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自查报告 党建材料 策划方案 教案设计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
  • 事迹材料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疫情防控
  • 思想汇报
  • 自查报告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教案设计
  • 范文大全
  • 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10篇

    时间:2022-10-26 17:15:10 来源:正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正远范文网手机站

    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10篇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课程背景】 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一直强调对公民权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10篇

    篇一: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 3 3 课时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课程背景】

     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一直强调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而公民权利的基础就是人权。六年级学生对人权往往只有浅显的感性认识,人权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人权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由于小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障自己的人权,对人权保障缺少深入透彻地理解和法律体系上的掌握,甚至对人权有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基本权利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本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学生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培养学生的人权理念和宪法意识。

     【教 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第三课时,主要介绍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设计理念】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和抽象性强,似乎与学生生活难以发生具体联系。因此本课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一些图片、短视频、新闻热点等,分层设置探究问题,通过三个板块的学习,层层递进,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二)能力目标 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三)知识目标 理解人权的含义,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知道我国在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方面的发展。

     (四)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国家意识、担当意识、人权意识的现代公民。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了解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2.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时事热点视频 【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时政热点,知保障人权

     1.时政热点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是深圳市宝安区碧头文武学校的梅滢老师,很高兴能在这

     里和大家一起学习。现在,让我们先进入“时政热点小课堂”一起来看一段时政新闻,看完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郑州遭遇洪水的片段+国家对郑州防汛救灾的指示+解救受困群众片段)

     师:看完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同学怎么说。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非常的有道理,在天灾面前,中国政府永远走在最前线,体现了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安全权,全力维护着人民的利益。保障着人民的“人权“。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人权”相关,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 3 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出示课题)

     2.理解人权。

     师:什么是人权?(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找。

     师: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课件出示)(每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国人)人权又包含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

     个人人权:指个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课件出示)

     集体人权:指群体、集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等权、环境权、和平权等。(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以郑州灾情的时政热点切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看时政热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起到了一定的时效性,从而在不同的观点中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视,为引出课题做好铺垫。并对人权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板块二:品课堂材料,知发展成就

     1.出示材料一(文本),小记者播报,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让我们进入小记者讲坛,一起来听听这位小记者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材料,让学生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通过让小记者播报的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性。)

     2.出示材料二(视频),了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

     师:国家为了促进和保障人权,还多次修订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你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不仅正式发布实施,主要目标也如期实现了。(播放相关新闻)

     生 1:我感觉人们在天灾面前真的是太渺小了,诺大的郑州就这么被洪水冲刷了,生命真的太脆弱了。

     生 2:面对灾难,人民子弟兵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地冲进洪水里,只为解救受困人民,有的甚至在抗洪救灾中壮烈牺牲,他们真是太伟大了,向他们致敬!

     生 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我真庆幸自己生在如此重视人民生命的国家。(ppt 出示)

     材料一:

     2004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师:《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顺利发布,可以说是给我国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保障,请大家仔细对照课本第 39 页《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 年)》目录,尝试勾选出自己现在所享有的人权吧!

     3.出示材料三(文本),小记者解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目标。

     师:勾选完自己现在享有的人权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的目标有哪些?在这里,老师又邀请了一位小记者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几大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怎么说。(小记者解读)

      师:谢谢这位小记者带来的解读,同学们,通过看《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的相关新闻,我们发现以上五大目标我国均已如期实现,有的指标甚至超额完成,由此可见,我国在人权事业的发展是如此之迅速。让我们竖起大拇指,为我们的祖国点个赞吧!

     (【设计意图】通过看《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发布的相关新闻,并结合相关目录,以小记者解读的方式,加强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上所做出的努力,增强学生的人权意识)

     4.出示材料四(书本 P40 页活动园内容),了解世界人权日,并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 年)》目录,找找他们分别说的是哪项人权?并说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师:12 月 10 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一天, 红领巾小学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请你对照各位同学,你们好!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的几大目标。《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总共有五大目标。

     第一: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也就是指普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二,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也就是说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第三,充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强化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第四,深入开展人权教育。我国将人权教育与国民教育、全民普法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权精神内涵,培育全社会尊重人权的文化。

     第五,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工作。我国认真履行人权条约义务,深入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工作;广泛开展人权对话、交流与合作,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人权技术援助。

     以上就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五大目标的详细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 2020 年)》 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ppt 出示 p40 活动园的内容)

     ppt 依次出示图片:

     图 1——受教育权 图 2——享有文化权 图 3——知情权与参与权 图 4——健康权利 图 5——少数民族权利 图 6——人身权利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权保护事例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怎么说。(ppt 出示,学生发言以录音呈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园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人权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自己享有的人权是受到国家尊重和保护的,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为保障人权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录音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还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国家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为下文激发爱国情怀做好了铺垫。)

     5.出示材料五,(视频《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了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师:感谢这几位同学的分享。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ppt 出示)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播放视频《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相关新闻,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在人权事业上的发展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6.出示材料六(我国再次当选 2021-2023 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视频),了解我国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师:通过看视频,我们发现,我国不仅在稳步发展着中国人权事业,还推动着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师:我们再来看一则我国再次当选 2021-2023 年联合国理事会成员的相关新闻。(我国再次当选 2021-2023 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视频)

     师:我国为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认真履行国际人权条约义务,积极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获得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以及我国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地高度肯定。因而才再次当选 2021-2023 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生 1: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在保护人权,体现了公民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力。

     生 2:疫情期间,国家采取的防疫措施也是在保护人权,体现了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生 3:我妈妈的公司,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上都会给女员工发放福利,也属于保护人权,体现了妇女的权利。

     生 4:我们每年都可以过“六一”儿童节,体现了我们享有儿童的权利。

     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 20 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ppt 出示)

