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5篇

    时间:2022-10-22 18:40:46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5篇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五篇篇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围绕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5篇,供大家参考。

    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5篇

    篇一: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振兴典型案例五篇篇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围绕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助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高铁新城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街道高点定位、率先行动,全力将**片区打造成乡村振兴计划示范区,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全区前列。一、**片区基本情况**片区位于**街道东北部,紧邻高铁新城片区,西依浞河,南靠禹王街,共辖7 村,其中核心区占地 5800 亩,辖大埠、吴家埠 3 村,土地基本完成流转,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220 亩。**村共有 156 户,454 口人,村内有耕地 863 亩,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主要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年人均纯收入 9000 元左右。近年来,该片区以**村为核心,突出党建引领,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完善配套基础,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社区化的基础条件。二、**片区特色优势一是党建引领经济作用凸显。**社区作为全区党建示范点之一,数次代表我区迎接国家和省市的党建检查;突出党建引领,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村对标学习莱州市南关村学习公司化运营模式,采取村集体控股、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注册成立了众诚汇鑫实业发展公司,走出了探索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二是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投资 450 万元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服务中心内综合服务大厅、卫生室、警务室、计生室、活动广场等各类设施一应

     俱全,同时配套建设了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等;**村已全部完成村改,大埠村一期村改工程 5.4 万平方米楼区已建成;汇源路、汇鑫路两条主要道路重新铺设完毕;天燃气管道已接通**村安置区;日处理能力 400 方的污水处理厂已完工投入使用,经处理的中水一部分经地下管网流入小区旁边的浞河,另一部分流入小区周边的绿化带,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三是产业基础已经具备。近年来片区内先后引进了绿达景观、华裕实业、顺荣蔬菜、农润养殖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引进企业 17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康汇源有机蔬菜,占地 1000 亩,总投资 2000 多万元,所产蔬菜直供阳光保险总部,有机品牌农业初步形成;总投资 1.5 亿元的康尔瑞园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各项手续,准备开工建设。四是区位优势明显。整个**片区距离**高铁北站不足 3 公里,具备了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框架,目前正在进行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千亩田园综合体的整体规划;同时借助高铁经济大力发展物流业,随着“腾笼换鸟”,今明 2年内,共可腾出建设土地 700 亩。三、**片区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一是整个村庄各项资源,突出生态宜居。**村通过**区第一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158 户居民全部搬迁新居,人均楼房面积 58 平方米,目前**街道的大埠村一期村改工程 5.4 万平方米楼区已建成,居住小区也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正在加快核心区 3 个村的迁村并点工作,同时规划建设 3.8 万平方米的高层住宅小区。为进一步处理社区居民生活污水,修建处理规模为 400 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站,通过地下管网排放到污水处理站统一进行清洁处理,将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引进特色农业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内 360 余亩的大棚有机蔬菜,康汇源生态农业,绿达景观、华裕实业、农润养殖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先后进驻,增加村集体收入 130 万元。去年村里还成立了供应链公司,村集体控股,村民自愿入股,公司当年就盈利 80 万元。三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净化美化乡村环境。**片区投资 520 万元,对汇源、汇鑫 2 条主要道路重新整修;投资 60 万元,为居民区接通天然气管道;投资 600万元,对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全部上档升级;今年投资 850 万元,对片区 4 个村实施乡村连片治理工程,预计硬化路面 8200 平方米,粉刷墙面 4.5 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 80 余盏等,从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全力打造城乡环卫一体化精品片区。篇二一、村基本情况**街道农科村位于街道办西首一公里,县道淮三路西侧。全村四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 1360 人。党员 44 名,耕地面积 1306 亩。土地实行有偿流转 400 亩,主要以青椒种植为主,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行其他产业,增加群众的收入。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先进党组织,目标考核先进村,被区、市评为文明村。

     2009-2011 年度区文明村、2012-2014 年**市文明村、2012 年**市创建文明村先进村、2013-2015 年省级文明村光荣称号、2015 年成为**区新农村建设“四星村”。2016 年 9 月被省评为文明村,2016、2017区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星村”。二、发展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1、抓党建阵地建设。打造五星级村部,便民服务中心,现有面积 430 平方米,设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图书室、文化娱乐室、服务大厅。集中挂牌、办公,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响应区组织部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高效打造党建“十个一”工程。2、评比“五星”党员户。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仲美兰户被评为 2017 年区“五星”党员户,活动地开展有效提高了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让每一名党员真正认识到我是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创业创新能力,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远程教育、专题讲座、走进道德讲堂等形式,使广大党员增长知识,大大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评判,列出正、负面清单,对照整改,取长补短,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加强。三、近些年来村振兴发展变化1、道路绿化、亮化工程。两年来共投资 28 万元,结合环境治理对赵庄组、杨庄组、村四级路进行了绿化、亮化。方便了群众的晚间出行,美化环境,拉近城乡距离。经过几年的努力,所有庄、组与主干道硬化率达到 95%,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2、生态环境治理。投入 30 万元对全村所有庄、组进行了综合治理,实行长效保洁,村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上级部门考核、督查中均达优秀等次。

