信仰某种宗教 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有一些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如我国有 10 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即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一种宗教里面 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 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目前中国有清真寺 3 万座。在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宗教活动场所 1700 多处。

     中华人民共利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 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的正确道路。中国政府相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王希恩、刘正寅谈党的民族政策 主持人]:各位早上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在7月20号人民日报社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党的民族政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在这篇文章当中说到60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民主平等、团结互助创造性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这样一些民族政策 今天在演播室请到了两位专家和我们一起解析民族政策。

     坐在我身边这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王希恩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秘书长、研究员刘正寅主任。

     [08:40]

      [王希恩]: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08:40]

      [刘正寅]:网友好。

     [08:40]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 还是请两位主任帮我们解析一个理论上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有哪些基本的理论观点

     [08:41]

      [王希恩]:咱们党对民族问题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些工作在理论上做过多次阐述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咱们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 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基本观点都做了多次阐述。我统计了一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5年咱们党的领导人先后在不同场合做过四次阐述。第一次是在1990年这是江泽民在新疆考察时候做了一次 第二次是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做了一次 第三次是在2001年元月李瑞环同志代表中央又做了一次概括 第四次是在2005年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 中央出台了一个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若干决议 在这个文件中对咱们党的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做了12条概括 这12条概括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推荐访问:新时代党民族理论政策 新时代 民族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