     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鼓鼓掌,表示祝贺吧!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连线的方式,把活动园中出现的公约与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ppt 出示 41 页活动园)

     师:每种公约我们都可以通过找关键字的方式将它和与之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连对了没有。(标红关键字)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以这两年来经历的疫情防控事件为例,我国有效控制疫情的方法在国际人权理事会上进行分享,足以彰显我国在积极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地发展。以及再次当选 2021-2023 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证明我国在推进国际人权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这两个视频的切入,更加加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情感。)

     板块三:说身边小事,激爱国情怀

     1.拓展升华。

     师:国家为保障我们的人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公民的你,打算为祖国做些什么?(学生思考)(课件出示三个学生的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小事,来增强学生的人权意识,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2.回顾课堂。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人权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进入“人权知识小检验”吧!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我国各级国家机关积极树立(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课件出示内容,让学生进行填空)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对本堂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地回顾,还让学生共同参与,推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

     3.课后作业:课后与爸爸妈妈交流,在疫情复发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权和尊重他人的人权?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权的重要性,既要保护自己的人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权,自觉将尊重人权落实在行动中。请同学们课后与爸爸妈妈交流,在疫情复发后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权和尊重他人的人权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贴合当下疫情复发的情况,来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付诸实践,真正学会尊重和保障人权。)

     4.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取得伟大成就,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小小的力量吧!今天的课程就到这啦!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生 1: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要好好学习,珍惜国家给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生 2:我会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生 3:我要好好锻炼身体,将来能够以强健的体魄保卫祖国,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

      取得

     成就

     人权 保障

      推动

     发展

     【本课的创意性】本课主要以时政新闻为切入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以图文并茂、丰富多样的素材来进行每一部分的内容授课,为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材料并说看法,由于是录播课,为了避免老师一人讲授的单调性,通过...

    篇二: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 学 计 划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2020-2021 年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需求,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一些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学分析 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二单 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 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 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 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教师首先自己要,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机构、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了解自己受到哪些加法律的保护,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决心和毅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

     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

     三、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 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 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 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 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 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 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 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日

     期 教

     学

     进

     度 节

     次 备注 1 9.2——9.6 第一单元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3

     2 9.9——9.13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 中秋节 3 9.16——9.20 2、宪法是根本法 3

     4 9.23——9.27 2、宪法是根本法 3

     5 9.29——9.30 第二单元 3、公民意味着什么 2 国庆节 6 10.8——10.12 3、公民意味着什么 3

     7 10.14——10.18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8 10.21——10.25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9 10.28——11.1 第三单元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0 11.4——11.8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1 11.11——11.15 6、人民代表为人民 3

     12 11.18——11.22 6、人民代表为人民 3

     13 11.25——11.29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3

     14 12.2——12.6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3

     15 12.9——12.13 第三单元 8、我们受特殊保护 3

     16 12.16——12.20 8、我们受特殊保护 3

     17 12.23——12.27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3

     18 12.30——1.3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2 元旦 19 1.6——1.10 期末复习 3

     20 1.13——1.17 期末复习 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重点 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难点 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使用导入语直接导入。

     讲授新课 【法律是什么】

     1、展示图片:

     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 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 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 1:

     (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6、归纳 2:

     (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 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法律与道德】

     1、探究与分享: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 (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

     2、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思考。

     说说自己对法律的理解。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作为小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情景做出判断。

     思考、讨论。

     谈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的感悟。

      以具体的情景作为材料,让学生正确区分道德、法律和纪律,并从具体事例中去思考、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理解。

     3、播放视频:《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 4、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7、道德无用论:有人说,法律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强调道德了。你觉得道德有没有用呢?(辩论)

     8、女子买 18 件衣服旅游后退货,律师:无损可退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做法的?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之外,我们应该怎么做? 9、总结: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0、小拓展: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

     比较、归纳。

     辩论。

      思考。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从辩论中认识到道德的作用,并形成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的正确观念。

      课堂小结 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总结提升 板书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1、法律保护权利 2、法律规范行为 3、法律与道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法律认同感,培养法律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法律常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简单区分各种行为对应的法律。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能够判断一种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法律。

     重点 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

     难点 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场景与哪些法律有关? 抢答。

     图片思考导入。

     讲授新课 【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1、小组竞答:我们公民都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我国有哪些法律呢? 2、播放视频《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3、法律无时不在: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法律无处不在:图片展示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法律无处不在:我们无论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当中,都有相关的法律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

     6、小采访: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涉及哪些法律。

     抢答。

      采访、分享。

      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视频认识到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时时刻刻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通过不同场景中的法律认识到我们生活处处都有法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受到法律 的 保 护 和 约束。

     (1)我的姑姑是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我的叔叔是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7、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都有法律的踪迹、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8、学以致用: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课本第 8 页活动园)

     【刑法、民法、行政法】

     1、认识我国的三大实体法: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

     2、我当小判官:请你判断一下,嫌疑人王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触犯了什么法律? 3、判断结果: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刑事拘留,他触犯了《刑法》。

     4、解释:什么是刑法。

     5、七嘴八舌: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吗?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犯罪行为都有哪些? 6、阅读角:课本第 6 页。

     7、餐饮公司侵犯杨颖肖像权,被判赔 100 万并道歉:你知道该商家的行为是触犯了哪部法律吗? 8、解释:民法是什么。

     9、相关链接:课本第 6 页。

     讨论:你见过合同吗?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签订合同呢? 10、新闻:建筑工地不少民工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11、律师提醒:劳动者谨记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

      判断,连线。

     思考,判断。

      说出自己知道的犯罪行为。

     思考,判断。

     讨论,认识合同重要性。

      通过连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加深对法律规范和保护功能 的 认 识 和 了解,树立生活离不 开 法 律 的 意识。

     初步认识刑法与犯罪行为,并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走犯罪的道路。

      初步认识民法,懂得要适当地签订合同,以维护自 己 的 合 法 权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事、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作用,在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依法维权。

     重点 了解法律的作用。

     难点 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律武器。

     12、说一说、看一看:生活中的合同。

     13、温馨提示: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14、解释:什么是行政法。

      课堂小结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有序、更加和谐美好。

     总结提升 板书 生活与法律 1、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2、认识三大实体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生活小镜头:假如你是小郑,你可以怎么做?你的依据是什么? 2、导入语: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

     思考。

      情景导入。

     想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法律为我们提供保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法律的作用了吗?法律都有着怎...