     3、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培植以杨庄组、赵集组、孙庄组为重点高效农业共 240 亩,几年来共办培训班 13 期,培训 420 人次,下发相关农技信息资料1700 余份,协调资金 55 万元, 新增外出务工人员 150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600 元。4、扶贫帮扶工作。村共有建档立卡户 47 户 103 人,通过结对帮扶,落实合适工作等措施,目前已有 4 户脱贫,通过产业扶持、技术扶持,到 2020 年一定能够全面脱贫。四、集体经济项目和村居特色产业1、集体经济增收。近两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动脑子、想办法,新建十间门面房对外招租,年收入达 4 万余元。村集体先后引进了“华恒包装”、“南辰机械”、“先达液压有限公司”、“兴业铸造有限公司”、“汇力液压有限公司”、“**浩邦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农科村,解决了上百口村民的就业问题,有力解决了村集体办事难问题。2017 年 8 月,在原袁集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成功引进了昊瑞物流有限公司,使得村可用财力达 40 万元,现有 14 家中小企业入驻村。5 家总部经济,使得村可持续集体经济达 70 万元。2、发挥村内水资源优势。利用 70 亩地取土,利用 1-2 年时间大力打造以生态养殖、休闲垂钓、农家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民致富,集体征收,为美丽乡村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篇三近年来,**区**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殷切嘱托为动力,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

     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积极探索“乡村旅游、能人引领、租赁返聘、集体反哺、抱团发展、培训造血、电商扶贫”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乡 287 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 100%,户均年增收 6000 元;同时,对接外乡贫困户 196 户,保证贫困户每年增收 2000元-4500 元。聚焦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强起来为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乡聚焦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旗、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造血”的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寻求自我脱贫之路,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产业+就业+贫困户”的新模式。为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示范带动作用,**乡将乡村优秀创业人才纳入村两委班子,通过搅动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推动基层党员带头创新创业。**村党支部书记左先进创办了先进家庭农场,主营苗木、果树,吸纳贫困户15 户;江背村委会主任陆早平创办了科湖蔬菜产业合作社,主营蔬菜种植,对接贫困户 26 户;塘井村党支部书记何太平创办了平岭果树专业合作社,对接贫困户 18 户,主营果树种植……这些乡村能人在加入村两委班子后,把发展自身产业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工资、年底分红等形式,把贫困户吸收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江背村委会妇女主任张单英,更是获得“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鹰潭市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称号,她创办的建富兴农专业合作社,主营中药材、水稻种植,对接贫困户 30 户。

     在党组织的积极引领下,在乡村能人的带动下,**乡创业激情不断涌动,全乡 8 个村委会,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成功带动全乡农业发展强起来了。2017 年,全乡共新增优秀贫困户创业代表 5 户,他们自主脱贫的典型事迹,被**乡树立为贫困户脱贫的“榜样人物”,在全乡大力宣传,推广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贫困户脱贫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秀美田园,推动乡村旅游旺起来山上的花儿盛开,大棚里小樱桃正红,水面上碧波荡漾……走进**县**乡**村的“**小镇”,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意盎然。今年初,“**小镇”被评为江西省 4A 级乡村旅游景区,平常时每天都有 3000多人前来参观,周末时有 5000 多人。“**小镇”的落户,让**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让昔日荒山变景区,更可喜的是,增收无门的贫困村民在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了。今年 54 岁的**村管溪村小组村民陈年荣说:“我家有 6 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俩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现在在基地做些除草等力所能及的农活,每天收入 100 多块,生活有了保障,我感觉很幸福。”**小镇项目扶贫基地直接带动了**村 50 多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月增收1500 元以上。美了山村,富了乡亲。近年来,**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围绕青山绿水、生态田园、美丽乡村三大核心资源,依托**小镇、九莲山庄、一龙龙虾、沁家园菊花等生态旅游景区和企业,重点发展“生态田园休闲观光、自然山水养生度假”主题旅游产品,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乡镇,树立“诗画田园,秀美**”的总体形象,乡村旅游正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引擎”。

     创新创业,拉动贫困农民富起来在现代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之时,**乡双祥葡萄专业合作社、圣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先进家庭农场、科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成为脱贫攻坚的又一生力军。泰昌农业合作社以种植芦笋、吊瓜、葡萄、有机稻种植等主,常年聘用专业管理人才 20 余人,带动就业 100 余人,2017 年主营业务纯收入 50 万元。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形式,400 余户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种植吊瓜、葡萄、蔬菜等,采取“保底分红+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使农户减少了市场风险。2017 年,户均收入 1.6 万多元,其中贫困户 8户。沁家园菊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 100 余亩,同时将菊花、山水、果园等结合起来,充实旅游项目,打造以菊花为特色的集菊园赏花、花茶制作、菊园品茶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度假区。通过公司+农户形式,企业和 100 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在保底的情况下对农产品进行收购。与此同时,**乡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优势,重点打造 8 个扶贫车间,吸纳有劳动能力的精准扶贫对象 85 人,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张国太是**乡**村委会人,夫妻俩均为残疾人,三个小孩在读书,家庭非常贫困。现在,夫妻俩受聘于泰昌农业合作社,在区域从事果蔬种植及基础设施维护,每月增收近 5000 元。因为扶贫车间送来的工作岗位,张国太在 2017 年成功脱贫。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乡各农业合作社表现抢眼,不仅对接了本乡绝大多数贫困户,带领本乡人民脱贫致富,还对接了本县其他 5 个乡镇、2 个场的贫困户。

     绿水青山美如画,**人民致富忙。近年来,**乡通过抓产业、促创新、美环境,一系列成效显著的举措在红土地上扎根、萌芽、蓬勃生长。农业强起来了!农村美起来了!农民富起来了!**乡在产业脱贫的道路上越走越欢畅,**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自信,**大地离着乡村振兴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篇四今年以来,**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部署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八大工程”(脱贫攻坚工程、质量兴农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工程、乡风文明培育工程、乡村治理工程、深化...

