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党课下载
  • 党史学习
  • 振兴乡镇
  • 工作汇报
  • 不忘初心
  • 规章制度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共同富裕
  • 脱贫攻坚
  • 整改报告
  • 工作要点
  • 对照材料
  • 调查报告
  • 教育整顿
  • 观后感
  • 申请书
  • 讲话稿
  • 致辞稿
  • 评语
  • 口号
  • 发言稿
  • 读后感
  • 治国理政
  • 学习强国
  • 公文范文
  • 深圳市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12-25 09:30:12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到民生和人民安居的大事,尤其是近年来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导致深圳市地质地理环境的变异,进而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尤其是泥石流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深圳市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研究就显的格外重要。文章中既对深圳市的地貌和环境做了调查也分析目前深圳市泥石流地质灾害,并针对地质灾害情况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这既可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看参考的依据,也为地质灾害防治部门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研究

    1 绪论

    1.1 深圳市地质灾害的研究背景

    深圳地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靠近海域且降雨量充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上改革开放后经济急速发展,城市大幅度建设等人类的对自然的改造幅度巨大带来的明显地质环境问题,存在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多、群发性、高隐蔽性、高突发性和时间上的集中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深圳地区泥石流、崩塌等突发地质灾害共造成四百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地质灾害在学术上的定义是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引起,可以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质作用类灾害。在生活中通常给人们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的是突发类的灾害,因其是突如其来的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结束灾害过程,所以在预报和监测方面具有较大困难,常常会使人防不胜防、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这一类的灾害主要有火山喷发、塌坡、泥石流和地震等,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前兆不明显。

    在我国因地理原因有很多地方地质灾害多发且分布极广,深圳就是这类地区的代表之一。近年来深圳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稳步进行,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研究就是要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其潜在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将是十分巨大的。

    1.3 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泥石流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此后,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但由于其极具复杂性,在泥石流学科研究中,每取得一点进展研究者都要付出极高的代价。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生产、科研单位先后作了不同程度的工作,通过地质调查、航空卫星照片、物探、钻探、试验测试等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06年初所进行的斜坡类地质灾害普查资料和部分边坡危险性评价报告及区内的工程建筑地质勘察报告。深圳市内至今尚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最初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仅限于单沟流域,80年代末开始对泥石流进行区域危险度评价。1995年以后,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区划原则考虑相似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等,多因子综合考虑,克服了权重法本身由于硬性的取值代表性不好的缺点。综合评价模型属于经验模型范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推理和统计方法建立的评价模型。

    2 深圳市的地理与地质环境背景

    2.1 地理环境背景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隔大亚湾与惠东县的平海半岛相望,南以深圳河为界与香港毗邻,西临珠江口伶仃洋,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深圳市泥石流类型主要为火成岩单沟泥石流,大部分沟谷内无常年流水,且植被茂盛,松散堆积物少,诱发泥石流的外动力主要为暴雨。所以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查明的潜在泥石流沟的分析,运用合适的方法,对调查区域泥石流进行预测更具有实际意义。

    2.2 地质环境背景

    深圳市是因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一座海滨城市。在市区的东西两边主要分布着花岗岩,在中间则以变质岩居首,部分地区分布有砂岩、泥岩及变质的板岩、粉砂岩,深圳大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构造形迹。滑坡这一突发式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市区的中部。在市区东西两部分变形主要为岩质崩塌、落石和坍塌等坡面变形,在砂岩、泥岩地区则多发滑坡。地质灾害通常都是因地质上的构造引起的,而深圳大断裂的两边正好是地质灾害多发地。

    3 泥石流灾害的研究

    3.1 深圳市泥石流灾害的情况及其影响

    由于深圳市近几年来城市规划幅度较大,多个地区都存在大面积的建设工程由于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加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新形成了各种斜坡、建筑垃圾成堆乱放等加之深圳的降雨量较大,雨季持续时间较长等情况造成泥石流频发。深圳市泥石流的两大特征:灾害一触即发,反应时间较短;多地区同时发生泥石流地质,规模较大,破坏力强。深圳市多次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泥石流地质灾害开展调查与研究,也出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虽然已将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的大幅损失降低,但是由于人员的限制,调查研究工作进展较慢,一些新的技术也未应运与泥石流的监控和预防中。

    泥石流的危害程度极为严重。它通常比滑坡、洪水、崩塌单发时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它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危害,主要有泥石流发生后大量泥石会冲毁房屋,直接淹埋人畜、良田等。二是对交通、公共设施的危害,主要有冲断公路、桥梁,淹埋行驶的车辆,造成交通瘫痪和交通事故。三是对矿山、生态景观、人文建筑遗产等危害。泥石流多数发生在山坡,可直接填埋山下矿山出口,破坏坑道,严重时导致矿工死亡、矿山报废。其对山中的千年古寺会造成毁灭性的、不可恢复的破坏。城市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2 造成泥石流的原因研究和防范举措