    篇三: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 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2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知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3、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法律。

     4、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重点:

     认识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法律,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难点:

     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国家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课本插图,法律案例等。

     预习要求:

     课前与爸爸妈妈交流交流,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哪些法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暑假中,老师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小明爸爸妈妈离婚了,小明跟妈妈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爸爸每个月都会支付小明的生活费,可是爸爸再婚之后又生了一个小孩,就不再支付小明的生活费了。你们说小明的爸爸做的对吗?为什么?这时候小明又该怎么办呢?

      3 2、学生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出本课话题:是的,小明的爸爸做的是不对的,他没有对小明尽抚养的义务,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这时候小明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在生活中,如果有人侵犯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就可以利用权法律来维护我们自身的权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法律方面的常识。

     3、板书课题: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二、法律是什么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关于法律你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法律的知识。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对法律的知识了解的还不真不少,法律在生活中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些事情都与法律有关吗? 2、教师出示课本第 2 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图片上的内容,想一想这些活动和法律有哪些关系? 预设:

     图 1: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依据《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乘客对提供服务的承运人有权依据自己的损失要求承运人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依据《保险法》《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六条,承运人应当参加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的保险公司,对承运人过失造成的第三方损失负有赔偿责任,故承保承运人责任险的保险公司与学生产生赔偿关系等等。

     图 2: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包含医患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医患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医患之间的消费关系,医患关系属于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由宪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医疗准入与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含资格、处方与医疗事故认定)等调整。

     3、引导:除了课本上的这两个活动和法律有关之外,还有哪些活动也和法律有关呢? 预设:

     同学们到学校上学。

      4 人们到超市购物。

     用手机发微信…… 教师小结:是啊,这些活动都会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在法律的规定之下,我们的家都享有哪些权利呢? 4、出示课本第 3 页上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了解法律规定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5、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法律规定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并做相应的简单介绍。

     预设: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以及取得赔偿的权利、政治权利、劳动权利等等。

     教师小结:在法律的规定之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等各种权利。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我们就可以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6、过渡:其实,法律不但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让我们学习知识,快乐成长,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出示课本第 3 页的下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两幅图上有什么内容?规定我们要履行哪些义务?(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出示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7、法律规定我们除了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之外,还规定了我们要履行哪些义务? 预设:

     1)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3)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6)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5 8、教师出示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法律规定我们要履行的义务。

     9、全班交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小组的其他同学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且把本小组的意见汇总起来,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预设:法律和纪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1)法律是国家制法机关制定的,纪律是单位自己制定的。

     2)法律是按层次制定的,纪律是不分层次的。

     3)法律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纪律在本单位有效。

     4)法律有权力机构做保障而实施,纪律考本单位组织实施。

     5)违法法律有相应执法机构处罚,违法纪律本单位内部处理。

     10、过渡:法律与我们学校的纪律是不一样的,同时,法律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道德也是不一样。

     出示课本第 4 页的“阅读角”《道德与法律》一段文字,了解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1、训练题 请大家辨析一下,下面哪些规定是纪律?哪些规定是道德方面的?哪些规定是法律方面的?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上课要遵守纪律。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要给老弱病残幼让座。

     作为学生,我们要到学校接受 9 年义务教育。

     12、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法律和纪律、道德都规范者我们的行为,不过法律和纪律、道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生活与法律 1、教师引导:法律有非常强大的作用,他调整着社会关系,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6 2、出示课本第 5 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 4 幅插图的内容,并想一想这 4 幅插图中涉及哪些法律? 预设:

     图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图 2:马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图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图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除了我们书上列举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到哪些法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的法律。

     预设:

     到旅游景点去旅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乘坐公共汽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到网吧玩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四、课堂总结 总之一句话,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还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概念、特点及内容,知道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2、通过学习,知道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3、认识的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7 教学重点:

     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概念,体会法律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懂得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哪些权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法律案例,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哪些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起着怎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法律,知道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法律的身影,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要履行哪些义务?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到哪些法律?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大家学习有关法律方面的常识。

     3、板书课题: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二、生活与法律 1、认识刑法 教师引导:法律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刑法,二是民法,那么什么是刑法呢?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第 6 页的内容,了解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

     历史小知识 出示课本第 6 页的阅读角《约法三章》的故事,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约法三章的内容。

     教师:约法三章这个典故发生在距今 2000 多年的西汉时期,这应该是中国刑法的一个典范。这里面规定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个规定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有效的。不过,我国现在的刑法更全面,更完善,规定了 400 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等,全方位的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2、了解民法 出示课本第 6 页的民法概念,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民法的概念及民法的内容。

      8 相关链接 出示情境题课本第 6 页,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事例的内容,初步认识到买卖双方签订合约是属于民法内容。

     出示课本第 7 页的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认识到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以及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等行为都是属于民法内容。