    篇二: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dash; 1 —

     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创新案例九篇

     目录 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走上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 1 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 6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 11 以乡村片区组团模式走出协调发展新路子 ................ 15 “握指成拳”聚合力释放振兴强动能 .................... 22 党建引领镇村联动发展,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 28 “五步”工作法实现村级治理提档升级 .................. 33 推深做实信用村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38 以党建综合体建设为牵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 44

     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走上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X区X镇X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是一个半山区的小山村。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以花木特色产业为依托、全域美丽建设为抓手、倡导乡风文明为载体,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乡村振兴高效赋能、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的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

     案例背景

     X村位于X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2.91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1500余人,有党员62名。上世纪90年代,X村人心不齐、基层组织涣散、群众普遍难以致富,成为了“后进村”。1997年,在外经商做花木生意的X为了村庄发展,参选成为了当时绍

     — 2 —

     兴县最年轻的村支书。24年来,X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村民,凭着一身拼搏精神,发挥“千年兰乡”优势,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将X村逐渐从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为党建统领优、特色产业强、生态环境美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先后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通过发展花木经济,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

     一、主要做法 该村聚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统领下的整体智治体系,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村级建设发展各项工作之中,独创“七个一”党建工作模式,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为着力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产业兴旺。X村被称为“千年兰乡”,种植兰花的历史可追溯到越王勾践时期。X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同村民一起到山里育种、到田间劳作,请来农技专家,帮助破解兰花栽培难题,使兰花产业发展壮大,将兰花卖到了全国各地。为推动兰花产业特色化、精品化发展,X村结合“三改一拆”,将村里的漂染厂关停,改建成一座“兰谷苑”,并打造成浙江省一流的兰花温室培育中心。同时,组建X党建联盟,率

     — 3 —

     先于2013年采取股份制形式建立了花卉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村民到大中城市郊区发展苗木基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目前X村已经实现了兰文化传承、花木产业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结合、互促发展。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现生态宜居。按照“生态美、村 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要求,X村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绿化、亮化、序化、美化“四化”工程,打造一花一草、一庭一院皆风景的美丽乡村景观。X村对村庄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以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 居住区为目标,对交通绿化、给水排水、休闲锻炼等各类基础设施进行设计规划。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更为高端的项目支撑。X村作为“花香X”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核心村,积极整合现有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和传统文化,开展千亩花田、兰心民宿等项目,积极探索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农文旅融合的美丽新家园,将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旅游资源,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凝聚人气。

     以礼仪之乡建设为突破,力促乡风文明。2008年起,X村开始收集展示村民的家风家训,将家风家训挂在每家每户大门口,潜移默化地将优良家风转化为淳朴民风。同时不忘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每年评选村内优秀党员与模范党员家庭,宣扬“尊老爱幼、

     — 4 —

     互助帮扶”的优良乡风。村里还通过组织举办文艺演出、开展道德模范与好人评选等活动,激发村民道德情感。建立村级乡贤参事会,凝聚榜样人物、先进人物、精英人物的力量。

     以实现三治融合为核心,提升治理效能。X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强化自治能力。健全村党总支核心领导、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监委会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建立“和老师”调解团,不辞辛劳、不求回报地为群众调解矛盾、排忧解难。搭建乡贤参事会平台,打好“乡音牌、亲情牌、文化牌”,让乡贤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二是提升法治能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定期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建设法治公园,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三是加强德治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打造村民“笑脸墙”,评选“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等“X好榜样”,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

     以农村三产融合为手段,共奔生活富裕。X村通过有效的土地流转,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基础,引导农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农家乐、民宿、观光休闲农业等,拓展增收渠道。利用“花香X”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契机,进行土地开发,

     — 5 —

     实施“旱改水”800余亩,增加集体收入2000万元。依托景区建设基础,打造精品民宿“X驿站”。新建绍兴市X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成为省内外基层干部现场教学培训基地。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X村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绿色产业发展突出。X村以励志文化、乡贤文化、兰花文化为原动力,大力发展以兰花为特色、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全村95%以上的土地被种上了花木,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从事着花木生产与经营,村民95%以上的收入来自于花木业。村民创办的花木公司达50余家,基本家家住新房,户户有汽车。

     村庄建设美丽宜居。X村完成全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春兰故乡”这一资源优势,把偏僻的山坳雕琢成精致的“盆景”,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美、人居美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美丽乡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乡村治理现代有效。在乡村治理方面,按照AAA级景区村庄的标准建设乡村治理体系,争创党建星、富裕星、美丽星、和谐星、文明星。同时,围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环境卫生整治等中心工作,实抓重抓环境治理。

     三、探讨启示

     — 6 —

     “两山”理论作指引。回顾X村发展之路,不难发现,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X经验完全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和指引方向,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花木产业的发展,都是“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根本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堡垒。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村庄发展又快又稳的根本保障。纵观X乡村振兴五大方面的建设历程,无论是特色产业发展、还是环境整治,抑或乡风文明创建,都少不了党组织的引领,没有党组织作为“风向标”,发展就没了主心骨,没有了党员作为“攻城锤”,困难就没了破题点。