    泥石流只要同时满足地理环境、物质条件和触发的因素等就易发生。通过对深圳部分地区潜在泥石流的调查及勘查成果中不难分析出泥石流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水源条件,诱发因素主要为水源、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其中水源条件既是泥石流形成条件,又是诱发因素。由于地质灾害成因本身复杂性很高,演变过程通常又都是动态的、影响因素较多、作用方式复杂;而另一方面预测又分阶段性和颇具多样性。所以深圳市的灾害防预工作还需加强和进一步完善。

    3.2.1 加强灾害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强化对地质灾害的成因研究和调查工作是目前有效解决泥石流危害的最有效方法。不仅要研究深圳市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条件,还要对形成泥石流的地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多发地形一般具有坡陡、沟深、易汇聚大量水源的特点。而且这些地区大多分布着碎屑岩、浅变质岩和风化严重的花岗岩,它们的坡面、槽底和溪沟多堆积有大量的废石碎土。将这些符合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地区作为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控区域,建立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案,要深入的了解深圳市地质特点,根据调查数据来制定适应于泥石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3.2.2 利用最先进技术建立泥石流的监测、预警系统

    泥石流的形成有三大形成因素,其中当我们做好地理条件的统计和调查后,对地理环境条件做好防控后,就要对重点易发地点实行全面的监控,利用最先进的检测技术来建设泥石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重点放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因素上,特别是在强度暴雨上,因为有研究表明日雨量超过暴雨标准(日雨量≥50mm)可能产生泥石流,日雨量大于70mm时,可导致多沟齐发的严重后果。泥石流地质预警系统要一定要有可靠的天气预报作为依据。而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最后还要有多套紧急预案,方便在泥石流发生后根据紧急预案来快速实施抢险就灾工作,以便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只有我们将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预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将泥石流地质灾害给我们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2.3 将灾害防治与美化环境结合进行

    根据可靠的调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随着深圳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逐渐加大,主要体现在不合理的乱挖、乱踩、随意堆放弃土、弃渣、对森林植被滥伐乱垦等现象,当出现恶劣天气如长时间暴雨就会渗入被破坏了山坡表层,从而破坏边坡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的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要想从根本上消除泥石流地质灾害就必须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以建设美丽宜居城市为目标,综合利用预应力锚索框架辅以框架内植草绿化的技术、高陡度锚索框架辅以花池绿化技术、锚杆框架辅以加筋草墙技术等轻型柔性支挡防护技术等来治理美化城市环境,还我们一座鸟语花香的现代宜居美丽城市。

    3.2.4 完善工程监管体系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对深圳市正在建的大型土建工程包括建设大型的铁路运输线路、大型的拆迁重建楼盘、开发建设公益性的河道、公路等要实行全面的工程监管体系。尤其是对开发利用带来的大量废土废碴弃于山坡和溪沟河床等行为要坚决杜绝。特别的大型的土建工程持续时间比较长,必然会经历雨水的冲刷。因此要全面监管这些新产生的山坡避免灾害的发生。

    4 其它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

    4.1 深圳市其它地质灾害的情况

    结合深圳市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成果,按地质灾害成灾机制和发育特点,深圳市现有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为斜坡类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海水入侵地质灾害及断裂活动性地质灾害四类。经实地分类核实,深圳市现有斜坡类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05处,其中崩塌245处、滑坡138处、不稳定斜坡522处;岩溶塌陷28处;海水入侵面积约133km2。

    4.2 深圳市其它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深圳市的存在的四类主要地质灾害建议施行以下措施:一是以避让为主,以疏导治理为重点治理措施,首先根据深圳市的地质普查后结论,划定地质灾害重点发生区域,在雨季来临前或是灾害预警后采取积极疏散群众,紧急撤离的措施来避免对人和财产的损失。疏导的治理方式指像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前要可能发生的山坡上开挖出水渠,尽快将所下雨量排出灾害易发区域。二是要综合防治。地质灾害发生产生的原因较多,我们不仅要做好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而且要中点防治灾害易防区、建立紧急预案的准备工作和努力恢复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采间的平衡关系。

    5 结 论

    深圳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这一千多万人生命财产的大事,因此我们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高深圳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济南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J];济南政报;2011年11期

    (2) 刘维.加强地灾防治 保障群众安全———部地质环境司负责人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12期

    (3) 汪民.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16期

    (4)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调研组;构建四大体系 提高地灾防治水平——关于加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14期

    (5) 秦炎福;何恩节;官邦贵;陈廷利.皖北煤炭矿区地质灾害卫星遥感监测[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推荐访问:泥石流 深圳市 地质灾害 调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