     列举生活中的民法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哪些是属于民法内容。

     案例一:2014 年 9 月 23 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一 90 后男子徐某应聘到桂平市某陶瓷公司担任原料车间的粉仓工人,当时双方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14 年 10 月 2 日,刚正式上岗满十天,徐某就在工作时被机器皮带绞伤,后被送至桂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肱骨骨折。公司能否以双方不存在合同关系为由拒绝给予工伤赔偿?日前,广西桂平市人民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中对该具体问题作出了解答: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被用人方形成了劳动关系。

     案例二:近期王先生在邯郸市一大型超市购买了步步高牌的 DVD 机。在使用几天后,发生读碟不能的毛病。无奈,他找到步步高的专业指定维修商,维修商经检查说:这台机器是假机器,不是步步高厂生产的。而后王先生凭发票找到超市,超市说是组装的。几次解决不妥,王先生反映到某新闻媒体,通过媒体的介入。该超市作出了退还王先生原购机的钱款,并免费为王先生换同型号的真机一台。

     3、行政法 过渡: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那么什么是行政法呢? 出示课本第 7 页的下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了解行政法的有关知识。

     教师小结: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生产生活的秩序。

     4、课堂训练 出示课本第 8 页的活动园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并做一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5、讨论交流:这两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的一些法律,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呢?

      9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做好记录,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涉及的法律也比较多,如主要的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等很多的法律。由此可见,法律法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三、法律作用大 1、大家平时喜欢下棋和踢足球、打篮球等游戏和比赛吗?那么在平时的平时下象棋、踢足球、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要遵守规则呢?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平时下象棋、踢足球、打篮球等游戏过程中也要遵守规则,否则这些活动就无法进行。

     教师引导:是的,如果没有规则,这些游戏活动就无法进行,人和人就无法正常的交往。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就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出示课本第 9 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并说说这两幅图中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什么作用? 预设:

     左图——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就有了著作权,所有人转载、刊印、使用这篇小说都需要得到她的同意。

     右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的一条规定,主要还是倡导性的,并未写明罚则,于 2011 年 2 月 14 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 2011 年 5月 1 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篇四: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 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

     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 110 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教学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2 宪法是根本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幻灯片,情景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出示图片:打击犯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出示图片: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 活动一:知识抢答一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 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 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板书设计 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 教学反思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施宪法目的是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所以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

     教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 23 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 25 页相关链接)

     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板书设计 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了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包括两目:第一目“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第二目“自觉承担责任”。主要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承诺就意味着责任,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慎重许诺:另一方面,要只带有了过错,不应逃避或推卸责任,而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过错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知道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还需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 教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

     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 1、故事导入 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

     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成为你们的习惯,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

     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权利的范畴 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 1 情景 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

     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 2, 课件出示案例 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 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

     课件出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名读。

     6、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希望法律改变你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做合格公民,做国人骄傲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

    篇五: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编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1. 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 教学计划

     第一部分: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

     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

     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

     ㈡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

     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㈢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有 XX 人,其中男生 XX 人,女生 XX 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㈣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

     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㈤ 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2019 --0 2020 学年

     第一学期

      六年级教学进度表 章 节 题

     目 课 时 自

      至 备

     注

     第 一 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6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

      2 宪法是根本法 2

      第 二 单元 我们是公民 6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2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我 们 的 国 家 机构 6

      第 三 单元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2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2

     7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2

      第 四 单元 法 律 保 护 我 们健康成长 6

      8 我们受特殊保护 2

      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2

     期末复习

     第二部分:全册教学设计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 110 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教学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2 2 、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

     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情景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出示图片:打击犯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出示图片: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 活动一:知识抢答一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

    篇六: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教 学 设 计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2020-2021 年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需求,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一些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学分析 教材编排分为四个单元: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二单 元(我们是公民),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 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 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文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 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教师首先自己要,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机构、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了解自己受到哪些加法律的保护,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决心和毅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

     三、教学目标:

      1. 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 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 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 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 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

     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 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 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 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六、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周次 日

     期 教

     学

     进

     度 节

     次 备注 1 9.2——9.6 第一单元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3

     2 9.9——9.13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 中秋节 3 9.16——9.20 2、宪法是根本法 3

     4 9.23——9.27 2、宪法是根本法 3

     5 9.29——9.30 第二单元 3、公民意味着什么 2 国庆节 6 10.8——10.12 3、公民意味着什么 3

     7 10.14——10.18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8 10.21——10.25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9 10.28——11.1 第三单元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0 11.4——11.8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

     11 11.11——11.15 6、人民代表为人民 3

     12 11.18——11.22 6、人民代表为人民 3

     13 11.25——11.29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3

     14 12.2——12.6 7、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3

     15 12.9——12.13 第三单元 8、我们受特殊保护 3

     16 12.16——12.20 8、我们受特殊保护 3

     17 12.23——12.27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3

     18 12.30——1.3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2 元旦 19 1.6——1.10 期末复习 3

     20 1.13——1.17 期末复习 3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

     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

     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 110 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教学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

     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2 2 、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情景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

     出示图片:打击犯罪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出示图片:宪法 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

     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

     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 活动一:知识抢答一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 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 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板书设计】

     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 【教学反思】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施宪法目的是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所以在整

     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1 .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

    篇七: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知道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3、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法律。

     4、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重点:

     认识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法律,我们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学难点:

     认识到纪律、道德和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要遵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国家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课本插图,法律案例等。

     预习要求:

     课前与爸爸妈妈交流交流,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哪些法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暑假中,老师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小明爸爸妈妈离婚了,小明跟妈妈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爸爸每个月都会支付小明的生活费,可是爸爸再婚之后又生了一个小孩,就不再支付小明的生活费了。你们说小明的爸爸做的对吗?为什么?这时候小明又该怎么办呢? 2、学生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出本课话题:是的,小明的爸爸做的是不对的,他没有对小明尽抚养的义务,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这时候小明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在生活中,如果