     选好“火车头”是关键。选好村庄建设带头人、领头雁是迈 好乡村振兴步伐的关键要素。X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X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坚持“三治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文明风尚的柔性约束作用。他政治意识强、群众威望高,了解农村、懂得经济,善于发挥产业优势,X乡最终实现从偏远山村到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华丽蜕变。

     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 7 —

      一、案例背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四川广元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全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二、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上下联动,完善了一套工作体系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广元各级党委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和首场硬仗来抓,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4+2”工作机制,创新方法、持续用力、统筹推进。市、县(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合组及专项推进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将此项工作纳入部门和乡镇乡村振兴“大比武”年度综合目标绩效管理,实行清单制推进、标准化实施、月调度评估、季督查通报、年考核评定等,构建起了区、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工作体系。X县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项目化管理,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一抽查、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导、半年一拉练、每

     — 8 —

     年一考核”推进机制,实行考评排位、督导通报,考评督导结果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项目安排等严格挂钩。

     (二)注重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建立了一条统一战线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对接污染防治战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目标定位,“多规合一”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坚持系统思维,突出全域新村、全域旅游,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以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明确年度整治任务和责任清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盘棋布局、一体化推进。广元市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机制,构建起市、县(区)、乡、村、户五级作战体系。X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书记县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四套班子其余领导和县级部门联乡包村的责任机制。

     (三)开展专项行动,攻坚克难,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X县推行“1+N”涉农资金整合方式,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5.87亿元投入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借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土坯房和危房改造等整治项目,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4.84亿元,其中县本级整合投入资金4.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金超过10亿元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到“建成一批项目、

     — 9 —

     完善一套设施、改善一片面貌、引领一方百姓”的效果。朝天区实施31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项目,完成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建设,构建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区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和村庄长效保洁机制,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建成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22个,完成无害化户用卫生厕所改造12940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5%。全域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整治农村乱象,92%的乡镇创建为区级及以上卫生先进乡镇,95%的村(社)创建为区级及以上卫生先进村(社)。全域推进文明新风积分管理,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亮牌子、美环境、树形象”活动,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均创建为区级及以上文明村镇。

     (四)创新工作举措,典型示范,形成了一批经验做法。创新投入机制。朝天区按照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当引子”、金融资金“强支持”、社会资金“补缺口”的思路,创新筹资方式,整合农业及涉农项目资金3.2亿元,积极争取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补充贷款资金5亿元,用于符合规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坚持产村一体、园村相融、成片成带推进。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地、旅游村。

     — 10 —

     创新整治模式。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居住条件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适用技术模式,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创新“三级三分类”模式,在推动“厕污共治”上形成三格化粪池处理、集中处理、联户建设、闲置沼气池利用四种处理模式。

     创新管护机制。大力推行“农村公共服务运维经费+村集体经济+辖区内经营业主付费+农户适当自筹”的筹资方式,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全域统筹规划、城乡统一打包、投建运营一体、收集处理一体、政府购买服务”的处理模式。

     三、探讨启示 (一)坚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强度与地方财力承受度、农民群众接受度的关系,稳中求进。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全面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条件,推动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设施有效保障。

     (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群众既

     — 11 —

     是直接受益者,也是重要...

    篇三: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推荐材料 XX 村

     XX 村位于 XXXX,地处 XX、XX 市交界地带,全村总人口xx 人,共 xx 户。该村为典型的平原地貌,土地肥沃,水利发达,耕地面积 xx 亩。该村先后被评为 xxx、xxx 和 xxx。

     持之以恒抓产业发展打造富饶家园 2000年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确定了发展xxx产业的发展思路。依靠宣传发动、党员干部带动、利益驱动、政策拉动四条轮子不断扩大 xxx 产业规模。前期,对生产的产品实行高价回收,极大地调动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当年便实现栽植扩范 400 亩。聘请科技专职主任为果农提供产前、产后系列化服务,由公司和基地对所有果农统一提供苗木、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包装销储,形成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同时,近年来积极发展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第三产业,连续 8 年举办 xxx 赏花汇活动,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该村 xxx 栽植面积 xxx 亩,盛果期 xxx 亩,年产值 xxx 万元。xxxx 良种基地先后荣获 xxx 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 省十佳生态观光果园等称号。在提质扩范的基础上,该村注册“xxx”品牌,并于 2016 年与 xxx 签订网上销售协议,品牌效应逐步放大。目前,“xxx”牌黄金梨连续 4 年通过有机认证,并

     被评为 xxx 省著名商标。xxx 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为村内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金保障。经过十几年努力,该村逐步建设起了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框架体系,现拥有硬化道路近 40 公里,拥有各类水利设施 50 余处,仅金线河四道拦河截潜工程蓄水能力就达到 10 万立方米。2017 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 11000 余元,村集体资产 8000 万元,村集体收入 80余万元。

     持之以恒抓党群服务打造幸福家园 对村里各项工作分工到每名党员干部,还聘请了科技专职主任,成立了治安保卫委员会、村民调解委员会,给所有党员干部划定责任、压实担子,让所有村情民事都有了着落。每月基础组织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理论学习、讨论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每年召开两次村干部述职会,每年进行一次“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切实营造了党员干部当典型、争先进的干事创业氛围,切实提升了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树立了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坚持以法治村、以德树人、制度管人,不断加强对村民的教育管理,提高村民素质。先后建立起《村民委员会以法治村章程》、《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办法》、《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制度,规范“四民主、三公开”制度执行,

     试点运行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级治理规范有序。将教育摆在村风建设的突出位置,投资 400 万元建设规范化幼儿园、完全小学各一处,让所有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从 90 年代开始对考取中专、大专、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补助,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先后 100 余名学生被大学录取,营造出乐学向上的文化氛围,全村村民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返乡,也为村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大力开展各类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每年拿出 2 万余元对评出的“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商户”、“文明户”进行奖励,进一步弘扬了正能量,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3 年该村被评为xxx 省省级文明村。

     持之以恒抓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家园 聘请 xxx 大学专家进行了 xxxx 的规划编制,先后完成了 xx 河湿地治理、xx 基地景观建设和 xxx 农家乐建设,为xxx 村的生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栽植各类苗木 3 万余株、新建集历史文化展示、休闲健身、大型广场活动树阵为一体的特色长廊一处,墙体美化 3000平方米,2015 年底成功入选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依靠民间捐资,投资 300 万元完成了 xxxx的恢复重建,并于每年的三月初三举办盛大的庙会祈福活

     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进一步提升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投资 4000 万元完成土地置换社区改造一期工程,2016 年底 150 户村民乔迁新居,整齐的联排别墅再一次刷新了 xxx 村给过路行人的印象,同时,社区二期也正在规划申报中,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

    篇四: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mdash; 1 — 依托“飞地”区位优势做强葡萄产业

      ——* * 区葡萄小镇产业振兴典型案例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此举意义重大而深远。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近年来,* *区* *镇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从高站位、高标准、大格局出发,抢抓机遇、找准定位,围绕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 *“飞地”和* *“近邻”的独特区位优势,以中国葡萄小镇为名片,做强葡萄产业,做大区域合作发展,全力将* *葡萄小镇打造成省际毗邻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基本情况 (一)* * 镇概况

     * *镇,地处苏皖两省三(市)县交界处,东距江苏省* *市 10公里,西距* *城区 7 公里,北、西、南分别与* *县* *镇接壤,西南距* *市城区 40 公里,隔* *镇、* *镇游离出市区,成为* *市的一块“飞地”。旁邻* *高速公路出入口,* *国道、* *路、* *铁路穿境而过,地

      — 2 — 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发达,素有“* *北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个行政村、* *个社区,总人口* *人,其中,农业人口* *人,境内有* *村、* *村等美丽乡村示范点。

     (二)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葡萄是小镇支柱产业之一,主产区拥有* *万亩葡萄种植基地,是中国连片规模最大的葡萄种植园区之一。2002 年注册的“* *牌”葡萄商标,先后获得“* *省名牌农产品”、全国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荣誉称号,“* *牌”葡萄已通过绿色食品检测。“* *葡萄”2014 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 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牌* *葡萄”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2020 年入选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 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 *万亩,精品葡萄种植亩产量达* *斤以上,平均售价稳定在* *元/斤以上,实现亩均销售收入* *万元,全镇葡萄产业实现总销售收入* *万元,总利润* *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 *市印发《*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主要支持政策包括:加大财政奖补。市政府设立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以“借转补”方式用于扶持各地特色小镇建设,根据各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等情况安排,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年度评估情况较好的特色小镇予以奖励。对获评省级特色小镇命名的,市财政按照省奖励资金金额的 50%进行奖励。坚持注重规划引领,* *市出台《* *市新型城镇

      — 3 — 化发展规划(2017—2025 年)》,规划中提出“* *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建设特色水果种植带,不断扩大‘* *葡萄’的影响力,成为* *市率先融入* *都市圈的先行区、桥头堡”。* *区成立* *葡萄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区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部门为成员,大力支持小镇建设工作。小镇建设已列入 2020 年及 2021年* *区重点工作,并对责任进行了分解。* *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大力发展* **葡萄文化旅游,加快推进*葡萄旅游景点建设,重点培育* *葡萄小镇。

     二是优化葡萄品质。全镇葡萄种植面积* *万余亩,早中晚熟品种* *30 余种。为提高*葡萄品质,“十三五”期间先后改良葡萄园* *亩,新建葡萄园* *亩,新建葡萄避雨设施* *亩。*葡萄分别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生态产地保护产品”、* *省第十二批“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镇和特色农产品保护区域等荣誉,* *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三是壮大产业发展。近年来,*镇以*村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万亩葡萄园为依托,积极打造集休闲、采摘、餐饮、垂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葡萄特色小镇。小镇以涵盖葡萄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葡萄产业为驱动,整合葡萄产业、葡萄文化、葡萄风景和本地旅游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好乡村建设,突显“葡萄特色”,做好“葡萄文章”。以葡萄产业链为主导核心,以果园、绿道、社区为空间载体,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集绿色科技示范、农事体验休闲、生态循环等多功能复合型的“* *煤

      — 4 — 矿城镇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面向* *等周边城市的休闲度假后花园”“* *省最具特色的农业田园主题特色小镇之一”。

     四是做大葡萄品牌。自 2014 年以来,* *市、* *区连续成功举办七届“葡萄采摘节”,吸引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2019 年的第六届*葡萄采摘节以“绿金* 葡甜绿地 美好* 萄醉乡村”为主题,开展了文艺演出、民俗展览、葡萄相亲会、葡萄王评选、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 120 余家企业参加,经过前期积极对接及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11 个项目在葡萄节上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 34.4 亿元。2019 年*葡萄采摘节入选为农民日报社组织的“中国农民丰收节”100 个乡村文化活动之一。根据*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工作计划,2021 年 8 月由*三地联办“苏皖两省三地葡萄文化节”“云”系列活动将在*镇*村启幕。