     有人侵犯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就可以利用权法律来维护我们自身的权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法律方面的常识。

     3、板书课题: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二、法律是什么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关于法律你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法律的知识。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对法律的知识了解的还不真不少,法律在生活中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些事情都与法律有关吗? 2、教师出示课本第 2 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图片上的内容,想一想这些活动和法律有哪些关系? 预设:

     图 1: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依据《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乘客对提供服务的承运人有权依据自己的损失要求承运人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依据《保险法》《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六条,承运人应当参加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的保险公司,对承运人过失造成的第三方损失负有赔偿责任,故承保承运人责任险的保险公司与学生产生赔偿关系等等。

     图 2: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包含医患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医患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医患之间的消费关系,医患关系属于特殊的民事法律关系。主要由宪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医疗准入与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含资格、处方与医疗事故认定)等调整。

     3、引导:除了课本上的这两个活动和法律有关之外,还有哪些活动也和法律有关呢? 预设:

     同学们到学校上学。

     人们到超市购物。

     用手机发微信……

     教师小结:是啊,这些活动都会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在法律的规定之下,我们的家都享有哪些权利呢? 4、出示课本第 3 页上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了解法律规定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5、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法律规定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并做相应的简单介绍。

     预设: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以及取得赔偿的权利、政治权利、劳动权利等等。

     教师小结:在法律的规定之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等各种权利。在法律的保护之下,我们就可以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6、过渡:其实,法律不但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让我们学习知识,快乐成长,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出示课本第 3 页的下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两幅图上有什么内容?规定我们要履行哪些义务?(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出示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7、法律规定我们除了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之外,还规定了我们要履行哪些义务? 预设:

     1)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3)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6)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8、教师出示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法律规定我们要履行的义务。

     9、全班交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小组的其他同学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且把本小组的意见汇总起来,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预设:法律和纪律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1)法律是国家制法机关制定的,纪律是单位自己制定的。

     2)法律是按层次制定的,纪律是不分层次的。

     3)法律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纪律在本单位有效。

     4)法律有权力机构做保障而实施,纪律考本单位组织实施。

     5)违法法律有相应执法机构处罚,违法纪律本单位内部处理。

     10、过渡:法律与我们学校的纪律是不一样的,同时,法律和我们平常所说的道德也是不一样。

     出示课本第 4 页的“阅读角”《道德与法律》一段文字,了解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1、训练题 请大家辨析一下,下面哪些规定是纪律?哪些规定是道德方面的?哪些规定是法律方面的?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上课要遵守纪律。

     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要给老弱病残幼让座。

     作为学生,我们要到学校接受 9 年义务教育。

     12、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法律和纪律、道德都规范者我们的行为,不过法律和纪律、道德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生活与法律 1、教师引导:法律有非常强大的作用,他调整着社会关系,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2、出示课本第 5 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 4 幅插图的内容,并想一想这 4 幅插图中涉及哪些法律? 预设:

     图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图 2:马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图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图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除了我们书上列举的这些,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到哪些法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的法律。

     预设:

     到旅游景点去旅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乘坐公共汽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到网吧玩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四、课堂总结 总之一句话,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还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概念、特点及内容,知道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2、通过学习,知道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3、认识的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重点:

     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概念,体会法律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懂得法律保护了我们的哪些权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法律案例,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哪些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起着怎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法律,知道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法律的身影,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要履行哪些义务?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涉及到哪些法律?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大家学习有关法律方面的常识。

     3、板书课题: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二、生活与法律 1、认识刑法 教师引导:法律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刑法,二是民法,那么什么是刑法呢?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第 6 页的内容,了解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

     历史小知识 出示课本第 6 页的阅读角《约法三章》的故事,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约法三章的内容。

     教师:约法三章这个典故发生在距今 2000 多年的西汉时期,这应该是中国刑法的一个典范。这里面规定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个规定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有效的。不过,我国现在的刑法更全面,更完善,规定了 400 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等,全方位的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2、了解民法 出示课本第 6 页的民法概念,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民法的概念及民法的内容。

     相关链接

     出示情境题课本第 6 页,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事例的内容,初步认识到买卖双方签订合约是属于民法内容。

     出示课本第 7 页的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认识到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以及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等行为都是属于民法内容。

     列举生活中的民法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哪些是属于民法内容。

     案例一:2014 年 9 月 23 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一 90 后男子徐某应聘到桂平市某陶瓷公司担任原料车间的粉仓工人,当时双方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2014 年 10 月 2 日,刚正式上岗满十天,徐某就在工作时被机器皮带绞伤,后被送至桂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左肱骨骨折。公司能否以双方不存在合同关系为由拒绝给予工伤赔偿?日前,广西桂平市人民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中对该具体问题作出了解答: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被用人方形成了劳动关系。

     案例二:近期王先生在邯郸市一大型超市购买了步步高牌的 DVD 机。在使用几天后,发生读碟不能的毛病。无奈,他找到步步高的专业指定维修商,维修商经检查说:这台机器是假机器,不是步步高厂生产的。而后王先生凭发票找到超市,超市说是组装的。几次解决不妥,王先生反映到某新闻媒体,通过媒体的介入。该超市作出了退还王先生原购机的钱款,并免费为王先生换同型号的真机一台。

     3、行政法 过渡: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那么什么是行政法呢? 出示课本第 7 页的下面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了解行政法的有关知识。