     五是完善双基建设。*葡萄小镇总投资* *亿元,目前各类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 *亿元,未来三年将实施重点项目* *个,总投资* *亿元。为推进小镇建设,*镇成立了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目前已建成葡萄精品示范基地、*葡萄博物馆、葡萄长廊、葡萄观景台等项目,小镇葡萄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2016 年,*市首座葡萄博物馆,*村葡萄博物馆在葡萄采摘节期间正式开放。*村葡萄博物馆是*市首座以“葡萄”为主题的村级博物馆。葡萄博物馆总投资* *万元,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分为广场、绿化区、展厅、停车场四部分,于* *年开工建设,* *年进行提升改造,博物馆采用* *青瓦白墙风格,以

      — 5 — 淳朴性、民俗性和亲民互动性为展示设计理念,以传播葡萄文化为主题,集科普教育、收藏展示、旅游休闲、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葡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开馆当日,约有千余名游客走进馆内参观葡萄展厅、民俗展厅和葡萄酒庄,了解葡萄种植专业知识、葡萄公用价值及特色吃法、葡萄美丽传说及家庭酿制葡萄酒的方法。2017 年*镇获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在 交通建设方面,*国道、* *省道横贯*镇。*国道东北至*市,西南至*,镇内长约* *公里;* *省道东接*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交汇处出入口,东至* *,西至*,两条道路均为小镇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地铁 1 号线已开通运营,起始站—* *站距小镇仅 5 公里。镇域内纵向道路主要有* *路、解放大道、* *大道等,横向道路主要有*国道、* *路、* *省道等。城镇道路建设也因“村村通公路”工程呈较快发展势头。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小镇地处* *两省交界处,东距江苏*市中心 18 公里,在主动迎接*经济辐射、融入* *经济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淮海经济区正式上升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区域内各市政府牵头推动,积极联合各界探索淮海城市群的发展新路径,区域利好不断,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持续提档加速。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区的* *城市组团更是步入了一体化发展快车道,区域协作日益紧密。*地铁 1 号线已开通运营,起始站—* *站距小镇仅 5 公里;* *快速路、* *路跨省公交穿境*。日臻完

      — 6 — 善的跨省交通,大大助推*、*同城生活加速。《*市人民政府关于 2021 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中,提出支持*镇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融入*都市圈。作为与*零距离的后花园,*凭借地利与资源优势,成为*市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坐享*发展外溢利好。*葡萄小镇的建设,将成为* *地区规模较大、配套服务成熟、品质高端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重要成效 一是群增收入持续增加。全镇市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户* *名,在 2018 年底全部实现脱贫。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共* *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年收入 10-30 万元的村* *个,30-50 万元的村 1个,50 万元以上的村* *个,最高达到 127.58 万元,较往年有显著提高。

     二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 年,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 *万亩,精品葡萄种植亩产量达* *斤以上,平均售价稳定在* *元/斤以上,实现亩均销售收入* *万元,全镇葡萄产业实现总销售收入* *万元,总利润* *万元。2014—2019 年,小镇已连续举办六届葡萄采摘节,吸引周边游客 75.3 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目前小镇部分产业项目已建成投产,2020 年产值约 2 亿元。预计经过 3年创新发展,小镇将实现年接待游客 120 万人次,年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5 亿元,完成税收 1500 万元,新增就业岗位约 10000个,带动*镇整体快速发展。

     三是区域联动持续增强。2021 年*、*两市签订了战略合作

      — 7 — 框架协议,围绕发展共谋、蓝图共绘、交通互联、园区共建、民生共享、交流共推、项目共商等合作内容,构建协同发展格局、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加快社会事业融合。*市*区与*市*区也签订了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镇东连*市*区,西接* *市*,地理位置优越,在*、*战略合作中被定位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是*市融入*都市圈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将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后花园”。*葡萄小镇,是*区和*区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中产业协作一体化的重点任务之一。

     四、经验启示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区*葡萄小镇依托“飞地”和*“近邻”区位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好乡村建设,突显“葡萄特色”,做好“葡萄文章”,做大区域合作、做美金山银行,是一项有益探索,一些经验做法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一)坚持突出品质为王。为提高*葡萄品质,“十三五”期间先后改良葡萄园* *亩,新建葡萄园* *亩,新建葡萄避雨设施* *亩。先后获得* *省名牌农产品、全国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全国无公

      — 8 — 害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坚持突出品质为王的原则,让*葡萄名声远扬。各地在发展乡村产业,应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提高质量,避免因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品质的坚持。

     (二)坚持突出产业特色。*葡萄具有三百余年的栽植历史,特别是“*葡萄”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康熙*志》将葡萄列为萧地界树品种之一,到了乾隆年间已初县规模,曾被列为朝廷贡品,1940 年*镇葡萄经段家进一步引进扩大,至 1958 年,*镇已饮誉人民大会堂,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抓住这个特殊产业优势,*整合葡萄产业、葡萄文化、葡萄风景和本地旅游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好乡村建设,突显“葡萄特色”,做好“葡萄文章”,值得学习推广。就全国而言,各地区优势产业的门类和空间分布各不相同,应结合产业积淀和区位特点发展特色产业,重在借鉴理念方法,避免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三)坚持突出协同联动。市、县、镇三级结合“飞地”和*“近邻”的区位优势,紧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积极主动与*对接,签订合作战略协议,协同抱团联动发展,值得肯定。就全国而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结合实际区位,加强与外省、外市等联动协同发展。各界应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统一推进。同时,要做好指导引导和纠偏纠错等具体落实工作。

    篇五: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建设典型案例五篇(范文)

     【篇一】

     那些天,我们和葡萄相伴相生 “西有吐鲁番,东有碣石山。”这句民谣说的是在河北昌黎的碣石山深处,也和吐鲁番盆地一样,有一条“葡萄沟”。如今,这条葡萄沟已经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的标杆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它也是华北科技学院青马班探索葡萄小镇新农村建设小队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以葡萄小镇为例,总结乡村建设经验是我们的首要目标。

     7 月 25 日中午,小队抵达昌黎火车站,在葡萄小镇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到达时游客较少,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葡萄小镇的旺季在九月中旬到十月初,“黄金周”时期过来最好,葡萄正好吃,这也是各家各户最忙碌的时候,既要招待客人,又要养护葡萄。

     村党支部书记马永连谈到葡萄沟的变迁时说,近年来葡萄沟的条子峪、西山场和湾里三个村依托地理优势建立了葡萄小镇和干红小镇,发展起葡萄采摘和葡萄酒酿,虽然不能保证每家的收入都有大幅提升,但旅游性更强,不用再担心葡萄销售的问题。

     葡萄沟从种植业向旅游业转型,一方面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村民们的积极性。马书记告诉我们,葡萄沟的大部分项目都是村民和村干部自发商议的结果,得到一致通过后才撰写申请材料向政府申报资金。

     西山场村修筑的房屋和院落,是顺着一条宽阔的山路而建的,栽种葡萄的田园亦顺着通往河谷深处的山路而辟。马书记感叹道:“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以前为了道路美观,采用青石板铺路,但是随着游客和私家车越来越多,多块青石板碎裂,政府重新铺设了水泥路。” 在山路上面是浓荫铺盖的葡萄藤,垂下的葡萄密密匝匝,几乎伸手可摘,由于山路过长,政府专门开设观光车便于游客游览。葡萄秧架构成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葡萄路”,我们穿着社会实践色彩鲜明的“小绿衣”,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和漫山遍野的青葡萄融为一体,许多热情的村民还请我们采摘葡萄、尝葡萄酒。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农家院中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非常少见,村民们说,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家。谈到对子女回家还是外出工作的情况时,一部分村民表示尊重子女的意愿,另一部分则明确表示不希望子女回家接手葡萄种植,原因是太忙太累。

     已经有三个孩子的村民张爱霞说:“在家里并没有想象中自由,年年养护葡萄,一年四季都要忙,挖坑、上架、套袋、

     除虫,没几天空闲时间。” 对此,马书记提出了他的期望:“希望年轻人注重家乡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不要让那些和葡萄相伴相生的日子成为回忆。” 【篇二】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围绕聚焦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助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高铁新城 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街道高点定位、率先行动,全力将**片区打造成乡村振兴计划示范区,努力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走在全区前列。

     一、**片区基本情况 **片区位于**街道东北部,紧邻高铁新城片区,西依浞河,南靠禹王街,共辖 7 村,其中核心区占地 5800 亩,辖大埠、吴家埠 3 村,土地基本完成流转,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220 亩。**村共有 156 户, 454 口人,村内有耕地 863 亩,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主要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年人均纯收入 9000 元左右。近年来,该片区以**村为核心,突出党建引领,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完善配套 基础,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社区化的基础条件。

     二、**片区特色优势 一是党建引领经济作用凸显。**社区作为全区党建示范点之一,数次代表我区迎接国家和省市 的党建检查; 突出党建引领,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村对标学习莱州市南关村学习公司化运营模式,采取

     村集体控股、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注册成立了众诚汇鑫实业发展公司,走出了探索新农村经济发 展的关键一步。

     二是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投资 450 万元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使用,服务中心内综合服务 大厅、卫生室、警务室、计生室、活动广场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同时配套建设了日用品超市、农 资超市等; **村已全部完成村改,大埠村一期村改工程 5.4 万平方米楼区已建成;汇源路、汇鑫路两条主要道路重新铺设完毕; 天燃气管道已接通**村安置区; 日处理能力 400 方的污水处理厂已完工投入使用,经处理的中水一部分经地下管网流入小区旁边的 浞河,另一部分流入小区周边的绿化带,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水资源。

     三是产业基础已经具备。近年来片区内先后引进了绿达景观、华裕实业、顺荣蔬菜、农润养殖 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规划建设了**工业园,引进企业 17 家; 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康汇源有机蔬菜,占地 1000 亩,总投资 2000 多万元,所产蔬菜直供阳光保险总 部,有机品牌农业初步形成; 总投资 1.5 亿元的康尔瑞园项目,目前正在办理各项手续,准备开工建设。

     四是区位优势明显。整个**片区距离**高铁北站不足 3 公里,具备了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框架,目 前正在进行以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千亩田园综合体的整体规