     教师小结: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生产生活的秩序。

     4、课堂训练 出示课本第 8 页的活动园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并做一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5、讨论交流:这两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我国的一些法律,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做好记录,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涉及的法律也比较多,如主要的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等很多的法律。由此可见,法律法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三、法律作用大 1、大家平时喜欢下棋和踢足球、打篮球等游戏和比赛吗?那么在平时的平时下象棋、踢足球、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要遵守规则呢?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平时下象棋、踢足球、打篮球等游戏过程中也要遵守规则,否则这些活动就无法进行。

     教师引导:是的,如果没有规则,这些游戏活动就无法进行,人和人就无法正常的交往。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就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出示课本第 9 页下面的两幅插图,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并说说这两幅图中涉及到哪些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什么作用? 预设:

     左图——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就有了著作权,所有人转载、刊印、使用这篇小说都需要得到她的同意。

     右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的一条规定,主要还是倡导性的,并未写明罚则,于 2011 年 2 月14 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第十八条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这保证了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使人们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3、引导:除了书上提到的两种情况外,法律还在什么地方发挥什么

     作用呢?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举例子并说一说。

     预设:

     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法规。

     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要唱国歌、行注目礼。

     不破坏公共设施。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教师小结: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让我们知道哪些可以做,...

    篇八: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0 2020 年最新修订版 )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内容, 分别是《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主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法律,法律对于我们的作用,法律怎样规范我们的行为;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我们要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要树立宪法权威。每一课后有活动园,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是什么,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了解法律的作用有什么。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刑法》 和《民法》 的作用, 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应什么法律;知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识法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请生说说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同学相互交流, 你每天干什么, 父母干些什么。思考:

     这些事和法律有关系吗? 引入新课:

     我们日常的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要受法律的保护。

     二、新课教学 1、说说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法律规定的内容。

     在法律的规定下, 我们享有人身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等权利;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比如交通规则要遵守, 要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借人东西要还,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3、说说法律和学校纪律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适时引导。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

     三、拓展延伸,课后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 2、回到课前,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哪些法律有关? 3、 采访家人或亲戚, 了解他们的工作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下次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其他同学听后做补充。

     二、新课学习:

     1、引入谈话: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所以,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学习教材第五页,看看图画,了解生活中的法律。

     3、学习教材第六和第七页,了解《刑法》和《民法》的内容,知道《刑法》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了解《刑法》 的作用; 知道《民法》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了解民法的作用;知道除了《刑法》和《民法》之外,还有《行政法》,并引导学生了解《行政法》的作用。

     三、 完成教材第八页练习, 教师订正答案, 同桌检查完成情况, 教师巡视批改。

     四、拓展延伸,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采访同学和老师, 了解一下我们学校的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作用。

     说说我们了解了那些法律的内容,知道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和法律有关。

     没有语言,人与人就不能顺畅沟通;没有规则,人与人就不能正常交往;同样,如果没有法律,人们的行为就没有了约束,我们的社会就会一片混乱,因此,法律的作用很大。

     五、继续学习 法律的作用有哪些?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

     六、分小组讨论教材内容。

     评判图画中人物的行为是否?为什么?请用法律的准则进行评判, 并为他们想出正确的办法。

     七、拓展延伸,课后小结。

     1、总结: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希望孩子们人人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并说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课时 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宪法的作用;宪法的法律地位。

     2、能力目标:认识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3、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安全。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简案: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板书)

     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板书)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次,小组讨论,从那些方面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生感知:

     请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小字材料,说说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 大家讨论后的出结论:

     (1)从宪法规定的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根本任务等。

     普通法律治规定国家生活中得某一方面的问题。

     (2)宪法的构成

     学生再讨论:

     P80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它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力的? (3)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 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肃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以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

     引导学生从教材图示中得出宪法所处的法律地位 做一做:宪法与普通法律得“母子”关系( 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处罚法)

     (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

     ①宪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各人的活动准则。

     (2)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3、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

     总之, 从内容上看,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从效力看, 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 宪法比普通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课题: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职权。

     ②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2. 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 能了解国家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做主中的作用。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 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 的学习目标:

     (1)

     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职能部门, 都担负着哪些职责。

     (2)

     活动园:

     看看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 。

     通过本课学习, 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①明确国家机构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②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国家机构的职权。

     2. 检查《课前预习案》 的“预习自测” 部分, 学生汇报。

     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 我国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 生活中经常与国家机关打交道的经历。

     3. 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否离得开国家机关?

     小组内合作, 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精讲点拨。

     三、 精讲点拨、 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㈠、学习“身边的国家机构” 1.课件出示第 42 页的活动园。

     交流:看看身边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2.过渡:

     各国家机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国家机构, 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机构。(课件出示了解国家机构。)

     3.出示第 43 页活动园。进一步了解所在地区的国家机构。

     总结:总体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基本构架。

     ㈡、学习“国家机关的职权” 1.课件出示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了解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及其职责。

     2.做一做 44 页活动园,加强认识。

     3.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了解它的四项权力。

     4.课件出示, 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及所属工作部门。

     5.课件出示, 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以及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6.通过活动园,了解法院可以审理哪些类型的案件? 总结:

     通过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机构有哪些, 并且知道正是它们保障了我们的国家生活正常运转。并且知道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四、 当堂训练、 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 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我们与国家机关相互联系的具体事例。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②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 《课堂练习案》 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 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 的学习目标:

     (1)

     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

     (2)

     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 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 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 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检查《课前预习案》 的“预习自测” 部分, 学生汇报。

     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小组内合作, 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 23 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一个小卡片, 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 那就是身份证。

     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 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3、 三: 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 25 页相关链接)

     4. 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小结 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 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

     同学们, 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 精讲点拨、 学科建模 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 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 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 1--6 位是地址码,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 x 代替。

     4.身份证用处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四、 当堂训练、 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 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 , 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身为中国公民, 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②明白如果走出国门, 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 要严于律己。

     ③知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解读、 预习反馈

     1、 导出新课, 解读《导学案》 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 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 这一节课, 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 并了解我们祖国的建设成就, 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 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和自豪。

     2、 检查《课前预习案》 的“预习自测” 部分, 学生汇报。

     二、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小组内合作, 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师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 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 GDP 超 10 万亿美元, 是世界上 10 万亿俱乐部成员, 是日本 GDP 的 2 倍。

     高铁 2 万公里, 占世界 6 成。

     钢铁产量, 世界 16 亿吨, 中国占 8 亿吨; 中国高速公路 12 万公里,占世界的 52%, 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 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国天眼, 世界最大的望远镜; 北斗卫星, 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飞船, 载人航天; 我国

     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在太空进行试验;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 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 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 闯入 2002 年韩/日世界杯赛; 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之队; 中国横扫世界乒坛; 中国女排东山再起, 两夺世界冠军, 更夺得了里约奥运会金这一些, 都是我们中国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看到这些成就, 你有什么感想。

     (激发民族自豪感...

    篇九: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六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法律是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一部分“法律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内涵,知道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作为本册教材开篇之课,努力利用好一切教学资源,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象感知生活中的法律,对法律的权威、强制力有一定了解。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从而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本课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采取“明理践行”的策略:

     针对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上,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把“法律生活化、具体化”。针对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采用辩论与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强制性与严肃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认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谈话:你今年多大了?在你的成长中离不开谁的保护?除了父母亲人和老师,还有它也与我们的成长一路相伴,引出“法律”(板书)。

     2.出示:法律是国家规定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准则。

     3.提问:对于法律,你有哪些认识? 4.播放法治教育宣传广告,现在你又有哪些认识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活中的法律。

     5.揭示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学生阅读。

      学生观看宣传广告,并谈感受。

     以生活中父母老师的保护成长为本课导入语,通过比拟的方法拉进学生生活与法律的距离。再以生动形象的法治教育宣传广告让学生感受法律给生活带来的保护作用。

      二、活动一: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1.过渡: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哪些地方有法律呢?我们来看这些生活场景,找找法律的影子。

     2.出示图片:

     早上,父母送我上学; 马路上行人车辆有序前进; 我在学校认真听讲学习; 休息日,我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看病; 学校组织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3. 小组讨论:生活中这些事情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呢? 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机法律。

     4.提问:除了这些事情,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也是和法律有关的?

     学生观看图片,有机联系自己生活。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了解这些生活中的事情和法律的关系。

      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经验进行交流。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5.教师小结:这些活动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活动二:我的权利 1.过渡语:法律保护我们的成长,因为它给了我们很多权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2.播放法律小博士介绍:公民的权利 3.提问:你现在了解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呢? 4.补充介绍: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1959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对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我国也是共同提案国之一。让我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一下。

     5.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更好地保护了我们的成长,请看下面这则案例,这位同学是怎么样来维护自己的上学权利的。

     6.出示案例,引导辨析:借给同学的相机,别人一直没还;暑假里父母上班,把孩子反锁在家里;父母偷看我的日记。

     7.小结:以上案例中都显示了同学的受教育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被侵犯了。

     学生交流。

     学生观看视频,并交流儿童享有的特殊权利。

      学生阅读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并交流感受。

     学生观看案例并进行讨论交流。

     以法律小博士的形式将枯燥的权利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并补充了适合小学生的《儿童权利公约》,是教材内容的 有 效 拓 展 和 补充。在学生获得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常见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情感。

      四、活动三:我的义务 1.过渡语:除了权利,我们每个公民还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2.出示法律小博士介绍:公民的义务 3.自我行为检测:出示相关义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过马路时要等红绿灯 .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 .借别人的东西以后及时归还 .在景点旅游时不乱写乱刻 .按时上学并完成作业 .课余时间能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 4.出示教材图文相关资料阅读,教师小结:我们过马路遵守交通法规,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东西及时归还。

     5.案例评析:把小区里的公共绿植挖回家。你认为作为一名公民,他违背了什么样的义务?如果你遇见,会怎么做呢? 6.教师小结。

     学生学习并交流感受。

     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并交流。

      学生阅读资料

     学生进行案例评析。

     通过资料呈现,在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基础上,以日常行为自我检测的方式推动学生的自我反思,从而激发学生自律的行为。通过案例评析,关注生活中的小事件,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做好监督。

     五、活动四: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 1.过渡语:有人说,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有的内容纪律和道德也是这样规范的,你觉得三者之间是一样的吗? 2.组织开展学生辩论会。

     3.组织阅读教材第 4 页资料 4.教师小结:法律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学生进行辩论。

     学生阅读材料。

     通过辩论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清晰分辨三者的关系,同时也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

     六、总结延伸 1.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课后延伸作业:利用网络去查询与生活、学习有关的法律。

     学生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课后的查询是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本课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教师评价:

     通过教师呈现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认识、评析,从而评价学生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 2.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进行的书面自我行为检测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评价,从而更好得理解义务对人们的约束作用; 3.学生互评:以辩论的形式评析对法律、道德、纪律三者关系的理解,以例举事实、摆出道理的形式体现的是学生之间的互评。

     八、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主板书 )

      权利 法律

      规范、保护

     我们

      义务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

     小学六年级 课时:第 第 2 2 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法律是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二部分“法律与生活”,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知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本课时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懂得法治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体会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治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本课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并将伴随我们一生。他们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法律,进而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法治观念。

     六年级学生对抽象的理论兴趣不大,对形象生动的内容情有独钟;活泼好动的性格让他们喜欢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展示自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本节课增加了三个法治宣传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学方法法主要采用调查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了解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请大家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法治公益广告》(保护篇)。

     视频中是谁在保护我们所有的生活? 小结过渡:是啊,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知道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无处不在,

      视频导入,一上课就把学生注意力引到“法律”上,并从视频中感知法律无处不在。

     二、生活处处有法律

      1.游戏:看图片猜法律

      课件逐幅出示第 5 页图片:看图片,猜猜与哪些法律有关?