     划; 同时借助高铁经济大力发展物流业,随着“腾笼换鸟”,今明 2 年内,共可腾出建设土地 700 亩。

     三、**片区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是整个村庄各项资源,突出生态宜居。**村通过**区第一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158户居民全 部搬迁新居,人均楼房面积 58 平方米,目前**街道的大埠村一期村改工程 5.4 万平方米楼区已建成,居住 小区也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正在加快核心区 3 个村的迁村并点工作,同时规划建设 3.8 万平方米的高 层住宅小区。为进一步处理社区居民生活污水,修建处理规模为 400 立方米/天的污水处理站,通过地下管网排放到污水处理站统一进行清洁处理,将为保护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引进特色农业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内 360 余亩的大棚有机蔬菜,康汇源生态农业,绿达景观、华裕实业、农润养殖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先后进驻,增加村集体收入 130 万元。去年村里还成立了供应链公司,村集体控股,村民自愿入股,公司当年就盈利 80 万元。

     三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净化美化乡村环境。**片区投资 520 万元,对汇源、汇鑫 2 条主要道路重 新整修; 投资 60 万元,为居民区接通天然气管道; 投资 600 万元,对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全部上档升级; 今年投资 850 万元,对片区 4 个村实施乡村连片治理工程,预计硬化路面8200平方米,粉刷墙面4.5万平方米,安装太阳

     能路灯 80 余盏等,从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方面全面提升,全力打造城乡环卫 一体化精品片区。

     【篇三】

     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 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 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村 **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 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 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 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 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为解 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 劳动力。村里还开辟 40 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 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 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 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 4700 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不仅获得巨大的 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的苗木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目前,永联村正在规划建 设 3000 亩高效农业示范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效农业加快 发展。

     近年来,**村先后共投入 2.5 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 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 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 7573.7

     万元。村里建设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张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 乡村旅游区。

     【篇四】

     一、村基本情况 **街道农科村位于街道办西首一公里,县道淮三路西侧。全村四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 1360 人。党员 44 名,耕地面积 1306 亩。土地实行有偿流转 400 亩,主要以青椒种植为主,占全村总面积 的三分之一。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行其他产业,增加群众的收入。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先进 党组织,目标考核先进村,被区、市评为文明村。2009-2011 年度区文明村、2012-2014 年**市文明 村、2012 年**市创建文明村先进村、2013-20**年省级文明村光荣称号、20**年成为**区新农村建 设“四星村”。20**年 9 月被省评为文明村,20**、20**区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星村”。

     二、发展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1、抓党建阵地建设。打造五星级村部,便民服务中心,现有面积 430 平方米,设老年活动室、 健身室、图书室、文化娱乐室、服务大厅。集中挂牌、办公,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响应区组织 部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高效打造党建 “十个一”工程。

     2、评比“五星”党员户。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仲美兰户被评为 20**年区“五星”党 员户,活动地开展有效提高了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让每一名党员真正认识到我是一名党员,是 一面旗帜,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 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创业创新能力,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自学相 结合的办法,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远程教育、专题 讲座、走进道德讲堂等形式,使广大党员增长知识,大大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 我评判,列出正、负面清单,对照整改,取长补短,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加强。

     三、近些年来村振兴发展变化 1、道路绿化、亮化工程。两年来共投资 28 万元,结合环境治理对赵庄组、杨庄组、村四级路 进行了绿化、亮化。方便了群众的晚间出行,美化环境,拉近城乡距离。经过几年的努力,所有 庄、组与主干道硬化率达到 95%,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2、生态环境治理。投入 30 万元对全村所有庄、组进行了综合治理,实行长效保洁,村庄面貌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上级部门考核、督查中均达优秀等次。

     3、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培植以杨庄组、赵集组、孙庄组为重点高效农业共 240 亩,几年来共 办培训班 13 期,培训 420 人次,下发相关农技信息资料 1700 余份,协调资金55 万元,新增外出务工人员 150 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9600 元。

     4、扶贫帮扶工作。村共有建档立卡户 47 户 103 人,通过结对帮扶,落实合适工作等措施,目前 已有 4 户脱贫,通过产业扶持、技术扶持,到 2020 年一定能够全面脱贫。

     四、集体经济项目和村居特色产业 1、集体经济增收。近两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动脑子、想办法,新建十间门面房对外招租,年 收入达 4 万余元。村集体先后引进了“华恒包装”、“南辰机械”、“先达液压有限公司”、“兴业铸造有限 公司”、“汇力液压有限公司”、“**浩邦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农科村,解决了上百口村民的就业问 题,有力解决了村集体办事难问题。20**年 8 月,在原袁集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成功引进了昊瑞 物流有限公司,使得村可用财力达 40 万元,现有 14 家中小企业入驻村。5 家总部经济,使得村可持 续集体经济达 70 万元。

     2、发挥村内水资源优势。利用 70 亩地取土,利用 1-2 年时间大力打造以生态养

     殖、休闲垂钓、 农家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民致富,集体征收,为美丽乡村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篇五】

     近年来,**区**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 困群众”的殷切嘱托为动力,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将脱贫攻坚工作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根本途径,积极探索“乡村很大旅游、能人引领、租赁返聘、集体反哺、抱团发展、培训造血、电商扶贫”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坚 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乡 287 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 100%,户均年增收 6000 元; 同时,对接外乡贫困户 196 户,保证贫困户每年增收 2000 元-4500 元。

     聚焦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强起来 为了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乡聚焦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 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旗、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造血”的方...

    推荐访问:山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山西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