     2.除了这些,我们家人及亲戚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涉及哪些法律呢? 提示:食品安全法、建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1.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拿出课前采访表,分小组汇报交流采访情况。

     举例说明法律是无处不在的,例如网络、学校、小区、公共场所、餐馆商场等

      通过看图猜法律游戏、汇报交流等活动,感知生活中的各种法律,初步感受法律无处不在。

      三、法律功用各不同

     1.这么多的法律,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1)了解刑法。

     ①出示刑法图片:你知道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吗? 出示文字: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②你知道哪些行为被刑法规定为犯罪?

      ③出示阅读角 小结:从古至今,都有惩罚犯罪的法律,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秩序。今天的刑法,更是在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了解民法。

     刑法用来惩治犯罪,民法则主要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

     ①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权利受民法保护?

      ②视频《民法总则宣传》 (3)...

    篇十: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

     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110 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教学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见闻不断丰富,他们初步感受到法律与自

     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忽略的法律的保障作用,缺乏法律意识。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

     重点: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

     难点: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

     图一: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 3、过渡语:

     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 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 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5、归纳 1:

     (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6、归纳 2:

     (1)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我要遵守交通法规、 保护野生动物。

     (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 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法律与道德 1、探究与分享:判断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违反的后果是什么? (1)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2)无故迟到、旷课,是违反校规的。

     (3)无证驾驶、后悔呀!

     2、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 3、播放视频:《成都法院公开审判毒品大案:三名主犯被判死刑》 4、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

     5、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

     6、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7、道德无用论:有人说,法律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强调道德了。你觉得道德有没有用呢?(辩论)

     8、女子买 18 件衣服旅游后退货,律师:无损可退。

     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名女子的做法的?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之外,我们应该怎么做? 9、总结: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 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10、小拓展: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

     谈谈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学生从具体生活中进行思考的感悟

     以具体的情景作为材料,让学生正确区分道德、法律和纪律,并从具体事例中去思考、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尽量做到有理有据, 从辩论中认识到道德的作用,并形成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的正确观念。

     课堂小结:

     鸟儿在蓝天上飞翔, 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 也生活在法律中。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板书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1、法律保护权利 2、法律规范行为 3、法律与道德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法律认同感,培养法律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使用法律常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简单区分各种行为对应的法律。

     3、知识目标: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能够判断一种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法律。

     重点:

     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

     难点:

     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运用你的经验: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场景与哪些法律有关?抢答。

     图片思考导入。

     讲授新课:

     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 1、小组竞答:我们公民都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我国有哪些法律呢? 2、播放视频《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 3、法律无时不在: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甚至到死亡,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法律无处不在:图片展示 (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法律无处不在:我们无论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当中,都有相关的法律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

     6、小采访: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涉及哪些法律。

     (1)我的姑姑是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我的叔叔是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7、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都有法律的踪迹、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8、学以致用: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课本第 8 页活动园)

     刑法、民法、行政法 1、认识我国的三大实体法: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

     2、我当小判官:请你判断一下,嫌疑人王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触犯了什么法律? 3、判断结果: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刑事拘留,他触犯了《刑法》。

     4、解释:什么是刑法。

     5、七嘴八舌: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吗?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犯罪行为都有哪些? 6、阅读角:课本第 6 页。

     7、餐饮公司侵犯杨颖肖像权,被判赔 100 万并道歉:你知道该商家的行为是触犯了哪部法律吗? 8、解释:民法是什么。

     9、相关链接:课本第 6 页。

     讨论:你见过合同吗?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签订合同呢? 10、新闻:建筑工地不少民工没签劳动合同维权难。

     11、律师提醒:劳动者谨记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保护自己最

     好的法律武器。

     12、说一说、看一看:生活中的合同。

     13、温馨提示: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14、解释:什么是行政法。

     讨论,认识合同重要性。

     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视频认识到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时时刻刻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通过不同场景中的法律认识到我们生活处处都有法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通过连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加深对法律规范和保护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意识。初步认识刑法与犯罪行为,并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走犯罪的道路。初步认识民法,懂得要适当地签订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在法律的大家庭里, 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 发挥不同的功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有序、更加和谐美好。

     总结提升

      板书

     生活与法律 生活时时、 处处有法律 认识三大实体法

     2. 宪法是根本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事、依法维权。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作用,在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依法维权。

     重点:

     了解法律的作用。

     难点:

     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情景导入:

     1、生活小镜头:假如你是小郑,你可以怎么做?你的依据是什么?

     2、导入语: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法律为我们提供保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法律的作用了吗?法律都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讲授新课:

     法律的作用 1、讨论:

     (1)你是如何看待这名运动员的做法的?这样做对其他参赛选手来说,公平吗? (2)运动员的做法违规吗?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能怎么办? 2、总结:比赛不能缺少规则,只有制定全面合理的规则,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才能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而社会生活更离不开规则,缺乏规则的社会只能导致混乱。

     3、小见解: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又会怎样呢? 4、视频:高铁霸座女最新消息,被罚 200 元。

     5、深度思考:

     (1)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女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 (2)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6、图片展示:如果没有法...

    推荐访问:人教版六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人教版 法治 教案